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書迷正在閱讀:仵作薄情手則、男二老覺得我要拋棄他、身穿了被迫裝A/O的地球男女、玄學太準,全網跪求我出山、重生后,真千金只想為國爭光、寵妾滅妻?將軍夫人和離不干了、夫人救命,將軍又有麻煩了、少將軍的掌上嬌[重生]、傾世盛寵:病嬌公主狠又颯、全貴族學院聽我心聲后,寵瘋我
在看不見陰魂的郁家人眼中,就是兩位天師手中的陣圖突然冒起黑煙,本來在掙扎的郁俊雄漸漸停下了動作。 郁老太太唇角勾起,就是這樣。 然而看到葉英彥吃虧的除了郁老太太,還有郁博實,這跟他想象的不一樣! 葉英彥這些年著實厭倦了貪得無厭的郁家人,他沒辦法再看著這群道德底線低下的人,繼續借他的蔭蔽過得聲色犬馬,而郁博實同樣如此,他亦對郁家人厭惡至深。 兩人的訴求很簡單——中斷家仙契約,從此與郁家再無瓜葛。 郁博實到底年輕,而葉英彥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后,都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兩人的算計同樣淺顯,不過就是趁著換主祭,讓葉英彥拘了郁俊雄的魂,換得郁老太太手中信物——一把匕首。 那是當初成立家仙契約的信物,有了匕首這契約就可以中斷。 他們還以為要面臨的難題,不過是說服天師,請天師幫忙為他們新訂一份婚契,從此一人一鬼簡簡單單過一世。 雖然等郁博實走完這輩子,再無契約可供葉英彥在人間逗留,但他早就打算好了,等郁博實這輩子過完,他也去輪回。 沒了愛人,縱是“長生”又有什么意思。 然而郁老太太的反應完全出乎了郁博實的意料,他想不明白郁俊雄都命懸一線了,她為什么能如此冷靜,難道以往對郁俊雄的疼愛有加都是假的么? 但可悲的是,除了郁俊雄的命,他們手中居然沒有其他任何籌碼可以利用。 葉英彥被天師所傷的事實不容郁博實多做思考,他抓起供桌上一個酒瓶狠狠敲碎,又一腳踢開哭得不能自已的郁夫人,一手抱起地上的郁俊雄,一手將殘余的酒瓶碎片狠狠抵在郁俊雄下巴上。 “把匕首拿出來,不然我殺了他?!庇舨嵢松械谝淮斡贸鸷薜难酃庵币曈衾咸?,見她看過來,心中緊張手上更加用力,“家仙殺了郁俊雄會灰飛煙滅,我可不會,你們不是帶我去鑒定了精神病,我殺人甚至都不用坐牢!” 說來可笑,自從郁博實受了葉英彥的偏愛,開始不斷有偏財進賬,每天看著繼子大把錢財入賬的郁夫人嫉妒得抓心撓肺,還真讓她想出了這么個損招,讓郁華章帶著郁博實去做精神鑒定,精神病患者的財產支配權可就有說道了。 這計劃進行的當然不順利,但郁博實之前為了能幫葉英彥斬斷契約,總是對著郁家人裝乖,再加上他心理也實在說不上健康,還真診斷出了一定程度的躁郁癥。 如今這卻成了他的免死金牌。 郁夫人急了起來,她有心想上前推開郁博實,但郁博實手中的酒瓶碎片著實危險,已經有血跡從郁俊雄的脖子上緩緩流出,郁夫人急得尖叫:“啊啊啊不要??!媽,什么匕首,你快給他?。。?!” 她急得甚至去推搡郁老太太,又拉著郁老太太就想往她臥室走,“快去找??!快去找?。?!我的俊雄...” 郁老太太被這蠢貨氣得頭疼,但她再老謀深算也架不住郁夫人年輕力壯,她氣得直叫喚:“郁華章,你是個死人嗎,由著你媳婦作踐我!” 現場再次陷入了詭異又混亂的僵局。 葉英彥神志不大清楚被天師控制,但梅修永跟余姜也因為不敢讓葉英彥繼續傷人而不能動彈; 郁博實卡著郁俊雄脖子不放手,郁老太太也死都不肯拿出匕首放葉英彥自由。 方炎看熱鬧都看呆了,倒是衛銘其實提不起興趣,他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被石陣吸引了目光,這東西上的“氣”,比他所有的法寶都厲害,實在罕見。 這石陣上好幾個符文似乎都跟情緒有關,既然不是驗明郁家后人血脈用的,那這么多年一直用人血供奉的石陣,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衛銘端詳半晌,實在沒忍住伸手觸摸了一下。 卻沒想到下一秒,他那不甚穩固的神魂“嗖”地一聲就被吸了進去! 方炎正看熱鬧,下一秒就看到衛銘軟軟倒了下去,嚇得他趕緊接住衛銘,心里急得恨不得抽他一頓,亂摸什么?。。?! 那邊梅修永也看到了這邊的動靜,急得要死卻又無可奈何,只有余姜不太確定地道:“那可是衛師,應該...沒事吧?” 方炎跟梅修永異口同聲吼道:“可是他受傷了!” 余姜:“...” 喊什么喊,又不是我讓他摸的.... 石陣中,衛銘雖然是離魂的狀態,卻沒有他們擔心的那樣驚險,這石陣不說危險,甚至有些養魂之效。 衛銘回頭看了一眼陣口,確認自己隨時能離開,便放任自己四處查看起來。 在神魂眼中,這石陣中是白茫茫一片,只在中間有一道發著光的門,門中還傳來一股吸力,衛銘感受了一下,沒什么惡意,但他也不想那么快進去。 門后有一張方桌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閑庭信步走了過去。 那桌上別無他物,只有書信一封,衛銘抬眼看去,紙上字跡蒼勁有力,走筆不失灑脫,衛銘暗道一聲“好字”,忍不住第一時間看向最底下的落款,那里清清楚楚寫著“郁秋陽”。 衛銘挑了挑眉,拿起書信細讀。 “入陣亦能保持清明,想必來者同道中人。見道友甚為歡喜,然則英彥與吾家門,約莫緣分已盡。 請英彥做家仙實是無奈之舉,又算得我這一脈,幾代之后盡出不肖子,而吾友英彥秉性忠直,不善識人,吾特備下石陣,以血養之,助英彥識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