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談過的白人男友們、閃婚后,千億總裁單手開拖拉機、怎么辦?我奶她天天想賣我、我算命,你進獄,警局業績666、蠻荒大商人:賺點貝晶養崽崽、結婚兩年,軍官丈夫按耐不住了、火速退婚:她被前任小舅全球通緝、重生,但是被撤回、一封來自X的信、信息素真香定律
《天災:開局一座山,囤貨?種田!》 作者:寄英 作品簡介 【天災 種田 打獵 釣魚 美食 草原 深山 放牧 治愈 非傳統意義末世 隱居 日常 甜文 青梅竹馬 科普】 只有兩人隱居森林(劃重點!,全文瑣碎溫馨日常向,種菜種田養雞養鵝,無金手指,純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排雷:有cp,主角前期感情青澀慢熱,是成長型角色,不是千篇一律的紙片人 沒有外人,無人性黑暗,主打的就是下飯,結局會交代大環境(進城裝x環節)。 地震斬斷了唯一的公路,往好了想,那自己豈不是坐擁一座山? 正所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剛辭職的趙葉青,回到森林里的老家,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當然是選擇扛起鋤頭干啦~ 別人天災囤貨金手指,趙葉青天災挖地種糧食 看著面前突然出現的多年未見的竹馬,你是不是過于沒有邊界感了? 因為城市工業化導致人類感染狂暴病毒,病變尸體焚燒后,天災降臨。 看似平靜祥和的生活好似一瞬間被打破,在人們以為清除了感染者,即將恢復祥和生活的時候,迎來的是地震、高溫、寒冷... 兩人勤勤懇懇在山里當了幾年的農民回到城里,隨手掏出吃膩了的農產品,卻瞬間被搶購一空。 嗯?什么情況?怎么突然就暴富了? 立意: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腳踏實地,艱苦奮斗 第1章 回家 (本文慢生活種田文,全文時間背景架空,請勿過分考據,善語結善緣,惡語傷人心。) 3033.3月30日 看著快要到地方了,趙葉青叫停小巴車的司機,拎著行李箱下了車,站在梅山腳下。 待小巴車重新合上門駛離后,趙葉青把箱子放平在地上,拿出了一件厚外套披上。 沒忍住狠狠吸了一口氣,這是各地城市工業化后久違的新鮮空氣。 這個月份的氣溫也有十七八度了,本來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梅山卻因為海拔近一千五,所以氣溫要比山腳下低上近十度。 抬眼望上去,云霧還在山間流動,鼻腔里滿是濕潤的泥土混著草木的味道。 趙葉青的爺爺奶奶都是這梅山的護林人,梅山在爺爺小時候就是他的家,后來被規劃成了保護區,所以退伍后爺爺便當了護林人,幾乎在這山上生活了一輩子,自前幾年他們去世后,她就沒怎么回來過,拎著箱子往山上走,每一步都帶著悵然。 上山的路是一條環山公路,說是公路卻沒有鋪水泥瀝青,就只是一條7米來寬的土路,底盤高的車子能開上來,山地車機車拖拉機小三輪也能上,小轎車上山基本就是底盤兩步一刮了,公路盡頭是信號塔,平時如果不是需要維修,幾乎沒有人會上這邊來。 梅山山脈近400公里,爺爺奶奶守的這個地方就是山脈南邊的盡頭,護林人之間的觀察塔相距甚遠,離最近的村子也有三公里。 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半山腰,趙葉青已經覺得快直不起腰了,畢業后在辦公室坐了4年,就算平時去健身房,這扛著箱子上坡一小時她也有些遭不住。 