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李父坐在堂屋,用小泥爐燒水煮茶,晚上喝濃茶影響睡眠,李父捏了一點點茶葉放進紫砂壺里,李母坐在椅子上等著品鑒。大靖朝茶文化盛行,但一般都是煮茶,很少泡。李父喝茶喜歡清飲,有些人就夸張了,加鹽、加蔥姜蒜、還有加茱萸、薄荷的。反正五花八門,啥都往里加,對此白露覺得他們應該再加上雞蛋,說不定茶葉蛋就是擱這來的。(開玩笑) 雖然這大靖朝是架空,但很多事情,它也是有跡可循的,這里的很多風俗習慣,在華夏幾千年歷史長河里,還是能找到雷同的。 就比如這煮茶,好像漢魏晉時期就流行加各種佐料的煮茶。想到煮茶,白露決定明天老爹露一手,煮個好喝又有營養紅茶牛奶。 趁著老兩口一個煮茶、一個喝茶,白露進里屋給他們鋪炕,兩個嫂嫂各自收拾自己的臥房。 白露先往土炕上鋪上蘆葦編的草席,再鋪上一層羊皮縫制的厚墊子,上面再鋪兩層加寬加長的厚褥子,最后鋪上床單。 她們家的人以前都沒睡過火坑,如果不多鋪幾層,睡覺時會覺得硌得慌。 李母端著茶盅從堂屋走進來,看到白露鋪了一層又一層,忍不住扭頭打趣李父:要么說閨女貼心呢,看看你的小棉襖光褥子給你鋪了三層,就怕你睡覺時硌得慌。 李父也顧不得擺弄他的茶了,趕緊走進來,摸了摸白露鋪的炕:確實貼心,要說來了之后最不習慣的,就是這個炕,太硬了。 李母同意他的說法:這個火炕睡起來確實有點兒硬,誰讓這邊冬天不但冷,還冷的時間特別長呢,要是像咱們在平陽似的睡拔步床,鋪的再厚,估計也會被凍醒。 鋪好床,白露把兩床寬被子疊放到炕頭,然后又往炕柜里下層塞了兩床被子,最上層塞的滿滿的,全都是好克化的點心,再三叮囑父母一定要記得吃,才回屋收拾自己的房間。 收拾完房間,白露拿了幾匹自己加工的細棉布,花色樣式都是仿平陽布莊的,但料子摸起來卻比那個要柔軟舒服。 大靖朝沒有被罩一說,被子每年都要拆洗,原主針線活不行,學了很多年就只會繡幾片竹葉,她決定繼承這個優點,縫被罩啥的,她當個軍師指點一下就很完美。 白露把細棉布交給李母:娘,住客店時,我都是跟著柳英jiejie睡,我看她們鏢局自帶的被子是細棉布罩起來。 聽她說這樣罩著,臟了只需要洗外面的細棉布,聽上去很方便,遼東冬天冷的時間長,溫度還很低,拆洗被子肯定不方便,要不咱們也試試把被子罩起來? 蘇氏把嘮嘮叨叨的白露摟懷里,用手輕輕摩挲著小閨女的背說了聲好,又是欣慰又是心酸,這才多久啊,不諳世事的小嬌嬌已經成長到這么會cao心了! 她都不敢去想,如果女兒沒有來,他們一家人冬天該怎么在那個破窩棚里熬過去?女兒自己一個人在陳家村又該多害怕。 白露依偎在李母懷里:娘,您和爹、哥哥這一路走來很辛苦吧? 李母紅著眼圈搖頭:不苦,看到娘的露兒好好的,娘一點兒都不苦。 露兒也不苦,真的,你們來遼東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這一路上不是坐馬車,就是跟著柳英jiejie騎馬。爹娘哥哥才是真遭罪,阿爹鬢邊都有白發了,明明之前都沒有的。 李母也心疼李父,她們這些女眷一路上還能輪流坐坐馬車,李父他們就只能全靠雙腿硬生生走到這里的。 白露拉著李父李母進入玉鎖空間:爹娘,還有這么多乾坤袋咱們還沒翻呢,要不再找找看,老祖宗都留下那么多符篆,沒道理不留一些靈丹妙藥給后世子孫啊! 李父李母雖然覺得小閨女的想法有點兒不現實,但寵孩子的他們手非常誠實的開始扒拉乾坤袋。先滴血認主,然后往外倒東西,還別說,真被李母扒拉出來一乾坤袋的靈丹妙藥。 為啥說是靈丹妙藥,裝藥的小玉瓶晶瑩剔透看著就挺不凡,自家老祖宗總不可能買珠還櫝吧? 再仔細一瞅,上面還貼著小紙條,寫著名字和功效呢。李母打開一瓶強身健體丹,扔嘴里一顆叮囑李父和白露:我先試吃一下,你們先等會兒,要是我吃了沒事你們再吃。說完就閉上眼努力感受自己吃完健體丹有什么感覺。 李父有些著急:月娘,你有沒有哪不舒服?要不把藥吐了吧,都不知道放多長時間了,萬一藥性已經放沒了 李母睜開眼,猛地站起來走了幾步,還蹦跶了兩下,一臉驚喜告訴李父和白露:這藥是真的靈驗呀,我以前不是說我的膝蓋,陰天下雨會酸痛難忍。但其實平時也難受,尤其是久坐后站起來剛走幾步路時,那叫一個酸沉。 吃完這個藥,膝蓋這地方很快就暖暖的,剛才我故意站得很猛,還蹦了兩下,一點兒難受的感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