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
她意識到,阿姐是在跟長兄說一些關于未來的、他的姻緣的事。 小蓮頓時放慢了追趕的速度。 只是為了舒緩兄長的緊張,陳松意跟他說得不多。 主要就是提到了劉家小姐的性情,還有他們日后相處的一些小事。 再就是,他們以后可能會有幾個孩子。 而陳家的第三代又會是怎樣的性格,會有怎樣的出息。 這樣一番描摹,讓陳寄羽瞬間就忘記了自己先前在想什么。 當來到約定的地方,見到站在劉相夫婦身旁的劉恒樂時,他的眼前一下子浮現出的就是meimei松意方才跟他說過的那些景象。 只不過先前里面的另一人還朦朧的身影,如今一下就凝實了。 “呵呵呵,永安侯?!?/br> 劉相見了他們,先同陳松意打了個招呼,“真巧啊,永安侯今日也來上香?” 盡管雙方都心知肚明,今日是約定好來相看,卻還是要做出一副偶遇的樣子。 “見過劉相?!标愃梢鈱λ娏艘欢Y,然后說道,“今日天氣好,所以帶家父家母上道觀來一趟,上柱香?!?/br> 她說完,才又介紹了自己的兄長跟meimei,“這是我家兄長,今年要參加春闈,這是我meimei?!?/br> “見過的?!眲⑾嘈Σ[了眼,在陳寄羽對他行禮的時候點了點頭,“上回去江南會館會友的時候見過的?!?/br> 劉恒樂已經在新年之前就去了一趟橫渠書院邊上的小鎮,見過了陳寄羽,劉相夫人卻是第一次見這個自己的夫君跟女兒都看中的女婿。 一見之下,她也先滿意了八分,再看到同樣出身江南、令她感覺親近的陳家夫婦,還有年紀輕輕就已經力挽狂瀾、名動天下的永安侯,八分滿意更是變成了十分。 她主動上前道:“陳老爺跟陳夫人初來京城,與我們家又同樣都是來自江南,這說起話來就是叫人感到格外親切?!?/br> 劉相夫人說著,走到陳母面前,攜了她的手道,“這江南我是許久沒有回去過了,道觀我們倒是熟,今日你們不如就與我們做個伴,我帶你轉轉這道觀,你跟陳老爺給我跟我家老爺講講江南的事可好?” 劉相夫人釋放的熱情跟真誠毫不作偽,選擇的話題也是相當遷就他們。 陳父陳母一下便感覺到了風珉跟裴云升先前說的,劉相一家的好相處。 劉相也過來了,陳父雖然不善言辭,但對著同為江南人,而且又在清查漕幫一案的開頭勸說了帝王,對付大人起到了極其關鍵支持的劉相,他也說出了自己作為江南百姓的佩服。 聽他這般誠懇的話,劉相一下子開懷不已。 果然是永安侯的父親,看待問題的目光同她一致??! 他當即對陳父一見如故,更想聽聽江南民間如何看待自己,只對著女兒道:“我們說我們的,你們年輕人自己去逛逛吧?!?/br> 說完,兩家父母就走了,留下幾個年輕人在原地。 第232章 劉恒樂看看陳寄羽,又看看陳松意。 她早就想跟陳寄羽正面接觸。 可陳松意一出現就分薄了她的注意力。 全京城的人都很想跟這位永安侯接觸一下,她也不例外。 如果今日不是要相看,她實在有很多問題想問她。 相府家的婢女看到自家小姐的目光游移,連忙悄悄扯了扯她的袖子。 而陳松意見狀也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的存在讓她分心。 她方才消除兄長的緊張,就是為了讓一切能照正確的軌跡發展,怎么能容許自己成為干擾因素? 于是,她將手輕輕地放在了小蓮的肩上:“不是想逛一逛道觀嗎?讓大哥和劉家jiejie帶你去吧?!?/br> 未婚男女相看,身邊總是要帶個弟弟meimei做借口。 她不去,讓小蓮跟著去正合適。 小蓮乖巧點頭。 陳松意便收回手,向著哥哥說道:“我還有事,就不同哥哥你們一起去了?!?/br> 聽到她要走,劉恒樂又是為不用糾結分心而松一口氣,又覺得有些失落。 好在,陳松意并沒有一句話都不跟她說就走。 她跟兄長說完以后,就朝劉恒樂走了過來。 陳松意在她面前停住腳步,接著取出一枚錦囊放到了她手里。 這是…… 劉恒樂看著手里的錦囊,聽她說道:“初次見面,沒什么可送給劉家jiejie的。這是我做的幾張護身符,送給劉家jiejie防身?!?/br> 劉恒樂頓時知道這是什么了。 