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節
景帝能扶住自己的老師一人,但他的三位宰輔跟那么多新臣一起下跪,他卻是扶不過來。 然而此刻看著他們,聽見他們的聲音,帝王卻是忍不住暢快地笑了起來。 笑完之后,他才松開了老師的手,來到他們面前: “不必爭了,就由朕來?!?/br> 群臣的聲音停下,看著他們的帝王,見到他堅定的目光跟仿佛帶著光芒的臉。 “你們是朕之臣,老師亦是朕之師?!?/br> 景帝一邊說著,一邊扶起了自己的三位宰輔,又讓其他大臣平身,“京師萬民則是朕之子——父母愛子,有什么罪責不能扛的?” “陛下……” 殿中群臣因帝王一句話而心頭熱血翻涌。 包括先前出言反對的次輔王遮在內,三位宰輔更是為他們的君王所感動。 三人紛紛道:“陛下,請讓臣等一起!” “對!請讓臣等與陛下一起——” 這一刻,朝堂上下真正達到了君臣一心。 景帝雙眸光芒熠熠,望著自己的群臣,心中頓生豪情。 “好!”帝王點頭道,“那就一起!” 他們不會有錯。 可若是錯了,那便一起! 看著自己的朝臣,看著自己的老師,再看到在旁始終忠誠的錢忠,景帝現在真正有了信心,能夠成為那日胞弟口中的大齊中興之主。 雖然即將到來的京師地動會是很大的挑戰,但是這一刻的他心中少了退縮跟畏懼。 因為看著他們,他真的看到了自己中興大齊的未來。 …… 胡績先生入了宮以后也不走了,直接留在了宮內,跟朝堂里的大臣們一起負責制定安排各種應對。 有了在西南歷經數次地動,有了豐富經驗的胡績先生在,公文被迅速擬定出來。 各種應對之策很快定下,邸報也被下達書寫。 轉眼就像雪花一樣,從皇城中心向著京城內外下達送發。 騎著快馬的信使從各個城門奔了出去,奔往京畿各縣。 胡績先生完全沒有想到自己來這一趟會這么順利。 尤其景帝還能確定地動會在什么時候發生,京城內外哪些地方會受災最重、損壞得最厲害。 他忍不住想道:“即便是在地動頻發的西南,當地最博學的人也還沒能研究出地動的預測之法,只總結出了地動前的一些征兆,陛下是如何能夠知道的?” 從什么時候開始、余震會綿延幾天、哪里受災最重都能知道,朝堂也完全相信,一絲不茍去執行。 胡績覺得,這次就算自己沒有進宮,帝王也能將這件事情做得很好。 書院。 胡績先生離開沒有多久,朝中就快馬發布了地動的消息,同時捎來了山長的口信—— 他這兩日要留在宮中不回來了。 面對地動,除了配合朝廷,書院有什么要安排的,可以詢問胡宜。 畢竟她隨他游歷天下,博聞強記,他經歷過的她也知道。 胡宜自然也沒有讓眾人失望。 她已經列出了地動時哪些地形、哪些人最容易出問題。 “朝堂的人力有限,我們書院最好也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忙。周圍有很多民眾,哪些需要疏散,哪些需要轉移,可派人去相助?!?/br> 書院的先生們在聽到消息后已經聚集到了一起。 滄麓書院一行此刻也留在這里,認真地聽著胡宜的話,準備好了加入幫忙的隊伍。 胡宜已經恢復了沉穩,頗有其父的風采。 陳松意聽她說道:“地動發生的時間是在兩日后,雖然不知道宮中是如何預測出這個時間,但起碼給了我們緩沖的余地?!?/br> 眾人紛紛點頭,雖然還有一日有余,但要及時轉移書院內的人和物,還要去幫忙通知疏散書院周圍的百姓,算得上時間緊迫了。 “好,我們這便分頭去行動,把所有人都動員起來?!?/br> 趙山長則對著沈先生道:“我們這些人就交給老沈你指揮了,要做什么盡管說?!?/br> 城郊,流民聚集的粥棚跟義診醫棚。 這兩日,城外的流民已經形成了習慣,大量地聚集到了這里。 從皇宮出來的信使途徑此處,見到這么多人,又認出了在粥棚里親自掌勺施粥的忠勇侯之子,于是停了下來,把要張貼出去的告示給了這里一份。 “地動?京師要地動了?” 聚集在這里的眾人不論貧富貴賤,臉上同樣露出了害怕的神色。 經過先前天狗食日的精準預測,皇家的公信力已經深入人心。 此刻見到信使一來,沒人對這個消息有所懷疑。 地動,這種一旦發生就能頃刻將一座雄城摧毀,將山巒化為平地。 