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王妃有點不簡單、這個宿主她不對勁、重生新婚夜!偏執大佬被我撩紅臉、七十年代隨軍日記、被嫡姐換親之后、小犬妖拿錯女配劇本、OO戀,百合中的百合、抹青(gl)、我在農村燒大席、聽說我們結婚了
幾人點了六道?菜,一碗湯,一盆雜糧米飯,柳老夫人頗覺奢侈,卻也只能入鄉隨俗。 回到張家村,張水生先把?牛車卸到自家院里,又跳到了吳蔚的牛車上,把?她們送回到小?院,幫忙食材都搬到地窖里才回去。 …… 西北風,蕭瑟,干冷。 梁朝的百姓便在這?樣的氣氛中迎來了新朝的第一個除夕。 正值國喪,并無鞭炮紅燈,也不能貼對聯,家家戶戶便把?買鞭炮對聯的錢用來添了幾道?菜。 雖不如往年熱鬧,卻也不失年味。 …… 正月十五,上元節。 朝廷的新旨意?傳到了清廬縣。 第一道?旨意?,定新年號為:弘宣。 第二?道?旨意?,是對各地藩王和?朝臣的一些調動?和?任命,新皇登基勢必要分封和?改制一批藩王,依照梁朝的祖制,只有皇帝的親兄弟可以襲一字藩王。 新皇登基后,從前的一字藩王要增添一字,做二?字藩王,相?關的待遇也會有所調整。 圣旨洋洋灑灑一大段,被謄寫成告示貼在縣衙公?示板上,吳蔚他們聽?到的已經是由他人復述來的版本,那人也只著重記住了與清廬縣勉強有關的信息,那就是原燕王殿下,改封號為:“燕平王”,遷封地于徐州,府兵削減三千,其余尊榮不變。 皇二?子,高衡,封為宜王,賜封地泰州。 也就是將從前燕王的封地改封給了高衡,朝廷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動?,上至中書六部,下至各個衙門都有變動?,不過這?顯然與地方百姓無甚干系。 值得一提的有兩件,原刑部尚書年事已高,新皇賜其告老還鄉,由刑部侍郎蕭盛接替刑部尚書的位置。 一時間,簫盛風頭無兩,成了梁朝歷史上最年輕的尚書,未至而立之年便官居人臣。 還有一件事是:明鏡司徹底被“廢除”從原來的皇權直屬的有司衙門,變成了隸屬于刑部的一個管理檔案的小?部門,明鏡司剩下的官員,全部被編入刑部,明鏡司舊址被改制后,換了匾額。 東方瑞,依舊是新朝的最高級別的通緝犯。 第119章 天公不美 時光如白駒過?隙, 轉眼便熬過了冬天。 得益于繡娘和吳蔚無私的幫助,李大姐一家時隔多年終于過?上了一個沒有挨餓受凍還吃上了好飯菜的一個年,李大姐家的三個女兒在家里休養了一冬天, 氣色明顯比吳蔚剛認識她們的時候好了不?少, 這個新年三位姑娘都穿上了新衣裳。 柳二娘子和張水生?的兒子,已經會爬了, 似乎精力?也比一般同月份的孩子旺盛許多, 得專門有人看著,擋在床沿前的枕頭根本阻礙不了小家伙探索的欲望。 經過?一個冬天的調養,柳老夫人的腿疾去了大半, 先是丟了拐杖也能行?走, 但?是走不?了多遠, 逐漸可以走二里地也不會覺得痛。 這個冬天吳蔚和繡娘每十天就帶柳老?夫人到回春堂去針灸一次,順便切脈, 調整方?子,回家以后中藥配合艾灸。開?春時,柳老?夫人的行?動基本與常人無異, 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天氣下會出現關節酸痛的情況,對?此回春堂的老?先生?說:老?人家的病不?是一日坐下的, 能調理成這種狀態已經是晚輩盡心,老?人配合的功勞,拔掉最后的病根兒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可能是三五年,也有可能只能維持現狀。 在這個時代, 由于絕大多數人對?女性經期的錯誤認識, 和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大部分?女性多少都有些“寒疾”年輕的時候可能表現為繡娘最開?始時的痛經, 上了年紀后就會在身體?的其他機能上反應出來,比如柳老?夫人的腿疾。 好在繡娘是孝順的,吳蔚是善良的,還有回春堂老?先生?的妙手回春,若是還把?柳老?夫人放在柳家不?聞不?問,用不?了幾年她大概就會癱瘓到床上,等著最后那一天。 柳老?夫人雖然老?實,少言,卻并不?糊涂,吳蔚的善心和繡娘的孝順,她感受得到。柳老?夫人身體?漸好后,主動承擔了家中許多家務,做飯打掃,挑水縫補,喂養院中的牲口?,凡是她能做的,都會默默做好。 用無聲的行?動,表達著自己的謝意,且在吳蔚開?朗性子的帶動下,柳老?夫人的話也比從前多了不?少。 一開?始是絮絮叨叨地講述一些舊事,說了四遍她和柳老?爺子成婚的過?程后,終于有了新話題。 一日,吳蔚和繡娘正在后山菜園子里翻地,準備種下今年第一茬青菜。許是一個人在家寂寞,柳老?夫人便也來到了后山,拿起鏟子下到田里幫忙翻地。 “娘,就這么幾攏田,我和蔚蔚一會兒就干完了,你?到那邊的木墩上去休息一會兒,要不?就去吊床上躺一會兒?!?/br> 柳老?夫人擺了擺手,道:“這點?活兒算什?么。我雖然不?如從前了,幾攏菜園子還是干得動的,不?干點?活晚上也睡不?踏實?!?/br> “繡娘,你?就別管柳嬸兒了,有她老?人家把?關,菜種得好?!?/br> 柳老?夫人慈愛一笑,有的得意地說道:“從前我還在田里赤著腳拉過?木梨呢,別看咱家田地不?多,可收成卻是村里數得上的,我只要捻一把?就大概知道秋天的收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