這是全京城的王侯公卿都最好奇、最想要的護身靈符! 明面上,永安侯只給過陛下。 私底下,她應該還給過厲王殿下。 總之,不管是還給了誰,自己在她這里的待遇可以說是瞬間跟厲王殿下他們并列了。 感覺到她釋放的誠意,劉恒樂一下就高興起來。 她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好啊,那我就不客氣了?!闭f著,又交換信物似的拔下了頭上的釵子,插到了她過于素凈的發間,“這個送你,以后常來相府找我玩?!?/br> 相府的婢女看著小姐的動作,原本他們給永安侯準備的禮物并不是發釵。 跟陳松意互贈完見面禮,劉恒樂就帶著婢女跟陳寄羽和小蓮走到一塊兒去了。 陳松意看著他們離去的方向,見她先跟小蓮說了一陣話。 然后不知不覺,小蓮就退到了一旁,換成陳寄羽跟她走在一起。 在這個距離,陳松意聽不見他們在說什么,但可以看到她跟兄長一動一靜,并不冷場。 等他們走遠了,她才收回目光,然后找了一個方向,從原地離開。 今日停了雪,又是新年第一天,來道觀上香的人多。 供奉三清像的正殿人來人往,許多都是來求解簽,問一問新一年的運程。 陳松意沒有往正殿去,也沒有再去摘星閣,而是尋了一個僻靜的偏殿。 她走進去,殿中仍舊是冷冷清清的,殿內殿外的溫度沒有差別。 偏殿供奉的神像顏色剝落。 她不大認得,卻仍舊走上前。 她不算虔誠的信徒,可是活了三世,還得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重來的機會。 她愿意相信天道輪回,也愿意相信世間有懲惡揚善的神靈。 陳松意在案臺上找了三支沒有用過的清香,點燃后持在手中,輕聲誦念起了《度人經》。 這時,身后響起了腳步聲,竟然也有人朝著這個人跡罕至的偏殿來了。 陳松意雖然捕捉到了聲音,卻沒有停下誦念,更沒有睜眼回頭。 來人是女子,而且腳步虛浮,氣虛體弱,沒有威脅。 后面來的人見到這清冷偏殿內早已有人,猶豫了一瞬,還是走了過來。 陳松意聽到身旁的動靜,感到她跟自己一樣,點燃了三支香,跪了下來。 兩人互不干擾。 尋常人沒有得到傳經授法,便不懂要旨。 然而陳松意得師父傳授,哪里該讀,哪里不該讀,何處掐訣,何處存神,都沒有忘記。 誦念完一卷,她才睜開雙眼,見到身旁跪著的是一個女子,臉上戴著面紗。 她仿佛被徹底摧毀過又重新黏貼起來的瓷器,背脊卻挺得筆直。 再過幾日,就是桓瑾跟馬元清等一眾江南案的罪魁禍首,要被壓去法場行刑的時候了。 他們終于要被問斬,作為在那場黑暗里逃出來的證人,她終于也可以來告慰大家了。 在紅袖招的時候,大家身在黑暗的絕望中,都會有所寄托。 有人信奉佛祖,有人信奉道尊。 可惜余娘手中并沒有多少錢,不能讓她在萬安寺跟西郊的道觀都供奉長明燈。 但最終的審判到來時,她還是可以先去萬安寺一趟,再來這里一趟,分別告慰死去的人。 早在新年之前,她就已經去過萬安寺了,又捐了一筆香油錢。 今日是因為劉相一家要來西郊道觀,劉相夫人邀請了她,所以她才能一并來。 余娘平日很少出門,她并不欲見人,尤其是在身上的病發作以后。 她只是在茍延殘喘地等著,等待著她想要的結果。 現在,這一天終于要來了。 所以哪怕她尋了這個冷落的偏殿,卻見到已經有人先一步來了以后,她還是走了進來。 她雖寄住在劉相家,今日還是跟他們一起來的,但卻不愿讓旁人把自己跟劉家聯系在一起。 所以馬車停在山腳下以后,她是等劉相他們上來以后,才由婢女陪著上來的。 等來了這里,她把婢女也支使開了,只自己獨自一人入殿。 余娘并不信佛,也不信道,但每次來寺廟或道觀,聽見不同的誦經聲,都會覺得心神安寧。 而今日,在這人跡罕至的偏殿中,她一邊告慰亡魂,一邊聽著身旁的姑娘念誦,同樣在那奇妙的韻律中得到了平靜,仿佛身上的病痛也被撫平了。 幾乎是在陳松意停下念誦的同時,余娘也睜開了眼睛。 她轉頭去看這個《度人經》誦得極好的少女,兩人的目光正好在半空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