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王妃有點不簡單、這個宿主她不對勁、重生新婚夜!偏執大佬被我撩紅臉、七十年代隨軍日記、被嫡姐換親之后、小犬妖拿錯女配劇本、OO戀,百合中的百合、抹青(gl)、我在農村燒大席、聽說我們結婚了
宜王看著吳蔚,拇指上的扳指再次被轉動,淡淡說道:“本王可以放你離開,還可以贈你一筆足夠安詳下半輩子的盤纏,不過柳翠微一家不能跟你走?!?/br> “為什么?!”吳蔚大感不解,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這宜王到底是什么意思,憑什么要把三娘扣在泰州城?難道是怕自己知道的事情太多了,離開泰州后出?賣他?想把三娘留下來當?人質不成? 吳蔚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也顧不得這話說出?來會不會令宜王不悅,抬起雙手朝宜王行?了一禮,認真地說道:“殿下請放心,臣離開泰州后絕對不會再接觸任何?朝廷的人,殿下若是不放心,大可派幾個信得過的暗衛扮作家丁,婢女,留在臣的身邊,監視臣的一舉一動,若是臣有半點出?賣殿下的心,殿下就讓暗衛把臣就地正法!” “并非本王不肯放你們團聚,而是依本朝律例,柳翠微是清廬縣的恩人,本王體恤清廬縣百姓經受的苦難,命泰州府從清廬縣的手上接下了柳翠微的供養之責,她今后都?不能離開泰州了?!?/br> “……臣、不明白?!?/br> “在一個月前,柳翠微的貞節牌坊已經落在清廬縣了?!?/br> 吳蔚感覺自己的耳朵突然嗡嗡作響,只見?宜王的嘴巴一張一合,好似說道:“那貞節牌坊,正是為你立的?!?/br> 第285章 歷史真相 宜王看著?面前神情呆滯, 滿臉憔悴的吳蔚,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柳翠微的身影。 那是在貞節牌坊設立的前幾日?,在東方瑞和高寧雪離開泰州, 前往京畿后的幾日?后, 宜王便找到了柳翠微,將吳蔚已經在大海中喪生的消息告訴了柳翠微。 那個時候周爺的幾位水手也回來了, 有了他?們的證詞, 再加上吳蔚遲遲未歸,柳翠微最終還是信了。 宜王能看得出,在聽到吳蔚已經遇難的消息后, 柳翠微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但她強打著最后一分理智, 不肯失禮于人?前。 宜王安慰了柳翠微幾句, 拿出一早就擬定好?的單子,上面是宜王府對吳蔚的撫恤目錄, 以及周老爺子也給吳蔚準備了一份。 兩張單子上的東西,足夠柳翠微全家生活幾輩子的了。 柳翠微看過單子后,反而更傷心了, 臉色蒼白地起身?,想要告退。 柳翠微的反應完全出乎宜王的預料, 在宜王最初的設想中,柳翠微是該傷心的,畢竟她和吳蔚的關系……但宜王覺得, 他?還應該從柳翠微的臉上看到“因禍得?!钡南矏偛攀?,別說是兩個對食的女子, 就是正常夫妻, 丈夫死后能得到這么大一筆撫恤,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好?事?。 可?柳翠微沒有, 宜王甚至能感覺到她那幾欲噴發的怒意,若不是礙著?自己藩王的身?份,柳翠微說不定會痛罵自己一頓,正是自己的決定,吳蔚才會死在了海上。 宜王看著?柳翠微轉身?,直到柳翠微的一只腳已經邁過了門檻兒,宜王才出聲叫住了柳翠微,請她回來?重新落座。 看著?柳翠微那猶如斷線珠子般的淚水,看著?她滲出殷紅的下唇,適才還紅著?眼睛不肯落淚的人?,不過一個轉身?