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節
醫生說完后,舅媽被這么多的病情聽著直接嚇哭了。 舅媽害怕舅舅就這樣給走了。 醫生最后的話是先到住院辦手續,先押五萬,先把手術做了,后續進重癥觀察。 云溪聽到辦住院,讓舅媽跟表哥直接先去手術室等。 云溪去門診部辦理住院,并且交押金。 急診跟門診是不一樣的,云溪直接拿著舅舅的各種入院證,直接跑去門診,辦理住院。 辦住院的時候,收費的女生主動看著云溪,問道: “你是不是一八屆,西華學院的云溪?” 女生圓潤微胖的臉頰看著云溪,云溪看著眼前辦理住院的人有點眼熟,但是想不起來,云溪說道: “嗯,是的,你是?感覺很眼熟!” 云溪看著女生,就是想不起在哪見過,但是很熟悉。 女生看著云溪,說道: “當時咱們跟的老師不一樣,咱倆一起在婦科待過,我叫郝志鳳,有沒有印象!” 女生邊說邊在電腦上打印著東西。 這時云溪瞬間就回憶起,當時在婦科,聽傳說有個關系戶,就是郝志鳳,當時一起實習的人呢都很羨慕她。 經常不在,實習的護士醫生都是倒貼錢來實習的,基本每個人的排班都很滿,只有郝志鳳沒有排夜班,大家都很羨慕她。 云溪看著郝志鳳說道: “我想起來了,你現在定崗在收費處了吧?!?/br> 云溪看著郝志鳳在收費,就知道,肯定是留在了收費處,能在收費處上班的,都是好關系,好人脈。 郝志鳳剛才看到急診那邊的同事發來云溪的繳費照片,立馬就認出來云溪,想不到這個云溪還是這么漂亮。 現在云溪過來繳費,還是剛才的樣子,拿著書包直接掏錢繳費。 門診大廳很多人都看著云溪,目不轉睛。 看著云溪豪橫的繳費方式,有的人邊走邊看,還撞到前邊的人。 第268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 云溪給舅舅辦好住院手續,老媽急沖沖的就趕來了。 云溪跟李慧枚一起去了門診部的手術室,在手術室外等著的舅媽,看到李慧枚過來,直接就哭了。 抱著李慧枚哭的十分凄涼,雙眼紅腫,說著舅舅是怎么摔倒的。 云溪在醫院幫著跑前跑后的買醫療用品,還有住院的雜物。 做完手術后,李慧枚一直跟舅媽在醫院。 舅舅在重癥呆了三天,隨后轉入普通的病房。 轉入的骨科,云溪找到之前的老師,說了舅舅的情況,想要住單間。 之前帶云溪的老師,直接找到護士長,說了云溪的情況。 一般單間是留給傷勢比較重的,因為單間只有倆間,護士長本來的計劃是把單間空出一間,有其它的打算。 護士長聽后,先是問道: “是不是那個名廚?最近大家都在說,人家不當護士,現在掙的錢真多,在門診繳費的時候,直接從書包里取出現金繳費,真厲害?!?/br> 護士長問完后,護士說道: “嗯,就是她,當時來咱們科,我帶的學生?!?/br> 護士說的時候,滿臉驕傲那可是自己帶的學生,現在可是名廚! 護士長說道: “嗯,真不錯,看人家炒菜都能炒的如此專業,不錯,把單間打開,一會直接讓她們上來住進去?!?/br> 護士長說的時候,滿臉的笑容,這下有的吹了,她們科室可住進一個名廚的親戚。 這位廚師可是縣城里的名廚,而且還是護士轉行過去的。 云溪幫忙把舅舅安頓好,到了科室里,都是熟悉的面容。 在護理站聊天的時候,老師們都好奇云溪怎么當成廚師了,而且還是這么優秀的廚師。 在醫院幾天,云溪也不是每天都去,隔三天去一次。 所有的老師們,都格外照顧,舅媽嘴里一直念叨: “多虧云溪,這倆天把孩子累得?!?/br> 跟李慧枚也一直在夸云溪。 李慧枚在哥哥摔傷的前幾天,基本忙的忽略了云溪。 李慧枚點著頭,心里也感覺平穩了,幸虧有云溪能指望上。 也慶幸哥哥沒事就好。 李慧枚mama早早就去世,李慧枚從三歲開始,一直是哥哥李溫有帶大的,而且李慧枚讀書還有結婚,都是哥哥在供養讀書,cao辦結婚。 李慧枚雖然叫的哥哥,李溫有對李慧枚而言,一直是父親的角色。 李溫有渾身多出骨折,最壞的打算是,左小腿可能要截肢。 生命力的頑強,李溫有保留住了小腿,渾身上下,光做大小不同的內固定就做了八處,現在全部平穩,需要在住院觀察四周,如果病情穩定,就可以出院回家休養。 