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節
現場粉絲喜出望外,沒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 要知道,前四首舞臺,都選擇最盛大最隆重的場合。 到了最后一首,碰巧撞上電商平臺618晚會,主辦方紛紛拋來橄欖枝。 電商平臺財大氣粗,舍得出價。 即便沒有業內放瓜,大家也能猜到,最后一首歌舞臺首秀,肯定競爭激烈。 他們卻放棄那些機會,把首秀留在這個小小的簽售會場,面對只有300位觀眾。 即使舞臺不大,愛意卻是無限的。 300個幸運觀眾很快反應過來,努力給他們應援打call。 “aurora天下第一!” “我們小破團就是最棒的!” “大a團永不解散!” 沒有到現場的粉絲,看到各家站姐的直拍,又是感動,又是嫉妒,紛紛艾特運營公司。 ——簽售會只放300個名額合適嗎? 下次應該增加到三萬個! 苦了弟弟沒關系,可不能苦了我們! 忙完簽售會,易景臣回到后臺,一口溫水還沒咽下去,接到下一份通告單。 “是演唱會嗎?”易景臣接過來瞧了瞧,看到底下標注不是運營公司,而是nyanya,才反應過來這是自己的個人通告。 出道至今,他活動一直以團活為主,個人通告和商務,反而是所有隊員當中最少的。 關注他的人,都知道易景臣很忙,實在抽不開身。 可娛樂圈這種地方,多得是高貴路人,不了解真相就開始造謠,diss易景臣不夠紅沒有商業價值,所以接不到個人通告和代言。 易景臣粉絲,開始還會好聲好氣解釋,表示易景臣忙著畢業,時間久也煩了,跟陰間路人對罵好幾次。 笨蛋銀漸層不介意自己被罵,可人家欺負到粉絲頭上,護犢子的易景臣不能忍。 因此,瞧見個人通告,即使要加班還是覺得高興。 他翻開通告單,瞧見字里行間只有四個大字: 回、歸、本、職! 經紀人給他接的第一檔個人通告,竟然是新聞臺策劃的宣傳節目。 現在正值高考結束的重要節點,各方開始搶人大賽。 每到這個時候,臺里就會制定各種‘宣傳周’‘宣傳月’。 說白了,就是借此機會,怒刷存在值,希望更多學生了解記者行業,填報志愿時選擇新聞系。 易景臣當初報考新聞系之前,也看到臺里的宣(招)傳(生)節目,輕易上了賊船。 誰能想到,兜兜轉轉,忽悠下一代的任務,落到自己肩上。 本次宣傳活動,依然是向大家展示‘記者’。 記者由于職業需要,以往在鏡頭前,總是聆聽方、引導方。 這次,他們難得變成發聲方。 臺里安排了三個年齡段的記者,分別是即將退休的老記者,在臺里工作二十年的中年記者,還有代表新生代力量的青年記者。 老記者和中年記者,都是從畢業都呆在臺里,堪稱整個臺的中流砥柱。 至于青年記者,臺里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派雖然暫時沒轉正,卻是臺里大力扶持的編外人員,易景臣。 易景臣見到兩位大前輩,整只貓感覺到受寵若驚。 要知道,他倆可是前輩中的前輩。 易景臣讀書時,還學過他們寫的教材,分析過兩位的稿子。 平常由于職位差得太遠,工作場合,見面只有打招呼。 老前輩穩重干練,入職時還鼓勵過易景臣。 “王老師,崔老師,你們好!”易景臣乖乖跑過去,握手時鞠躬表示敬意。 “小易啊,有幾個月沒見了?!蓖跤浾吲呐乃绨?,“還以為退休之前見不到你?!?/br> “怎么會?!币拙俺挤裾J,“你退休之前我肯定會轉正的?!?/br> 崔記者笑笑,“別站著說了,我們先寫稿吧?!?/br> “寫稿?”易景臣dna動了,“寫什么稿?!” [我還沒轉正呢!] [領導就要安排我加班了。] [資本家看了你們都要落淚??!] 