的功夫便哭得這般傷心,宜王知道:這利誘的計謀,怕是不成了。 宜王嘆了一聲,對柳翠微說道:“本王知道你傷心,出了這樣的事?兒,本王也同樣心痛,正是出于對吳蔚的器重,本王才會派她去執行這次任務,本王對不住你們?!?/br> 扶桑之事?已塵埃落定,宜王便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柳翠微講了一遍,并告訴柳翠微:吳蔚做了一件為國為民的好?事?兒,她成功阻止了一場對大梁的進犯,至少?保住了數十萬百姓的太平日?子和身?家性命,她是英雄。 宜王的話?和吳蔚信中的內容對上,柳翠微再也忍不住,抬起手背堵住嘴唇,嗚咽之聲斷斷續續地溢了出來?。 宜王趁機對柳翠微說,眼下有一件危害清廬,清河以及泰州府三地百姓的危機正在醞釀之中,希望柳翠微也能和吳蔚一樣,為了大義站出來?,阻止一場即將掀起的禍亂。 柳翠微平復良久,哽咽著?問道:“王爺所說的,是什么事??” …… 宜王回神,見吳蔚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赤紅的眸子里,有疑問,有悲傷,還有一份隱忍不發。 宜王主動?給吳蔚倒了一杯水,推了過去。 “殿下,三娘是未出閣的女子,如何立得貞節牌坊?殿下適才說,那貞節牌坊是為了臣立下的,還請殿下給臣一個明示?!?/br> “你離開之后,發生了許多事?情,先是朝廷遲遲沒有頒布減免清廬,清河兩縣賦稅的旨意。由于朝廷后續的安置銀沒有到,兩縣的重建推行遲緩,兩縣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就有人?順勢而為,出了一個陰毒的主意。已經有人?替你調查過了,柳翠微那個大姐夫,根本不是什么逃荒來?的災民,他?本是圓山縣一個叫倉山上的土匪窩里的軍師,兼二當家,本名李峻。數年前,圓山縣知縣勵精圖治,聯合衛所剿滅了倉山上的土匪,李峻當時并不在山寨上,僥幸躲過了一劫,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混進了逃荒的人?群中,一路來?到了清廬縣小槐村。清廬縣距離圓山縣足有千里,李峻看中了柳家兩老口性子老實?本分,家中又沒有兒子,便做了柳家的上門女婿。立貞節牌坊減免賦稅這事?兒,連本王也不甚了解,還是派人?翻閱了典籍,才在肅宗時期頒布的律例中找到的。當時梁朝境內戰亂不斷,將士戰死沙場后,朝廷拿出不足夠多的撫恤,那些遺孀們為了生計只能改嫁,有些夫家無人?的,還要帶著?孩子改嫁,改性。一度導致士兵怯戰,軍心渙散。肅宗得知情況后,便頒布了一條律例:若女子為亡夫守節三載,便可?報告當地府衙,為其設立貞節牌坊。設立了貞節牌坊的人?家,終生不用繳納賦稅,每年還能從當地府衙處領到一筆供養,同村百姓免稅三年,同縣百姓免稅一年。出了這條律例后,士兵遺孀改嫁之風漸止,貞節牌坊林立,咱們梁朝也打?了勝仗,穩定了下來?。貞節牌坊之事?,不過是戰時的權宜之計,存在諸多漏洞,奈何君王敕令,不可?朝令夕改,便沒有廢除。不過待戰事?平息,朝廷縮緊了對貞節牌坊的審批,慢慢的便不再有人?立貞節牌坊了。李峻對你和柳翠微懷恨在心,趁著?清廬縣沒有知縣,各村群龍無首時,主動?找到小槐村的里正和村長,提出了這一建議,聯合清廬縣的吳家,各取所需。李峻在這場圈套中得了二百兩紋銀。吳家則打?算利用柳翠微夫家這一層身?份,吃掉柳翠微的家產。而小槐村的里正和村長,則是為了本村的百姓,減免秋收后的賦稅。三方一拍即合,煽動?小槐村的村民,做出了入泰州逼迫柳翠微就范的戲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