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孟相點頭如搗蒜。 而伊相則咬著牙,才能緩緩點了點腦袋。 ........這下好了,伊相身在曹營,心在........心在........漢不起來??! 想想外頭這么拉胯的寧王軍.....伊相一時之間,動起了倒戈的心思。 ............. 第477章 這不巧了嗎 這一日,北城內外的形勢,可謂是一日八百變。 好在,在邊打邊罵,邊罵邊打的過程中,兩軍主帥終于......累了。 已經干了一天一夜了,鐵打的人,到了這會兒,也是沒勁兒了。 于是兩軍再一次達成了?;饏f議。 要再不停,他們雙方都能把對方給累死。 也正式因為這回?;?,雙方都有了時間,回想琢磨起了雙方沖突的起源。 一直死死躲在角落里的盧尚書,捶胸頓足地跟裘勝保證,世子鐵定是康王派人來擄走的。 目的就是挑撥他們跟寧王軍干仗。 而寧王軍那里,也有匡大將軍派來給自己兒子保駕護航的老部下,分析出,整件事的始作俑著,肯定是康王那伙人。 終于。 裘勝和匡武才,派了雙方的副手,談起了合作。 是的,兩位主將,被副手勸住了,都沒有出面。 要不然,才剛剛緩了口氣的將士們,估計又得干起來。 畢竟這兩位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兩句話沒說完,就能互相抄家伙。 兩位副手,外加一個當中間人的盧尚書,和幾個帶兵的校尉千戶,終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 雙方各自抽調出三千人,繞道西城門,試試從那里能不能找到突破。 其余剩下的約莫三萬人左右,就死死圍住北城。 另外,雙方還要各出五百人,擴大一下他們的封鎖范圍,外加日夜巡邏。 裘勝的副手覺得,之前他們吃的那些個暗虧,肯定是康王派人走了王府的密道出城來搞事兒的。 一般來說,王府密道,都會直接通往城郊。 至于通往城郊哪里,雖然暫時還沒人知道,但是擴大封鎖,加強巡邏,肯定是不會錯的。 “咱們只要死死封鎖住聊城,不出十日,他們城里自己就會亂起來的?!北R尚書如此說道。 匡武才的副將,名叫衛戍,他很同意盧尚書的說法,“沒錯。聊城乃是聊州第一大城,之前因為聊州鬧匪,所以大部分有辦法的人家,都搬到了城里。 保守估計,如今城內的居民,沒有五十萬,那三十萬肯定是有的。 三十萬人的吃喝,看他們怎么解決.........” “萬一,我是說萬一,”裘勝的副將,名叫林倉,他開口道:“他們城里要是糧草充足呢?” “三十萬人,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你可知道?!”盧尚書問林倉。 林倉皺眉開始算,一個軍人,一天吃兩頓,一頓就算吃二兩米........ “十五萬斤米,”衛戍回答,“咱們南方人喜歡吃米,按照咱們軍中的用量來算,基本上三十萬大軍,一天需要十五萬斤米?!?/br> “沒錯?!北R尚書胡亂點頭,他才不知道軍中一天要消耗多少米呢!但是他選擇相信衛戍。 這人看著,比那叫林倉的可要靠譜不少。 就聽盧尚書說:“平民百姓,一般囤糧不會太多,再加上之前聊城糧價高,百姓賺的又少,所以囤的就更不會多了。 你們想想.......十五萬斤米一天,聊城哪家糧商能有十天的庫存? 咱們且先按兵不動,等他們聊城里自己殺起來了,自然就會有人替咱們開城門的?!?/br> 兩位副將點點頭,皆說這個主意,絕妙。 ............... 城樓上。 看到終于平靜下來的城外戰場,季崇寧突然想到了一個事兒。 他差人去喊了孟知府來。 結果喊回來的,確實孫大人。 孫大人道:“孟知府病著,所以只能由下官暫代孟知府的差事。您.......有什么事兒,盡管吩咐?!?/br> 孫瀚文雖然還不知道季崇寧的身份,但是他知道季崇寧是張侍郎的學生。 而且看他這派頭,再加上城樓上所有人都對他恭敬有加,孫大人靠猜,就能知道季崇寧這身份肯定不簡單。 少說,也得是個世子郡王。 所以孫大人說話倒也算是客氣。 季崇寧皺了皺眉,問道:“孟知府的病,難道就沒好的時候?” “呵呵呵呵,好的時候也有。不過就是夏天暑熱,孫大人來巡視了兩次工地之后,就一直纏綿病榻至今。 沒事沒事,一切都以孟知府身體為主。有什么事兒,這不還有下官和府衙的諸多同仁在嘛,不礙事不礙事?!?/br> 該說不說,孫大人別的本事不大,這偷摸著給人瞎眼藥的本事,還是挺大的。 季崇寧想著,現在也不是追究孟知府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的時候。 于是他收斂了心神問道:“你可知,聊城幾大糧商在城內的存量有多少?” “您這可真是問對人了!”孫大人笑瞇瞇道:“下官夫人跟咱們城中最大的糧商,邵氏糧行的二夫人,素來交好。 她偶爾跟下官提起過,說邵氏糧行一般是三到五日,有自家馬隊來調撥送糧。 因為邵氏的糧鋪,在咱們......” “說重點?!奔境鐚幋驍嗔藢O大人的長篇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