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憑破案揚名大理寺、女仵作、這個王妃有點不簡單、這個宿主她不對勁、重生新婚夜!偏執大佬被我撩紅臉、七十年代隨軍日記、被嫡姐換親之后、小犬妖拿錯女配劇本、OO戀,百合中的百合、抹青(gl)
楊蘸進了屋,太子正在翻一本書。 聽到腳步聲,他頭也沒抬:“這書還是小時候就放在這兒的吧?我記得上回來就看到了,為了比賽投壺,還拿來墊過腳來?!?/br> 楊蘸瞅了一眼,又瞄著他道:“殿下好記性。上回您來這兒咱們玩投壺,那還是許多年前了吧?” “是啊,那時我才十一歲?!碧影褧呕厝?,轉過身來望著他,“這么多年過去了,這書放在這里都沒動過,可見你也是一點都沒長進?!?/br> 楊蘸緩緩抻身,望著地下:“殿下教訓的是。臣愚鈍,打小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殿下天資聰慧,十歲時文章就得到了翰林院學士的贊賞,所以您是君,臣是臣?!?/br> 太子踱了兩步,說道:“記性不好也有好處。傻人有傻福?!?/br> 楊蘸垂首:“是,多年前殿下也對臣說過這句話?!?/br> 太子聽到這里又扭頭看了他一眼,隨后抿緊了雙唇。 金寶出現在門口,待太子走過去,便伏在他耳邊說起話來。 楊蘸面色凝重,眼不錯珠地盯著他們倆。 直到太子聽完,又揮手讓金寶退了下去。 楊蘸忍不住道:“殿下今日沒什么別的事吧?” “詹事府有點事,我先回宮?!?/br> 楊蘸愣了一下追上去:“臣已經備好了酒菜,殿下不如用完了再回宮?” 太子未發一言,舉步出了院門。 楊蘸也只好跟在后頭相送。 郭頌再次來到傅真面前時,傅真和蘇幸兒已經來到西花園的小樓里由也是剛到的章氏陪著喝茶了。 在座的還有程家和杜家的女眷。巧的是許久不見的杜三太太也在座。 兒媳婦已經娶進門的杜三太太看到傅真還是兩眼發光,一個勁兒的跟左右同伴說:“我就說傅小姐出塵脫俗,你們看是不是?是不是?裴家可真是好福氣!” 大家都知道她這個人,心眼兒是多了點,卻也不算太壞,誰還不知道當初她與寧家退婚這一樁,后來悔成什么樣? 只是今日這場合卻也不便打趣她,眾人便只笑一笑,附和起來。 傅真走到門外,郭頌道:“將軍讓屬下來找少夫人回稟太子身邊的人在王府里走動的事?!?/br> 傅真示意他說,他便道:“金寶這次沒有親自去探,他打發小太監找到了徐家的人,不出意外的話,那天夜里榮王帶人強闖了徐家的事兒,太子已經知道了。 “還有,徐夫人先前還在靈堂里跪著,剛才卻不見了,屬下打聽到,徐胤身邊那個姓連的,給她喂服了安神藥,讓她躺下去了。 “巧的是,金寶方才也打發身邊的小太監去徐夫人歇息之處探聽虛實了?!?/br> 傅真屏息望著他,好一會兒才把目光移開。 榮王府與徐府緊挨在一起,占據了一整條胡同,也就是說,那天夜里榮王哪怕帶著人闖到了徐家,知道的人也不多。 事后王府,丟出了那么個原因來掩蓋榮王妃的死,自然也要打點下去,把為難過徐胤的事情給壓下來。 可是這種事情并不是絕密的,總歸會傳出風聲,太子有心打聽,自然是不難。 可是,人死在榮王府里頭,作為丈夫和兒子,榮王和楊蘸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并且還認真寫了折子向宮里說明緣由,按理說也就過了。 何況他已經派了裴瞻率兵進駐。 榮王妃并非榮王,又非朝中擔任職務的官員,你們自家人已經自圓其說,宮里犯不著再橫插一杠子下去。 朝堂事務已夠多,一個臣子的家務事,不應該由一國之君來親自過問。 同樣的道理,太子身為儲君,他的精力也應該放在學習理政上,縱然看出來什么疑問,難道不能直接問榮王和楊蘸? 如果是因為問了之后這對父子倆沒說,那他就更不應該再浪費精力讓人去打聽了。他就不怕因為自己的舉動,引起榮王父子的猜忌? 總而言之,太子對榮王府這件事,好像格外感興趣…… “榮王父子什么表現?”她問。 “榮王一直在陪客,太子身邊是楊蘸在陪著,楊蘸中途出去了一會兒,等他回來之后,太子正好聽到了金寶回話,于是就回宮了?!?/br> 這就回宮了? 傅真掐了手下一朵花尖兒,在手指尖揉搓起來。 這邊廂,章氏一樣心神不寧,不過在眾人眼里,她的失神卻顯得合乎常理。畢竟發生這樣的事,對身為兒媳的她來說,應該也有些措手不及。 傅真回到座位上坐下時,章氏目光就情不自禁地投到了她身上,想起來方才這會兒,還沒認真跟他說話,便道:“將軍夫人好久不見。您可真是大忙人?!?/br> 早前章氏下帖子邀過傅真好幾次,傅真都給推了,當下便要圓謊:“我是大閑人,只是你也知道我體弱,三天兩頭的病,麻煩?!?/br> 章氏微微一笑,目光投向了座中的杜三太太。 傅真身體弱不弱,別人不知道,在座的她和杜三太太還能不知道嗎?