找了一個路邊的大石頭歇了會腳,才離開了公路往林子里走去,盤山公路的終點和爺爺家并不是一個方向,還需要鉆林子走一段小路才能到達。 這條原本作為森林隔離防火帶的小路三米來寬,因為規劃后已經不在這設立護林員而變得更人跡罕至,路上早已經雜草叢生沒過腳踝,只隱隱還能看出原本道路的邊界。 趙葉青用樹枝打著草往前走,她早有準備的穿了防水的衣褲和短靴,避免了露水也防止了螞蟥,約莫十分鐘后,終于看見了建在半山腰的爺爺的小房子。 她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在這里長大,直到高中住校后才很少回來,后來奶奶去世隨后爺爺也走了,她送走老人后就鎖上了房子,這會到門口才感受到了遲來的近鄉情怯。 護林人的房子按照規定不能超過60平,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以后,沒法再爬到上面的觀察塔上去看,恰巧這塊地方后面因為規劃原因已經不算是保護區了,爺爺就把原本的一層小房子建成了二層小樓,站得高些能盡量再多看著這林子。 上了大學后跟閨蜜聊起自己的老家,說家人是護林員后,一度被認為是森林中的小木屋,其實并不是,房子是磚砌的,為了防火不能用木頭建房,還需要把宅基地周圍的植被清理掉,和周圍的樹林空出距離,避免房子著火后蔓延到旁邊,也避免山火蔓延波及護林人,于是就這么在空地中間用磚塊建了兩間房子,都是二層小樓。 一間是她家,另一間是爺爺的老戰友穆爺爺,當年兩人一起入伍,一同退伍,再一塊做了護林人,就這么過了一輩子,奶奶和穆奶奶還在時,常調侃說讓爺爺和穆爺爺兩個自己過得了。 趙葉青從墻根角挖出一個塑料袋,從里面拿出鑰匙打開了老式梅花鎖,拎著箱子推門走進去,仔細檢查了房子里有沒有蛇蟲鼠蟻,好在當初離家的時候門窗都關好了,檢查了一圈沒發現有異常,又去工具房拿了鐮刀準備檢查房子周圍。 房子外面是白墻,現在已經有些發黃,卻與屋頂淺棕色的瓦片更搭了,房子一樓是爺爺奶奶的房間,廚房和客廳,二樓一半是趙葉青的房間和浴室,一半是露臺,廁所和工具房是獨立在外的,兩家關系好沒那么講究便一起共用了。 兩棟房子中間還有個地窖,因為地處南方,南方土質不像北方,松軟且濕度較大,這個地窖也可以說是個地下室,避開地下水挖得很深,四面墻用石磚封砌,腳下用紅磚填砂,防潮防滲水又透氣。 房子二樓的浴室是后裝的,因為奶奶覺得小姑娘年紀大了,房間里還得有個單獨洗澡的地方要方便一些。 這次她回來是打算長住個一兩年,之前工作了幾年,發現自己除了十幾萬的存款和頸椎病啥也沒撈著,還莫名被造了黃謠。 心臟的人,才會看別人也是臟的,趙葉青笑瞇瞇的走到那個造謠人的面前拽起椅子呼他臉上后,把那人自己和客戶不清不楚的證據發到公司群里后毅然決然辭了職。 也因為有了這一出,她才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 趙葉青站在院子里對自己接下來的田園生活無比期待。 既然決定了長住了,就要好好打理一下,房子周圍的草要清理干凈,避免過段時間天熱了有蛇往這邊爬,幾年沒用過的鐮刀有些生了銹,趙葉青試著割斷門口的雜草,覺得還算能用,就從門口開始向外清理。 大致清理了房子周圍兩米多寬的草,把墻角長的苔蘚鏟掉,清掃干凈外面結的蛛網,清理工作算是暫時告一段落,趙葉青看了眼手機已經是下午兩點了,上山時是十點多,走路一個多小時,這會清理了也差不多兩個小時了。 