崔記者介紹道,本次活動展現記者日常,當然要從寫稿開始。 而且,這次活動和往年不同。 策劃邀請三個年齡階層的記者,也是為了給大家展示,每個時代的風格。 為了更直觀表達出各個年齡階層的區別,策劃安排他們以同樣的題材寫稿,交出一份針對高考的短篇報道。 崔記者和王記者,都寫了幾十年稿子,很快就打好草案。 王記者年齡大,電腦用得慢,初稿是用鋼筆寫在方格子上的。 易景臣瞥了眼,他的鋼筆是自己代言那款,寫出來的字特別好看,蒼勁之余還帶著一輩子老記者的風骨。 王記者同樣習慣在紙上寫出大概要點,然后直接在電腦上寫草稿。 易景臣的方式,跟他們兩個明顯不同。 他拿出隨身攜帶的線圈本,簡單摘抄素材的要點。 接下來,無論大綱還是草稿,都使用電腦進行辦公。 由于經常趕稿,他打字速度飛快,手指劃過鍵盤幾乎掠出殘影。 初稿寫好之后,不代表可以收工。 還要經過領導審核提出意見之后,進行二次潤色。 二次潤色依然要審核,然后進行第三次修改或者定稿。 定稿之后,要通過審核和主編終審,才能發表。 由于今天只是活動,不是正式的新聞稿,因此不必改得那么細致,審核過程也沒有提出太多意見。 三位記者寫到第二遍,就可以定稿了。 他們三個來到攝影棚,坐在鏡頭前,背后有一塊屏幕,打著新聞臺logo和本次活動名稱。 今天活動以直播形勢進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 分,以三位記者的新聞稿作為案例,帶大家更了解記者。 第二部 分,回答即將填報志愿的高考生疑惑,說白了,就是云招生。 直播開始之前,策劃播放他們創作的片段,讓大家更真切的感受記者日常。 趕稿的過程是枯燥的,即使有新聞臺做宣傳,往年的活動,只有對新聞幕后感興趣的觀眾,和想要報考新聞系或者不知道報什么的高考生觀看。 今年情況不太一樣。 ——來了個流量明星。 活動剛剛開始,直播間就已經沖上熱門,觀看人數蹭蹭蹭往上漲。 策劃感受到流量,腦子里想:有個明星幫忙引流,真香! 以后都得讓他給臺里做宣傳! 三位記者陸續入座,開始正式讀稿。 節目組沒有給稿件署名,故意讓觀眾猜是誰寫的。 第一份稿件出來,大家就知道,這個活動根本沒有難度。 稿件主要寫了高考的傳承意義,把高考生稱為‘國之棟梁’,以老一輩的姿態鼓勵他們,肩負起國家主人公的責任。 透過文字,就能看出又紅又專的氣質,非常硬派。 “哇~” 易景臣感慨: “王老師文筆真好,我真的有被鼓舞到?!?/br> 興許是參加綜藝節目太多,易景臣不自覺開始控場,“你們一定要看看王老師的手稿,真的是收藏級別的?!?/br> 話音剛落,導播也很配合,放出王記者手寫的手稿,每個字都特別工整。 “我也很喜歡王老師的手稿?!贝抻浾哒f道,“記得二十年前,我剛到臺里工作,就看到他們經常傳閱老師的手稿。這兩年,老師視力慢慢變差,還是堅持用手稿一遍遍改稿子?!?/br> “習慣了、習慣了?!蓖跤浾邤[擺手,“我知道,現在還用手稿,已經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腳步??墒茄?,我經手的稿子,只有自己真真切切寫下來,才能覺得它真的存在過?!?/br> 導播聽他們說完,又放出一張圖。 堆起來約莫有一米高的稿紙,足足有六疊。 易景臣看到提示板,自由發揮道,“這些是王老師留在臺里的所有手稿。新聞行業確實一直在進步,但是老前輩的付出,永遠留在行業的根基里?!?/br> 【……笨蛋小臣好正經,我有點不習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