她要是再強壯一點,上回王府這門墻,怕是都不用她公公出馬了,她傅真自己就能上手拆! 這件事的確提起來就惱火,可裴家這兩口子,章氏還是得結交著的,畢竟除了他們的地位身份權力,一時間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個能跟她一起配合的那么好的,三兩下就把永平給收拾完了的人了。 但今日不是說這些的好時機,章氏陪著坐了一會兒,就借著下人稟事的當口出來了。 王府開的是流水席,對五大將軍府等等這樣的當朝一品大官,自然是另設有席面。 不過傅真和蘇幸兒都沒有打算留下來,大家閑話了一陣,一問竟然都沒有入席的打算,大家就相互邀著去萬賓樓吃。 這里頭程持禮的母親程夫人和杜明謙的母親杜夫人年紀最長,沒有占小輩們便宜的道理,也不答應讓傅真來請,二人共同作東,商量好了便齊齊起身出府去。 王府里的賓客川流不息,隱藏在其中的這些暗流,外人又何曾得知? 徐胤被下屬幾名年輕官吏纏上敘話,許久才得以脫身。 出來時連冗已經在樹蔭底下徘徊了許久。 徐胤邊說邊招手讓他跟著往徐家的方向走:“什么情況?” “太子回宮了!” 徐胤迅速看他一眼:“辦成了嗎?” 連冗深點頭:“該透露的消息,確定都已經進入太子身邊人的耳朵了。太子殿下也已經回宮了,連世子準備好的午膳也沒有用?!?/br> “他沒有留人下來嗎?” “沒有?!?/br> 連冗搖了搖頭。他的臉上又出現了一抹憂色:“老爺此舉雖然穩妥,卻不一定立馬奏效,眼看著這一日又過去了一半,回頭王爺在催問起來……” “不是還有半日嗎?”徐胤跨進家門便停了下來,眉間微蹙,看起來略有不悅,“你怎么比他還著急?” 連冗連忙垂眸:“屬下只是覺得,要不就向王爺挑明,告訴他扇子在裴瞻手上,如此一來,王爺自會盯著裴瞻,老爺便可解燃眉之急?!?/br> “我說過這不是個好主意?!毙熵飞钗鼩?,“我怎么覺得,你好像很希望榮王府和裴家斗起來?這對我的計劃有什么幫助嗎?” 連冗抬頭:“裴家是累世功臣,也將成為老爺前進的絆腳石?!?/br> “我需要嗎?我又不與他們打仗,他功臣不功臣,礙著我什么事?” 徐胤抬腳走進如意門,把連冗拋在了腦后,卻叫護衛入內。 連冗立在門下,雙唇緊抿成了一條線。 聞聲進來了的護衛站在他面前,無聲的指了指院子內。 連冗擺了擺手,他們才點點頭,抬腳進去。 …… 太子回到東宮,隨后便讓金寶傳了幾個侍衛進來。 “去仔細查一查,榮王妃死的那天夜里,王府當中每一個人都在哪里?他們都在干什么?” 把侍衛打發出去,他拿起桌上一只硯臺把玩了一會兒,又把金寶喚進來。 “我記得外面人都說,榮王府對徐胤這個女婿十分滿意,也很是提攜,這些年關系都十分融洽?” 金寶頜首:“確實如此?!?/br> 太子把硯臺放下:“奉旨在徐家看守永平的太監,你認識嗎?” 金寶道:“認識,叫田福,是宗人府里的?!?/br> “去找找他,問問徐家跟榮王府到底什么情況。他要是敢撒謊,就讓他來見我?!?/br> “是?!?/br> 人都打發走了。 太子又在殿里踱起了圈。 一會兒他邁步出去,到了坤寧宮。 才到門下屋里頭就傳出了皇后的聲音: “……沈學士是有學之士,你多聽聽他講授不會有錯。沈家小姐我也見過,是個溫文知禮的,尤其是心細,我看與你倒是相配?!?/br> “兒臣但聽母后旨意行事?!?/br> “那倒也不必全聽我的,兩個人在一起過一輩子,還得你們彼此屬意才行?!饋?,太陽下山了,陪我去看看你父皇?!?/br> 太子聽到這兒,連忙上前幾步,示意門下太監通報。 第293章 原來大家都不了解他 太監才入內,不多時皇后就走了出來,她旁邊還有位十七八歲的少年,臉色蒼白,寬大的衣袍套在瘦弱的身軀上,行動之間猶如疾風下的野草。 太子拱手行禮喚了聲“母后”,少年則退后一步行禮,喚了一聲“殿下”。 太子笑道:“三弟可真是個軸性子,你我同胞親兄弟,關起門來再沒有比我們更親近的人了,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叫殿下,要叫我哥哥,你還是不改?;仡^母后怕是又要跟我訓話了?!?/br> 皇后回頭看了一下三皇子,沒有表態,只是問太子:“你這是才從榮王府回來?” “正是?!?/br> “我聽詹事府的人說,你把今日事務都給推了,原以為你要留下來好好陪陪你王叔與你堂兄,如何這么快又回來了?” 太子道:“原本正是這樣打算,只是想到父皇龍體未愈,兒臣在外竟坐立難安,因而王叔與堂兄執意留下用膳,兒臣也給推辭了?!?/br> “你也太小心了些?!?/br> 皇后說著邁上廡廊,一路閑嘮著往皇帝所在的干清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