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短暫地上頭之后, 眾人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冰舞的那對搭檔年齡最大,情緒也最為穩定, 其中的男生率先開口。 “田忌賽馬也要有能賽的資本, 進不了后面的長節目, 一切都是空談, 但現在問題是長節目就不好進, 你知道的, 我們能拿到這個名額都是沾了你們和前輩們的光, 論實力,我們會給你們拖后腿的?!?/br> 到了奧運賽場上,獲得團體賽規則的十個國家, 要先進行各項短節目的比拼,然后根據每個單項的排名賦予相應積分, 第一名十個積分,第二名九個積分,以此類推,最后各項總分相加,前五名進入之后的長節目。 這就造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如果有一個項目拖了后腿,那么短節目就基本定了生死,就更別說后面的長節目了。 “是啊,短節目一旦排在了后面,跟前面的積分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們世排成績最好也就在二十左右,據我所知,團體賽參賽的國家沒有比我們世排更低的,如果我們拿個一分,別人拿十分,這么巨大的分差,怎么彌補?” 冰舞搭檔里面的女生撩了撩頭發,也跟著開口,注視著少年的目光十分冷靜,拿冷冰冰的數據說話,直讓人啞口無言。 再讓他們說下去可不得了。 “等等,打住?!背伢@瀾對上他們冷靜且質疑的眼神,有些無奈地抬手開口打斷。 這兩位再說下去,他和孫瑩瑩剛才好不容易忽悠,不是,安撫好的雙人滑和女單的小朋友們又要淚眼汪汪了。 這兩位果真是有些難搞啊,池驚瀾無奈又了然地想。 在這次花樣滑冰的奧運參賽隊伍里,池驚瀾最不熟的就是這對冰舞的搭檔了,為此他也專門去了解過他們。 作為華國花滑里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項目,相對而言,冰舞的紛爭也一直都是最少的,這對冰舞搭檔今年都是二十二歲,據卓凝珍所說,是不滿意于雙人滑教練組的某些cao作主動轉項的。 遠離了那些勾心斗角,加上他們在冰舞上也確實有天賦,四五年的時間,在教學資源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硬是從國際上查無此人到勉強擠到了世排前二十,盡管是在邊緣徘徊,對于華國來說,也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績了。 僅僅是他們那不走尋常路的職業生涯,也足夠說明他們是很有主意的人了。 只是他們太低調了,直到奧運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名額開始選拔的時候,他們才現于人前,池驚瀾跟他們的接觸時間并不久,但仍然很快摸清了他們的性格。 無他,這對冰舞搭檔在一眾因為奧運會而狂歡的小朋友中,冷靜得有些太過格格不入了。 每天按時上訓,按時下訓,不打雞血,能參加奧運對他們來說似乎也沒什么影響,狀態平穩地可怕。 就像是上下班的社畜一般,奧運會就是領導交給他們的一個尋常的任務,他們清楚以自身的水平也只是起到一個重在參與的作用,做好本職工作就已經是足夠敬業的態度了。 顯然,這兩位是絕對理智的現實主義者,甚至對于更新換代了的花樣滑冰國家隊,也依然沒有全然交付自己的信任。 這很合理,有些事情總需要交給時間去證明,換位思考,作為一個習慣了不公,麻木了黑暗的人,池驚瀾也無法對一個短時間內讓整個花樣滑冰乃至體壇更新換代的“新勢力”報以全部的信任。 池驚瀾也不覺得這種態度是逃避或者是不對的,有罪的永遠只是那些做出罪孽的人,和錯誤的環境,怪罪受害人,這不是典型的欺軟怕硬,本末倒置嗎? 就像池驚瀾從不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多么英雄一樣,只是他正好站在了這個位置,正好身邊有那么多的助力,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一切才會如此順利,而不能只把功勞歸功于他一人身上。 但總有人想要渾水摸魚,在花樣滑冰這塊煥然一新的蛋糕上分一杯羹。 在奧運名單出來后的一段時間,有人對冰舞人選的態度提出過不滿,說他們對奧運會不夠重視,年齡也偏大,要不要換一點年輕的運動員上去,就像花滑其他的項目一樣,也有利于之后的梯隊建設。 那一陣基地里“團體賽可能要換人”的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但當事人卻仍然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絲毫不受影響。 池驚瀾從孫瑩瑩那知道這個消息之后,立刻讓孫瑩瑩駁回了那個提議,且雷厲風行地找出了謠言的源頭,嚴懲了那位運動員。 即便那位運動員也是聽到小道消息后八卦的無心之言,但規矩不可廢,以一儆百,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被人當了槍使還一臉無知。 現實主義又如何,運動員對于他們來說只是工作又如何,又不是對待工作不認真,毋庸置疑,他們就是現在冰舞成績最穩定,且最好的一對搭檔,是上奧運的唯一最優選擇。 而且這一次冬奧會花滑隊參賽的小年輕們太多了,反而更需要這樣內核絕對穩定的人來兜底。 何況他們并非不熱愛,在家庭條件不錯,即使不當運動員也還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仍在冰舞堅持了那么多年,對于理智的現實主義者來說,這就已經是極致地熱愛了。 只是現實瑣事太多,他們遠離了風暴的漩渦,也將熱愛這種太過熾烈的情緒壓在了心底。 也因為現實主義者的理智分析,和對他們的不完全信任,所以在此刻,他們才會對池驚瀾的話提出最冷靜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