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唯一的光源是少年自己,與他手中的劍。 就像是黑夜中浩瀚皎潔的明月。 一切并沒有結束。 燕式巡場,接續步,聯合旋轉。 锃亮的冰刀一圈一圈地割裂了黑暗。 明月將自己的光芒灑向了四方。 鼓聲響起,春雨降臨,遠處地平線的盡頭一絲朝陽升起,漫長的黑夜終于過去。 少年向前沖去。 阿克塞爾三周半。 再一次完美落地。 完成使命的少年累了,他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沉沉地睡了一覺,醒來,試探地探出了柔嫩的枝椏。 二連跳——勾手四周(4lz)接后外點冰三周(3t)。 沒有再像之前那一次失敗,池驚瀾漂漂亮亮地完成了這一個二連跳,如同信手捏來。 抽條,生長,柔嫩的枝椏頂破了比自己堅硬了萬倍的石塊,從裂縫中彈出了綠葉,迎接全新的世界。 最后的換足聯合旋轉。 蹲踞——燕式——貝爾曼。 少年像一朵張揚的花在冰場上驟然綻放。 水鉆反射著明亮的光,就好像少年發著的光,比賽場的燈光還要耀眼。 腰間的紅色圖紋連成一片,在高速的旋轉中,原本是一點一點的星星之火,然后逐漸擴散,暈染成了燎原之勢。 那柄他苦難凝聚成的寶劍重新化作光點,融入了少年的身體中。 最后,音樂停。 冰刀猛地蹬冰收勢,發出清脆的聲響,黑發黑眼的少年在冰面上站定。 他是浴火重生的鳳凰,是即將燎原的烈火,是要出鞘的寶劍。 這一次的《新芽》充滿了攻擊性。 但誰說最嫩的新芽就不能成為最尖銳的矛? 就算那只背后的眼還在暗處蟄伏,只要他們露出馬腳,有朝一日,他必能以身化劍,一劍斬之。 池驚瀾彎起唇笑了,還是那個帶著點攻擊性的笑容,張揚又鋒利,讓人挪不開眼。 他朝著觀眾席四方彎下腰,每一面都行了一個謝幕禮。 全場寂靜一瞬,全體觀眾起立,響起了雷鳴的掌聲,要掀翻整個場館,沖向高天的云霄。 *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6至17賽季開年第一場花樣滑冰國際賽事,第一個出場,池驚瀾帶著濃縮了他一生的《新芽》。 在全世界面前 ——驚艷亮相。 第五十四章 現場觀眾席的掌聲持續了一分多鐘才逐漸變小, 場館外售販的玩偶與被塑料紙包裹的鮮花源源不斷地從觀眾席被投到賽場中,淹沒了正在向觀眾席鞠躬的黑發少年。 第一組第一個出場的選手,按道理只是熱場子的組別, 贏得了堪比最后一組的掌聲和反響。 這是大獎賽的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種場面。 所有人都震撼了。 池驚瀾帶著他極具個人風格的表演一鳴驚人。 這一次池驚瀾的表演相較于前兩次來說少了一些代入感, 但攻擊性要強上許多,劍刃的鋒芒都已經燎到了觀眾席, 也燎到了同場剩下所有還沒上場的選手們的心里。 同場比賽的選手們在池驚瀾比賽的時候就已經無比震驚地從備場區站了起來, 詢問這位亞洲選手究竟是何方神圣。 這是一場極其漂亮的、藝術的、動人心魄的表演, 沒有人能夠否認。 許許多多觀眾們沉浸在池驚瀾的表演中沒有去仔細注意他的技術動作, 但同場上場的選手們不可能忽略這一點。 池驚瀾的技術動作組成才是最讓他們感到震撼的。 大家都知道賽前選手們提交給主辦方的比賽動作表在正式比賽中經常會做改動, 但那基本也是往下的改動, 四周跳成三周甚至兩周,旋轉速度提不上去軸心不穩降級的情況比比皆是。 但往高難度改的少之又少??! 之前根本沒什么人去關注第一組的選手提交的技術表的動作組成, 剛剛不少人看到池驚瀾的表現緊急去找了,發現池驚瀾原本提交上去編排里跳躍只有一個4lz是四周,其他都是三周。 但池驚瀾做了什么呢? 他把3t改成了4t, 把單獨的4lz改成了連跳, 還全都成功了! 不僅成功了, 還完成得沒有瑕疵! 比賽實時技術分就跟做了火箭一般十幾分十幾分瘋了一般往上竄。 當然, 因為跳躍的改動體力消耗增加, 池驚瀾的旋轉和步伐定級對比原來略有下降, 但他展現出來的全部技術動作, 已經完完全全有能力與最后一組的選手打擂臺。 這時候還沒上場的選手們基本都已經問到池驚瀾的身份了——一位剛剛加入華國國家隊,第一次代表華國參加青年組大獎賽,年僅十六的年輕選手。 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 不僅臨時提高了技術難度,還了比賽。 完美地比賽, 沒有一點失誤。 排在池驚瀾后面的選手們不由得捫心自問,換做自己,他們做得到池驚瀾這樣嗎? 做不到。 不用思考多久,他們就得出了這個答案。 這個華國的新選手……有點恐怖了,所有人都面色沉重地想。 現場的導播們也壞得很,特意給了在候場的選手們一個鏡頭。 這一站最后一組的幾個選手都是各國的天之驕子,此刻表情卻都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