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書迷正在閱讀:朕在現代C位破財當首富、真千金被趕出門,豪門大佬掐腰寵、看不見的病人(出書版)、金玉難養、西岸森林、遭悔婚當天,和豪門繼承人扯證了、逃婚后嫁給大佬[年代]、失憶后瘋美影后聽到我心聲、盛世春、我憑破案揚名大理寺
周宴景:李老,看您說的,大哥休養了這么久,也該為父王分憂了,誰叫我們實力不行呢,沒有大哥智勇雙全。 李老:四公子慎言! 周宴景:不然李老接這個活,我看您平時挺關心民生的。 四公子和二公子管轄都是城里富足之地,自然不知道這中間差異有多大,不然四公子和世子爺換換?李老建議道。 你......周宴景瞪著李老,想發火,又想到這是大殿,不敢太過放肆。 雖然這次災情嚴重,但富裕的地方,怎么還有三斤釘,誰愿意管那群窮人。 夠了,說這些沒用的干嘛! 齊王這才想起,老二還沒有找到,池統領,還沒有二公子的消息嗎? 被點名的池駿,立刻叩首回話,回王爺,還沒有找到人,不過我們查到一些線索,或許和一個江湖組織有關。 齊王點點頭,盡快查實! 諾! 當聽到,池統領查到江湖組織的時候,站在為首位置的同樣是紫衣的青年,眉毛動了動,然后繼續站著默不出聲,仿佛周遭的一切,與他無關。 第70章 救災方案 齊王看向一直未曾出聲的老大,瀾兒,你說呢? 宴瀾,也就是世子周宴瀾長揖一禮,兒臣謹聽父王吩咐。 齊王點頭,看向另外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好好和你們大哥學學,沒有點男兒氣魄和擔當,有困難便想辦法克服解決,而不是推三阻四。 三公子和四公子紛紛點頭說是。 不過,那表情敷衍的,壓根沒有要改的意思。 看得齊王一陣頭疼。 老三懦弱,老四頑劣,也只有大老和老二能堪大用,不過看老大那虛弱的樣,傷勢估計還沒好全,老二也沒在,災情嚴重,四方需要支援?人手緊缺,望著大殿中的人,卻沒有一個能統管全局的人。 想了想還是決定協同治理。 玉不琢不成器,這次給老三和老四一個鍛煉的機會。 沒有給他們退縮的機會,直接下令道:晏淳負責南邊十五個縣城,晏景負責西邊十個縣城,宴瀾負責北邊的九個縣城,每個縣城撥萬兩白銀,根據各鄉鎮受災程度決定投入多少,你們自行分配,至于賑災的糧草,先看一下籌糧多少,再決定。 一聽要他出力,周晏景立馬說道:父王,兒臣怕是...... 話還未說完,看見父王越來越陰沉的臉色,自覺不敢說下去了。 話風一轉,兒臣只是怕完成不好,父王交代的任務。 齊王冷哼一聲,他這個兒子,腦子里有幾個彎彎道道,他還能不清楚,有好事第一個站出來,說什么為他分憂,肝腦涂地,在所不辭,慣會拍馬屁。一有麻煩,能縮就縮,絕對不參與。 這次事件嚴重,居然一點責任心都沒有,該罰。 站在下面的周晏景背脊發冷,怎么父王看他的眼神越來越不善,不都答應他救災了嗎! 只能討好的沖他父王,笑~笑~ 齊王嫌棄,收回目光,不再看他,嚴肅道:事態緊急,誰若推三阻四,軍法處置。 下面無人再敢嗆聲,紛紛回道:諾!。 齊王想了想又不太放心,閆賦將軍聽令。 末將在! 你分別派三個副統領,各帶領一千兵馬,協助他們三人賑災。 兒子再不成器,也是他骨rou,金尊玉貴,老大傷還未痊愈又要奔波,他始終不放心,萬一出現紕漏,得不償失,多配些人手,也可鎮壓一二。 安排好的這些,齊王繼續道:李莫閑都尉,你與閆賦將軍一起負責探查東邊沿途的情況,東面大山起伏,沿途村莊不足二十,且不是重災區,問題相應不大。 諾! 諾! 財政司林先高,急忙站出來,王爺,咱們中庫沒這么多現銀! 內務司徐江也站出來,王爺咱們糧草怕是不足。 李老:王爺,這么大的事,按理說朝廷應該補貼我們軍糧。 齊王:信已經送了,估計又是不了了之,朝廷沒有向咱們要稅糧就不錯了,還想他們吐點出來。 李老還是不甘心,王爺,雖說咱們封地不交稅糧,但是每年的進獻的奇珍異寶、古玩字畫不少,王爺還鎮守此地二十余年,cao練士兵,發放軍餉哪項不要錢,都是自個補貼,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下十次,要不是有王爺鎮守,大夏騎兵早就長驅直入了。 齊王抬手打斷李老的話,本王無愧于瑱啟,不愧于這腳下的土地。 其實大家心里清楚,皇帝既想齊王鎮守好南邊,不讓大夏來犯,又怕齊王擁兵自重,威脅到他位置,所以這么多年來,一直僵持著。 好了,多說無意,就這么辦吧!不夠的糧草向糧商們購買。 還購買,沒銀子啊,徐江一臉愁苦,看向林司政,剛想開口...... 齊王好像知道他們想說什么,不等他們開口,便道:不夠便去籌吧!各家私庫出一些,本王再補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