有人是親身經歷過,有人是在書里看過,都不妨礙這種倉皇恐懼的氛圍在整個營地蔓延。 剛剛拿著弓箭出去,把山那邊這兩天多起來的兔子打回來加餐的徐二他們聽聞,也紛紛白了臉。 “不行,我娘他們還在城中,我要回去……”“我也……” 風珉看過告示,卻扔下了手里的勺子,從棚中走了出來。 他將信使帶來的公告在眾人面前展開,沉穩地道:“從朝堂發出的預警里說了,地動的時候只要待在空地上避難,不要靠近山體跟建筑就最為安全!” 他的聲音里傾注了真氣,極強的穿透力讓哪怕身在粥棚最邊緣的人都能聽到他的話。 “這里就是空地,所搭建的棚都是輕質的,既能擋風,被震倒也不會傷人,留在這里避難最好,大家就不要回去了?!?/br> 信使聽了他的話,也覺得這里簡直是天然的避難所,完美地符合了陛下跟朝中重臣制定的避難之策。 這些流民雖然人多,而且恐慌,但是留在這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節省京師的人力。 他心中感慨,又見小侯爺能掌控全場,于是對他點了點頭,就翻身上馬,繼續朝著目的地趕去。 風珉的話安撫了一部分人的心。 他們看向四周,沒錯,這里就是最好的避難所。 而且他們拖家帶口,全家都在這里,穿上了最厚的衣服,留在家里的東西沒什么值錢的。 只要小侯爺他們愿意讓自己一家人留在這里,不用回去,他們就能熬到地動結束。 徐二他們聽了風珉的話,也覺得這里安全。 于是第一反應就是:“那我們現在回去把家里接過來?” “添什么亂?”風珉制止了他們,“京城里也是有安全的地方的,像南北軍的校場,你們府中的空地,陛下都還坐鎮宮中,留在京城也沒問題?!?/br> 一眾勛貴子弟一聽,有道理啊。 平民百姓家里房子狹窄,要躲出來,可是他們府中,旁的不說,就說花園跟演武場就可以避難。 再不濟,還可以移出來,避到城外的莊子上去。 完全用不著自己cao心。 此刻卻有流民上前來請求,讓他們回去。 他們還有家人今日沒有一起來,而是留在了棚戶區。 “求公子讓我們回去,把人接過來……我們一定不添亂?!?/br> 風珉也早有準備,指著馬車道:“你們留在這里,讓馬車去,把他們都接來。晚上這里這么多人,棚子不夠住,粥棚又不防風,肯定要生火,你們可以現在去撿撿柴火,等晚上用?!?/br> “好好!多謝公子!多謝公子!” 聽他竟然愿意派馬車去把自己的家人接來,上前來請求的流民全都跪在了地上,向他磕頭感謝。 他們這幾日都吃得很飽,有力氣。 別說是撿柴火,就是要去挑水、劈柴,或者搭建新的棚子也可以。 風珉看著他們起身,都準備結伴而去,到四野去收集一些有用的物資,只轉頭看向了皇城的方向。 前去拉其他流民的馬車已經出動了,雖然那么多人聚集過來會超過這里的負載,不過能讓京城的壓力越小越好。 這些流民保全了性命,這幾天又吃好了,便可以化為新的助力,等地動之后會有很多地方需要重建,有很多人需要幫忙的。 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反過來幫助京城。 他看向從馬上下來的徐二他們。 這些勛貴子弟已經緩過神來,不那么害怕了,心中反而生出了激動。 他們本來跟著風珉,這兩天在這里頂多也就是撿撿柴、攪攪粥。 再有就是因為地動驚動不少冬眠的動物跑出來,還給流民加了不少餐。 沒想到現在他們搭施的粥棚、醫棚竟然派上了這么大的用場! 有生之年,自己竟然可以救那么多人,救完之后,多少人得感念他們的功德??! 這個念頭一起,令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了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如果不是地動在即,壓力太大,少不得就這么笑出來。 他們拎著打來的獵物走到風珉面前,暈乎乎地道:“那我們不回去,可以做什么?” 風珉看了眼他們手里拿的獵物,地動前亂跑的動物栽到他們手上,都遭殃了。 他從徐二手里接過兔子:“天色還早,再去捉幾只回來?!?/br> 京城,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