早上沒怎么吃東西,這會忙完才覺得真的是餓了,家里面還沒有清掃出來開火肯定是不能了,她拿出了在鎮上車站外面買的蔥油餅,足足兩個巴掌大的蔥油餅只需要一塊五毛錢,這幸福的物價讓趙葉青直接二話不說來了三張餅,這餅不是油炸的,是鍋中倒入稍多的油煎出來的,外皮起了酥里面卻十分松軟毫不油膩,略帶一絲嚼勁混著nongnong的蔥香,她一邊滿足吃著,一邊看著收拾出來的房子。 房子周圍還有很寬的空間,趙葉青盤算著砌上圍墻,如果后面自己一個人住在這,有個圍墻還是要安全一些,房子窗戶也有一塊玻璃破了,是被人扔石頭砸的。 當時有人要到林子里來偷樹被爺爺逮住了,因為沒造成實際損失就沒受什么懲罰,可這人后來卻懷恨在心晚上跑來扔石頭砸玻璃,又被剛好在外面上廁所的穆爺爺當場逮住,扔局子里拘留了五天。碎掉的那小塊玻璃,爺爺找了塊紙板給糊弄的擋上,這么用了五六年。 兩棟房子不是并排在一起的,她家這一棟正著朝山下,穆爺爺家那一棟側著面朝的是她家,本來兩家還打算在另一側再建一棟,這樣環抱起來像個有二層的四合院,可這個計劃在奶奶去世后,爺爺就再也沒提過。 趙葉青估算了一下面積,她打算把兩家的房子圍在一起,房子一樓的窗戶也想換上防盜窗和防盜門。。 在地圖app上找到鎮上的磚廠,按著上面的電話打了過去,報了面積長度和寬度,得到的回復是大致需要4500塊磚,趙葉青選的是空心磚,一塊大概3毛左右,再加上水泥450一噸,河沙180一方,磚廠的老板還熱心的介紹了工人,說工費不貴一天四個工人只要500塊錢,還包了膩子的材料費和刷墻的人工費用,一個禮拜就能完工。 她覺得很劃算便痛快答應了,她乘車的時候就對比看了一下,在鎮上的人工基本是460一天,可畢竟人家還得幫她把材料運上山,后面的這一段小路還沒法開車,只能靠人工來搬或者摩托車來拖。 又聯系了門窗廠,因為款式比較多,最后趙葉青還是打算自己去廠里選一下。 進屋里把所有的水龍頭都打開放了一會水,家里落灰的地方都仔仔細細的擦干凈,衣柜里原本的被子放著這么多年了肯定沒法睡了,趙葉青背上小背包,帶上了必需品把門重新鎖上,拎著鐮刀下山,她打算去鎮上的賓館睡一晚,明天直接去把門窗定下,再買些被褥和生活用品。 (這一本的生活細節我會寫得比較細,看下去是需要一些耐心。 我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在這個看短視頻都得二倍速三倍速的浮躁時代能靜下心來感受感受生活的細節。 如果你覺得寫的不好可以指正但請不要口出惡言,喜好是很主觀的,讀者在篩選自己喜歡的作品,作品也在篩選適合自己的讀者。 作者和讀者是與同志者,做快樂事,希望大家都能快樂閱讀,找到適合自己的作品。 感恩。) 第2章 大侄子 趙葉青拿著鐮刀一路走一路清理雜草,沒有戴手套不太敢用手抓著草,只能用腳踩住再用鐮刀割斷,并不太好cao作,也就只能割個大概,快到環山公路把鐮刀往路邊一扔,等回來的時候再撿回去。 下山要比上山快得多,不到一個小時趙葉青就到了山腳下。 她蹲在路邊等著路過的小巴車,梅山山脈很長,在另一邊有一片區域被開發成了景區,所以路上時不時就會有接送游客的小巴車路過。 等了二十多分鐘等到了路過的小巴車,趙葉青招手示意后成功上了車。 車上除了游客還有去鎮上的村民,旁邊的大媽見到漂漂亮亮的小姑娘還是本地口音,忙打聽是哪家的,聽聞是趙家一直在城里的閨女更來了興致,直問結沒結婚,工作怎么樣。 趙葉青沒一點不耐煩,笑瞇瞇的避重就輕回了話,一路上哄得那大媽眉開眼笑的,什么都沒打聽出來,可這附近村里鎮上的事兒倒是被趙葉青了解得七七八八,直到下車,那大媽還熱情的讓她下次去家里吃飯。 趙葉青瞇著眼乖巧的說著下次一定。 