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書迷正在閱讀:折綰、電梯林小姐、巷子深處GL、419,狗腿中的戰斗機、我的師傅是花魁、暴發戶vs真土豪、寡婦、百合劫、TP分叉口、言珈,你的內衣帶,掉了
這會兒躲遠一點,蕭秉承不理政事,宛城城守這個時候來要么借錢要么借人,這兩樣成王府都沒有。 不過相比之下,江南依舊比盛京安穩,大家都想,若是出事也是北方出事,等到盛京,要么趙王被處死,要么換了新的皇上,當百姓的,誰當皇上不是當。 戰亂與江南無關。 蕭秉承原也這么想,后來楚沂問為何趙王沒有糧草,西北諸城又貧苦,怎么有膽子反呢。 蕭秉承聽這話,不由想得多了些。 是啊,為什么有膽子反呢,難道想送死? 謀逆是殺頭的大罪,慶王當初都知把妻兒送走,趙王豈會不知。能反自然是有把握,不是萬全也有九成。 韶關易守難攻,可過了韶關 這幾日蕭秉承除了去軍營,就是看越朝的布防圖。 從西北直到盛京,要向東經過錦城瀘南,再向東南過豐亦晉城,這樣能向南直搗盛京。 但細看,想要打進盛京,除了走錦城瀘南這條路之外,還可從錦城南下直接到鹿城,向南過云州啟安,再從南向北折回盛京。 此番雖繞路,要多行軍,可過鹿城就是禹王的封地,只要趙王過了韶關,直至鹿城,若是禹王開城門迎軍,借糧草讓趙王成事,那再攻入盛京,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況且雖然繞路,可江南富庶,多平原,好行軍?;噬隙ㄒ詾橼w王一路南下,選路程最短的由晉城攻打進京,可兵馬都在,糧草不夠,錦城比鹿城貧苦,趙王要是過錦城,這仗得打到什么時候去。 宛城毗鄰啟安,又比啟安富庶,若啟安失守,宛城恐怕也得跟著遭殃。 蕭秉承原以為趙王庇護越朝多年,心軟不忍屠殺百姓,可既反了,婦人心性只會斷送自己性命。 宛城是蕭秉承的封地,他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宛城出事,原以為置身事外,卻不想一直都在局中。 若趙王和禹王聯手,恐怕蕭秉承也在他們的算計之中。 趙王進宛城,借糧草一用,許諾日后不削藩,蕭秉承還能和楚沂安穩度日。 若想安穩,大可走此路,只要聽話,趙王自不會殺害百姓。 不過這些都是蕭秉承的猜測,他是想趙王行軍打仗多年,且看蕭允錚的性子,就能推測趙王用兵習慣。 蕭允錚被趙王教導,總兵行險招,趙王被百姓稱為常勝將軍,若是墨守成規,怕是不會打這么多場勝仗。 一路南下勝算小,去鹿城繞遠卻能打個措手不及。 蕭秉承想起當日趙王蕭允錚回西北,隔日禹王也請命,讓蕭允楓回封地養傷。二人兒子不在宮中,他也不是沒有可能跟著趙王一起反了。 蕭秉承把這些說與楚沂聽,但我也只是一猜,我若是趙王,絕不會攻打錦城。 楚沂覺得不是沒這可能,事關百姓安危,王爺還是寫封信回京吧,沒有自是最好,若是有還能早做準備。 蕭秉承點了點頭,依楚沂所言寫了封信,八百里加急,兩日就能到。 就是他現在不知西北戰況如何,蕭秉承又沒有實權,也沒辦法早做準備。 城中兵馬僅供城守調動,他空口無憑,只憑推測就讓人做事,實在難以服眾,這奏折皇上也未見得相信。 若是朝事太多,甚至看都不會看。 蕭秉承面色凝重,更怕自己料想成真。記得支持 一日一日過去,生怕得到什么消息。 西北戰況膠著,正月二十五,趙王領兵過韶關,此地易守難攻,寧將軍苦守兩日,趙王敗兵,在十里外安營扎寨。 越朝雖勝了,卻是險勝,寧將軍守得艱難。趙王的兵都是越朝的兒郎,親人都在越朝,韶關是天塹,中間一道供一輛馬車過的路,兩邊是陡峭的山脈。 易守是因為倘若從山頂或是半山腰往下推石頭,巨石滾過,兵馬難行??啥际且粐傩?,寧將軍也于心不忍。 趙王硬闖五次,都敗兵而歸,當夜寧將軍以為趙王會休整幾日,結果夜里突襲。 寧將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五萬兵馬終究不敵十萬,趙王拼著折損了數千人,硬闖韶關,而寧將軍只好下令退兵。 正月二十八韶關被破,越朝大軍退兵至錦城,錦城城墻修得高大,這回可以靠投火守,寧將軍一圍失了韶關,總能守住錦城,卻不想大軍未至,他守著城門等了一日一夜,但無半點風吹草動。 一直無人來犯,寧將軍命探查軍去查,才知趙王早已領兵南下,已經去了鹿城。 而安營扎寨的帳篷沒拆,甚至還有煙火,只是障眼法罷了。 記得支持 寧將軍雖長在京北軍營,不比趙王征戰經驗多,可是熟讀兵法,此刻看著越朝的布防圖,恍然間明白了什么。 繞路而行,朝鹿城借糧,正好解決了糧草不足的問題。 lt;a href= title=將月去 target=_blankgt;將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