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臣也不敢說。 李憂民單手抬起斗笠,一雙鷹眼直直地盯著她,你盡管說,朕也不能誅你九族,頂多罰你去刷恭桶。 因為兩個兒子都坐不穩這張龍椅。 李憂民卻顯然不甚贊同,朕的大兒子自小從軍、能布百陣,以計克敵;小兒子雖長在長安、但卻是戰功赫赫、兩破胡虜的少年英雄,你卻說他們坐不穩這張龍椅? 他們爭得是天下共主,不是可汗的牛羊,殺人流血只能坐一時的龍椅,不能生生世世的穩坐如泰山啊孟追歡拉動魚竿,一條小魚上鉤,那日蓬萊殿家宴,圣人真是在問德行嗎?圣人問的是如何讓我們李家本枝百代、傳祚無窮可惜這兩人一個答天命、一個答愛子民,這樣的答案圣人若是滿意,今日我便不會坐在這里垂釣了。 兒子不爭氣能怎么辦,總不能丟了吧? 孟追歡放下釣竿,兒子不爭氣,不是還有孫子嗎? 阿新才六歲,也太小了些。 圣人還有幾十年好活,不急。 李憂民認真地盯著她,你這是什么意思? 臣忙于變法,無暇顧及小兒,還煩勞圣人與皇后代為照顧,孟追歡跪下去,磕了三個頭才道,臣既是請爺爺奶奶照顧孫子,更是將臣的唯一顧慮交出,變法之中,臣不會攘權奪利、呼群結黨;不會包藏jian心、攝威擅勢。遇告訐誹謗,望圣人信臣;逢痛誣丑詆,望圣人護臣。 李憂民搭了把手,扶她起身道,從前變法難以推行,多有人主多疑、搖擺不定的緣故,此番變法,我定護你信你。你需記住,我撫養阿新,是爺爺帶孫子,卻不是皇帝為了拿捏臣子的軟肋。 你身有散官頭銜,朕會借吏部銓選許你以長安城萬年縣縣丞一職,新法先由萬年推行,若行之有效,再遍及全國。 說罷,李憂民又將放魚的竹簍遞給她,叮囑道,冬日冷,帶回去給阿新煨些魚湯喝。 第16章 :驅儺歸去作新春 朝中蔭封子弟,可以挽郎 挽郎:出殯時牽引靈柩唱挽歌的少年人。 入仕,挽郎所做的便是牽引靈柩、歌唱悼歌、為國送葬。在喪儀結束后再經吏部銓選,便可入朝為官。 她姨母掌權時,推舉女子入朝為官。她只因哭得撕心裂肺、唱挽歌唱得哀婉動人,被選為了淑太妃喪禮上的挽郎,得了個八品散官的頭銜,卻未曾入朝做事為職事官。 納八品散官為七品縣丞本無不妥,可萬年縣卻大有不同。 萬年地處朱雀大街東部,皇親貴胄、官員豪強多聚居于此,縣丞卻要協助縣令管這其中的農田水利、風俗教化、爭訟曲直,萬年縣中之官,雖官位不顯,卻是京官中的第一燙手山芋。 孟追歡還未等到吏部的調任文書,便已經回了親仁坊的孟白甫宅中,只因萬年縣廨在宣陽坊內,她總不能每日跨了半個長安去上值。 但詔書尚未下來,她只能每日坐在孟白甫所種的竹林間哀嘆自己多舛的命運。 這日赤豆說有客到訪,竟然是李承玠手下的軍師客京華。赤豆精研茶道,最擅點茶,她抬手間將茶葉碾成粉末,又調成膏狀,引入沸水,下湯運匕間,茶湯紋脈便成遠山,又須臾間散盡 即茶百戲,又叫分茶,水丹青等。 。 赤豆將茶盞奉給了孟追歡與客京華二人后,便退了下去。 客京華微微一抿道,托娘子的福,某才能對此等水丹青一觀。 客公這是又來論詩?孟追歡頓了頓,彈看飛鴻勸胡酒猶在耳側呢。 如今在孟舍人宅院,論詩不是班門弄斧嗎? 李承玠軍中人說客公通曉天機、算無遺策,正好我也懂些周易之術,不如讓我為客公卜上一卦? 她也不看客京華的反應便繼續道,圣人前日召客公進宮,卻不是問軍務,而是想許公以官職。我還知道,這官職是去頂如今的萬年縣縣令長孫腹劍,客公不想要,卻由不得你不要。 客京華撫掌笑道,娘子該和我一同去東市里擺個攤子算命才是。 孟追歡吹一吹茶湯上的沫子,圣人命你我二人于萬年縣行變法之事情,可客公如今的上峰秦王,卻對變法之事極力阻卻,客公夾在其間,很是難做啊。 那孟娘子幫某算算,某該聽誰的,才能在這長安官場中混下去? 誰的話也不能聽,孟追歡定定地看著他道,你是秦王的門下之人,來日秦王登基論功行賞自然有你一份,你若棄了秦王去當了圣人鷹犬,秦王會如何待你?可如若你眼中只有秦王,卻無圣人,只怕還活不到秦王登基,圣人就要宰了你。 客公,從今日起,我們不是天子的家臣、也不是王爺的門客,只是萬年縣一板磚下去就能砸死好幾個的小官而已。圣人與秦王都不能評說變法的成敗,但草野的農田耕者可以、坊市的販夫走卒可以、營寨的老弱殘兵可以。變法既成,功在萬代。 客京華笑了兩聲,轉而道,可孟娘子需知,荊國公也曾主持過變法,可卻最終還是落得個罷官免職、身死魂消的下場,孟娘子以為荊國公敗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