趁著沒天黑,她想先把被子和日用品買了,明天一早就能直接去門窗廠。 去到了鎮上唯一的一家大超市,被子挑的是一床12斤的子母被,被套她帶了一套回來,之前在市里用的東西都打包發了快遞,估計這兩天就能到。 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菜刀,紙巾、抹布、洗衣液、洗潔精......大中小好幾套玻璃密封罐以及一個大泡菜缸子。 要是到時候缺什么再跑下來買太麻煩,這些常用的消耗品她都按照一年的分量來囤,還能讓超市幫拉到山下,到時候再去村里請人用拖拉機幫拉上山也不費什么事。 家里的塑料盆已經脆了,一掰就碎,趙葉青挑了幾個不銹鋼的盆和桶,大中小各兩個,到時候打水腌咸菜也能用上。 像衛生巾,內衣褲,護膚品之類的東西,趙葉青打算在網上買,多買一點湊滿減能比實體店便宜不少。 跟超市約好時間,明天去選好門窗之后再來說一聲,還能搭上超市送貨的順風車回去。 從超市出來趙葉青就奔著農具店去,家里的鋤頭鐮刀砍柴刀斧頭都銹了,房子周圍的雜草只清理了兩米,還都沒有除根,還需要買一個釘耙,類似于豬八戒用的那種,只不過人家那是九齒的,她用的是五齒的,再有一些麻繩和塑料膜布,這個很萬能,鋪在地上曬東西或者是給菜搭棚子都行。 買好農具發現農具店旁邊連著還有農資店和五金店,趙葉青在五金店拿了不少釘子、螺絲、膠水、鐵絲、扎帶,還有錘子,起子,鉗子,電鉆,氣釘槍,螺絲刀... 農資店要買的就比較簡單,就買一些種子和常見病蟲害的藥物,還有一點肥料,她剛回來是不能指望有機肥了,前期只能靠買的肥料,種子選了少部分生長的慢的,大多是菠菜、生菜、小白菜這種長得快的,也有南瓜,絲瓜,茄子一類的秧苗。 三家店的老板都是同一個人,是個高高瘦瘦的青年,手機上劃退出了正在玩的游戲,切換到計算器,所有東西算下來一共460塊錢,趙葉青一看老板她就樂了,開口就是打六折,直接給青年氣笑了: “美女,價不是你這么講的?!?/br> 趙葉青恍若未聞繼續道:“明天幫我送到家里去,在梅山南路口那邊,放在山下路口就成?!?/br> 青年心心念念著剛才沒打完的游戲,看到趙葉青的顏值才勉強忍住火氣:“美女,這些東西最多給你便宜三十塊錢,送貨是不行了,你這才買多少東西還得讓我跑一趟去村里邊,不好意思,沒這待遇哈?!?/br> 趙葉青又抓了一盤已經育好苗的番茄和辣椒:“這個就送我吧,明天下午一起送過去就行?!?/br> 青年已經覺得這人是來砸場子的了,正打算發火,只聽旁邊有人道:“給什么錢,明天讓他親自給你送過去?!?/br> 青年火氣一滯,瞪大眼睛看向出聲的老婦人:“???” 老婦人罵道:“瞪什么瞪,馮立軒你真是越來越沒大沒小了,這你姑姑!還不叫人!” 馮立軒的爸媽在年輕時就去到北方闖蕩在外頭定了居,他也是從小在外面長大,離得遠很少回來,只是以前每隔幾年過年回來一趟,那時候年紀小不記事,也是近兩年生意破產,他又大學畢業了爸媽才帶他回來開店,他是真沒認出這個小時候都沒見幾面的姑姑。 趙葉青上前挽住精神矍鑠的老婦人,笑道:“堂姑姑,您老身板還是這么好?!?/br> 老婦人叫馮春燕,是奶奶的侄女,說是侄女其實只比奶奶小幾歲,農村人孩子生的多,馮家太奶當年生了七個,她奶奶就是她們那輩最小的那一個,而馮春燕則是奶奶大哥的女兒,所以年紀其實差不太多。 因為年紀相仿,馮春燕從小就跟奶奶玩在一塊,奶奶性子軟和佛系,喜好讀書十分文藝,馮春燕則性子強勢精明,擅長算賬做生意很是厲害,但是一樣的都對她極好,她從小就是在兩個老人懷里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