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王妃有點不簡單、這個宿主她不對勁、重生新婚夜!偏執大佬被我撩紅臉、七十年代隨軍日記、被嫡姐換親之后、小犬妖拿錯女配劇本、OO戀,百合中的百合、抹青(gl)、我在農村燒大席、聽說我們結婚了
可現實是……那件事?兒已經過去了很久,吳蔚因此差點去了半條命, 如今來身體都重新養好了,她們幾個卻再也沒有見過面了。 念及此處, 吳蔚好像也能理解書中所謂的“一見如故”究竟是怎樣?的心情了。 書中常寫古人“一見如故”或是引以為知己, 或是納頭便?拜,皆為異性兄弟。那個時候吳蔚覺得這是一種?夸張的描寫手法,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如何能進展的這般快速? 直到自己也置身在書中描寫的這個時空,才漸漸明白?了古人的感受,原來…… 今日一別,再見不知何年。 是真的。 在這樣?一個時空,或許今日一別,便?是一輩子。 …… 不如吳蔚再多想,侍衛已經敲響了書房的門,宜王的聲音傳了出來:“讓她進來?!?/br> “是?!?/br> 侍衛推開了書房的門,抬手給吳蔚比劃了一個“請”的手勢,吳蔚道了聲謝,走進了書房,身后關?門聲傳來,侍衛重新關?在了書房門,并守在了書房門口。 行禮前,吳蔚的目光掃過,發現宜王也在注視著自己。 “參見殿下?!?/br> “坐吧?!?/br> 又?是一段日子不見,宜王看起來比從前滄桑了不少,許是因太后薨逝的緣故,宜王的臉上蓄起了大片的胡須,不再是從前修剪得體的干練模樣?,看起來多了幾分粗獷與野性,感官年齡也比從前長了幾歲。 想到自己這次過來的目的,吳蔚躬身,低聲道:“殿下近來辛苦了,還請多保重身體才是?!?/br> 宜王輕哼一聲,說道:“知道本王辛苦,不如早些將話說完,好讓本王多休息片刻?!?/br> 宜王知道吳蔚這次來一定是為了“籌措”糧食的事?情來的,吳柳記也算是宜王手中的半個嫡系產業,雖然他從不插手米莊的經營,但當初開設吳柳記的銀子,是宜王打著高寧雪的名義暗中相助的,吳蔚也很懂規矩,吳柳記每年的分紅都按時,如數奉上,所以宜王對吳柳記的底子還是很清楚的。 形勢所迫,泰州城內的九大米莊要均攤二十萬石的軍糧,宜王知道吳柳記拿不出這份糧食。 雖然并未明說,但宜王已經替吳柳記打算好了,等到了日子,自然有人替吳柳記把相應的份額填上,只是這段時間需要宜王親力親為的事?情實在太多,像吳柳記這種?小?事?兒,宜王就沒有派人單獨通知。 誰知吳蔚自己找上門來了,雖然心中已經篤定了吳柳記拿不出那么多銀子來,但宜王還是想聽聽吳蔚究竟要說些什?么。 …… 聞言,吳蔚訕笑一聲,抬手揉了揉鼻子,袖口里的一沓宣紙微微發燙,吳蔚糾結了好幾天?,實在是想不出別的法子了。 戰事?一旦開啟,每時每刻燃燒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吳蔚不知道宜王的家?底究竟幾何,思來想去……或許只有她袖口里的東西,能真正解決宜王的燃眉之急。 但吳蔚深深地?覺得,自己的這個“餿主意?”于百姓而言,實在是取禍之道。 吳蔚心下一橫,說道:“殿下,吳柳記認繳的那一萬多兩銀子,實在是……拿不出來啊?!?/br> 宜王瞇了瞇眼,盯著吳蔚看了片刻,直白?地?說道:“你?今日過來的本意?,不是為了說情吧?” 吳蔚的心“咯噔”一聲,頓時生出一股騎虎難下之感,恐怕今日這個法子自己是非獻計不可了,否則一旦宜王懷疑起自己來,還不知會發生什?么。 吳蔚點了點頭,沒說話。 宜王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不疾不徐地?說道:“這二十萬石糧食,旁人不知用途,你?們應該是最清楚的。當初那件事?……也是你?引到本王身上的,本王接了你?遞過來的火盆子,難道你?還要與本王存私?莫不是待價而沽?” 吳蔚起身,朝宜王端正行了一禮,坦蕩地?說道:“殿下此話怎講?我全家?老小?皆在泰州,若是殿下功敗垂成,泰州恐怕都要被掘地?三尺,更何況我這個曾經于宜王府出仕的活死人呢?我們全家?老小?的命,都系在殿下身上了,怎敢待價而沽?” 宜王挑了挑眉,沒有言語,眉頭卻舒展開了。 “殿下,我今日來不問局勢,只問殿下一句,是否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宜王思索片刻,答道:“尚未?!?/br> “殿下還缺什?么?” “兵甲錢糧,無一不缺?!?/br> “如此,殿下還敢起勢?” “這已經不是本王一人能說的算的了,日前東方瑞發來密函,正好你?來了……看看吧?!?/br> 宜王說著,從懷中抽出一個信封,按到書案上,推到了吳蔚的面前。 吳蔚展開信一瞧,上面的字龍飛鳳舞,剛勁有力,不是東方瑞的手筆還能是誰? 東方瑞在信上說,皇帝準備用宜王的頭來平息扶桑人的怒火,讓宜王小?心為上。 吳蔚的臉色沉了下來,她并不懷疑東方瑞所提供消息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宜王已經不得不反了。 吳蔚將信還給宜王,問道:“兵甲錢糧乃戰事?關?鍵,殿下還有信心嗎?” 宜王并沒有直接回?答吳蔚的問題,而是自顧自地?說道:“泰州地?處邊陲,若想事?成,必要殺到京城方才算完,這一路上要經過諸多州府,本王又?如何知道,哪里會抵死相抗,哪里會開城相迎?不過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一路殺過去罷了!”宜王的聲音不大,卻透出了一股“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王霸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