李溫有是自己開著四輪車,車子的聲音驚嚇了牧場的一頭公牛,李溫有不知情,開車四輪車在牧場拉草料,牛沖向李溫有的時候,李溫有害怕的加快速度,直接一個沒剎穩車,把自己摔出去了。 牧場的人及時聯系家人,送來醫院。 最近云溪一直忙舅舅的事情,有一個生日宴,還有一個喬遷的宴席,都被云溪推掉了。 云溪基本是一天去一次,陪護的就是舅媽跟李慧枚倆人交替,云溪就負責舅舅的病號餐。 表哥因為不好請假,每天下班之后在來。 云溪看著老媽最近憔悴的面容,主動擔負起送飯的工作。 云溪系統新發放的藥膳湯就起到關鍵的作用了。 云溪看著面目無神,渾身無力的舅舅,就想到系統的滋補養生湯。 主要就是一些百合,當歸等藥膳搭配。 清火提神補氣,里邊加入的都是系統配置好的料包。 舅舅現在受傷嚴重,大魚大rou的東西還是吃不得的,無法快速的吸收,只能是清淡飲食。 云溪就在清甜的湯中放入一整顆去核的玉露梨。 在砂鍋里文火慢燉,文火慢燉的梨湯,湯汁如清茶,里邊的去皮梨rou,輕輕地用筷子一挑就軟爛如泥。 如果直接戳開,完全可以用吸管吸著吃。 除了每天固定的梨湯,云溪還做了清炒鮮百合,還有各種粗纖維好消化的菜,天天換花樣給舅舅吃。 主食就是各種饅頭,因為饅頭好消化。 云溪做的梨湯,一開始每天固定做四份梨湯,要給值夜班的倆位老師一人一份,還有舅舅一份,跟晚上陪床人的一份。 梨湯的清甜軟爛,很好消化,也是滋補的必需品。 舅舅的氣色明顯比剛入院好轉,第一功勞就是醫院的救治,在來就是細心的照顧。 每天的飯點,隔壁的大叔都要拄著拐走過來瞧一瞧今天吃什么飯。 病友的關系慢慢發展的快速,加上有云溪的飯菜幫助,舅舅在周圍的病房,也是一個寵兒。 因為大家都想嘗一嘗名廚做飯是什么味道。 慢慢的,云溪每天拿十份梨湯,只要云溪一來,周圍的病房里,大家都很自覺地湊到一起,喝著梨湯。 甚至還有人主動給梨湯錢。 云溪沒有沒有收取梨湯錢,每天也要做,做一份也是做,干脆換個大鍋,一次性做十份,最后做成二十分份,幾乎把整個骨科的病區都帶動起一股梨湯潮流。 人怕出名豬怕壯,醫院的副院長聽說骨科有個病人,她的外甥女是個名廚,還是在醫院做過護士實習生。 而且最近骨科一組,全科的醫生護士,還有病人們,一直都在聊這位名廚的特制梨湯,很多病人說喝了梨湯不上火,還通暢。 甚至有的人還跟人家要了配方自己做,即便要了配方,也做不出一樣的味道。 副院長聽說后,也十分想嘗試一下這梨湯的味道,順便想請這位親愛的實習生護士幫他一個火燒眉毛的大忙。 副院長朱雨霖也聽說過云溪的名號,聽說是縣城有名的大廚,朱雨霖就想著,正好最近要開學術報告會,專家都是全國各地省城請來的,這次的會議很重要,這次是奔著醫院評等級來的。 所以第一點,就是吃住全部安排好,吃是最重要的,因為地域不同,所以口味不同。 原計劃是去員工食堂的后廚吃,這樣最合適,低調還不鋪張浪費。 朱雨霖平時不吃食堂,為了全面的迎接學術會,最近經常吃員工食堂,后廚的飯菜都吃了一次,連湯跟免費的小咸菜也沒放過。 所有的種類菜品都吃完,味道基本都一樣,不是鹽巴太多,就是鹽巴太少,不能說好吃,只能勉強算是吃飽。 唯一好吃的就是濃辣味的麻辣燙還吃,但是缺點就是麻椒太多,吃的時候,光感覺麻,根本感覺不到辣。 其它的菜怎么吃怎么不好吃,怪不得平時醫生護士們都不吃員工食堂,來吃的都是實習生們,飯菜便宜還量大是唯一優點。 其它的優點就是干凈整潔,光干凈不好吃也不行,光好吃不干凈也不行。 朱雨霖想著,總不能請醫學大拿們吃麻辣燙吧,尤其部分的醫生,在吃上還是稍微有那么點忌口的。 出去到酒店吃很不現實,學術報告會,上午開完會,中午簡單的休息,下午還有各科室的會診,所以時間上就緊張。 一天就要結束行程,都是各醫院的主任級別,自己的事情也很多,去酒店吃飯,太浪費時間,結束后都要匆忙的乘坐飛機或高鐵,返回各自城市,根本沒時間坐下閑聊吃飯。 唯一的重點就是中午的飯菜。 朱雨霖都想干脆就吃麻辣湯,然后在從外邊買點餅子回來,在打包點飯菜,熱一下,就當是食堂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