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換了小褥子,又把床單重新鋪上,把他們倆連被子一起挪到床里面,把剩下的半塊被單也換了。這才把小褥子、床單和曉寧的被子一起拿到外間,實則是扔進了空間,用全自動洗衣機清洗烘干,等天亮后,拿到院子里晾曬。 白露換了一身干凈的中衣,回到西屋,看兩個小家伙抱在一起睡著了,笑著搖搖頭,回了東屋。 第二天,曉寧看到晾曬在院里的被褥,仿佛有些不好意思,走來過去都捂著臉,死活不肯往那邊看。白露后半夜睡不著,進空間給曉宇縫了一個淺藍色小布袋,上面還繡了幾片竹葉,用來裝書是很合適的。曉寧看到了也想要,白露允諾他,今天送哥哥去蒙學堂回來后就給他縫。 白露拿了幾兩碎銀放到錢袋里,鎖好大門,一手拉著曉寧,一手拎著個竹籃。曉宇背著小布袋,蹦蹦跳跳的跟在白露身后,往蒙學堂走去。 曉宇今天穿的很精神,易青圓領月牙白小長衫,頭上戴著青色的巾帽,腳上是厚底黑色雙梁鞋。白露給孩子做鞋子的時候,都會把鞋底稍微納的厚一點,這樣走路才不會硌腳。 蒙學堂每個孩童的束脩一年是一千六百文,合銀一兩半,三節兩壽都要給塾師送節禮,這個一般不做要求,根據孩童家境自行準備。 白露手里的竹籃里裝的是今天的拜師六禮: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和十條白露自己腌制的瘦rou條。 遠遠看到蒙學堂時,曉宇rou眼可見的緊張了,小手趕緊撫了撫衣角,又問白露,他哪里可有不妥,白露拍拍他的肩膀:我兒今日精神著呢,走吧,見了夫子記得行禮。 進了蒙學堂,有小廝出來接待,知道他們的來意后,把蒙學堂的唐夫子請了來。唐夫子隨意考了曉宇幾句,得知他雖從未進過學,但在學堂外聽過課,現在已經能把三字經全部背下來之后,來了興趣,又問了他幾個問題。雖然小家伙有些緊張,但還是落落大方的回答了夫子的問題。雖然他的理解很稚嫩,但在他這個年紀,能說出這些已是不易。 唐夫子立馬表示把他收入蒙學堂初級班,曉宇從白露手里雙手捧過竹籃恭恭敬敬的遞給唐夫子,又給他敬了茶、磕了頭,算是正式成了蒙學班的小學童。 白露把束脩交給負責收費的小廝,又在蒙學堂給曉宇買了全套的啟蒙書籍,這才帶著曉寧離開。這孩子巴巴的看著哥哥跟著唐夫子進了初級班,小嘴癟了癟,委屈的掉起了眼淚。 白露把他抱起來,哄著他去逛街,買了幾樣點心,小家伙吃的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哥哥什么的早就被他忘到了腦后。 第103章 科舉文里的炮灰4 難得出來逛街, 白露抱著曉寧轉了很長時間,娘倆還下館子吃了飯才回家。曉宇中午是要在蒙學堂吃飯的,蒙學堂中午不散學, 家境好一點兒的有給孩子送飯的, 但是蒙學堂鼓勵讓學童在食堂吃飯。 蒙學堂的餐食分三等, 一等菜是兩葷兩素, 主食是米飯、二等一葷一素加米飯,三等是一份素菜,主食是糙米。白露在跟小廝打探了其他孩童的訂餐情況后給曉宇定了二等的飯菜,不是訂不起二等, 而是沒必要。一葷一素加米飯就能吃的很好。普通人家定的都是二等, 她們就是普通家庭,定二等正合適。 陪著白露逛了一上午街,哪怕大部分時間都被抱在懷里, 但曉寧這孩子還是瞌睡的不得了,沒等走回家,就在白露懷里睡著了。開門進屋后,白露把他放到西屋床上蓋上被子, 然后返回去把大門反鎖,拿著小鋤頭去了后院。 后院有半畝大小,除了西墻角的茅房,其他地方都空著, 白露用清潔符把茅房打掃干凈, 然后放出裝修小機器人,讓它把茅房翻修, 墻上貼上凈味符。 后院用青磚鋪了一條路直通前院,其余空地劃分成一塊塊的菜地, 種上時令蔬菜。前院靠墻擺一溜三層木花架,空間里加工一些素雅的花盆,移栽一些蘭花苗。 大越國喜歡養花、賞花、賽花,她們這邊的地理位置參考華夏疆域應該在江蘇附近,國都是應天,位置跟南京差不多。從離縣城最近的云州府到應天,有一百多里,路是不算遠,走水路相對于陸路更安全便捷。 白露覺得小系統說大越國要參考北宋是不對的,位置上應該參考南宋才是,當然大越國勉強能稱得上國泰民安,沒有南宋混得那樣慘。 這個世界算是三足鼎立,以長江為天塹,南方這邊的國家叫大越,北方叫大夏,祁連山外是有一個固山國,這是一個由游牧民族組建的國家,是大越和大夏共同的敵人。 應天的富貴人家都喜歡養蘭花,每年的六月,是一年一度的蘭花節。其他各州府縣也都跟風養蘭花,品相優秀的蘭花,一盆就要幾百甚至上千兩。白露覺得這也是一個致富之路,她空間里野生蘭花多得是,先挪出來幾顆小苗苗養養看。她也沒想過養那種稀有的,就品相好賣個幾十兩銀子就行了。 馬棚旁邊的空地上搭了個雞窩,往里面放進去十只兩斤左右的小母雞,想了想又扔進去一只小公雞:便宜你了,好好領著你的后宮,領不好先宰了你吃r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