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還砸吧著嘴。 鄧衛國怎么看都看不夠。 “媳婦兒,謝謝你,謝謝你跟我給我生了一對雙胞胎。有兒有女,咱們這個家也算是圓滿了,這輩子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會這么幸福?!?/br> 鄧衛國這溫情的話語讓姚依依耳根子一下子紅了,這個男人一向不善言辭,卻沒想到有一天會這樣跟自己表白。 “傻瓜,這也是我想要的幸福生活,謝謝你給我和孩子遮風擋雨?!?/br> 鄧衛國攬著媳婦兒內心非常平靜,就希望這樣的時光永遠可以如此歲月靜好。 挑了個陽光正好的日子,姚依依和春秀推著小推車,推著兩個小家伙上街去買菜。 一晃兩個小家伙都已經兩個月。 和其他孩子不同,這兩個小家伙長得結實,又白白胖胖。 任誰看到都不會以為是兩個月的孩子。 只要吃飽喝足,兩個孩子見到誰都是咧著小嘴兒在那里笑。 隨著他們推著嬰兒車上街,不少認識春秀的人都紛紛和姚依依打招呼,誰都知道這位鄧廠長的夫人。 一來了就生孩子,坐月子,根本沒時間和大家認識。 一路走過去,倒是和大院的不少人混了個臉熟。 尤其是那些懷里也抱著孩子的婦女,都是mama,打個招呼難免就扯到了mama經。 尤其是看到姚依依的一對雙胞胎,居然養的這么好。 很多人都羨慕的很。 秋日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孩子已經三個月。 兩個小家伙兒不光會翻身,而且翻的還很利索。 平日里吃飽喝足就會自己翻過身,趴在床上好奇的東瞅西瞅。 姚依依和春秀變得辛苦起來,孩子身邊不能離人,因為他們醒了之后基本上不會哭鬧,反而會躺在那里玩一會兒,甚至自己翻身起來。 怕孩子掉下床。 每次孩子身邊總得有一個人。 姚依依看了看現在手忙腳亂的生活,不由地嘆息。 要想真的去做點兒生意,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沒機會。 不過隨著冬天的來臨,好消息就是搞改革開放的政策終于公布出來。 隨著政策的發布,很多地方都處于觀望狀態,但是上京這里不一樣。 顯然是政策實行的推廣地區政策推行的比較順利。 鄧衛國回來也跟姚依依說過。 改革開放,發展經濟,促進經濟,鼓勵私人經營。 對于他們鋼鐵廠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他已經準備在鋼鐵廠大刀闊斧的進行一系列的工廠制度改革。 比如說工人們除了實行他們原本的級別工資之外,也開始實行多勞多得。 鼓勵工人在技術方面搞創新。 只要技術創新得到了認可,就有大額的獎金和房子進行鼓勵。 這在以前是人們不可想象的,可是現在鋼鐵廠一旦推出這樣的政策,想必會引起很多地方的轟動。 大家都習慣了掙死工資,不多干也不少干,反正就干自己責任區域內的工作。 可是這個政策一旦推行,所有的工人誰不想多掙錢? 不過姚依依可以預料到這樣的政策推行恐怕會遇到很大的阻力,畢竟很多人已經習慣了目前這種干多干少都一樣的狀態。 肯定會動一些人的蛋糕。 鄧衛國接下來的幾年之內恐怕任重道遠。 姚依依倒是對鄧衛國非常支持,丈夫這輩子和上輩子走的路不一樣。 上輩子鄧衛國這會兒還在坐牢。 等出獄之后已經不可能走上這種道路,反而成了私人經營者,可是這輩子的鄧衛國顯然已經變得不一樣。 無論是哪種情況,姚依依都愿意支持丈夫的改革,因為這種改革是勢在必行。 國家的發展,以后時代的發展都會淘汰掉所謂的國營經營模式。 甚至她還把記憶中知道的那些改革的方式,改革的進程用另外一種方式跟鄧衛國討論一下,倒是開發了鄧衛國不少的思路。 鄧衛國心中對媳婦兒倒是有些敬佩,姚依依又不是鋼鐵廠制度內的人員,可是媳婦兒的學歷比自己高,就能看出來這文化高的人眼光也不一般。 看問題的眼光又毒又辣。 讓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唯一的問題就是何家和姚依依他們的來往雖然比較頻繁,但是姚依依始終沒有松口喊何云母親。 何老爺子發了話,不強迫這孩子。 何老爺子何老太太經常會讓司機送他們過來看望一對孩子。 兩家人相處的倒是很融洽,姚依依漸漸也沒有了心理負擔。 這種相處模式讓她覺得很簡單。 日子很平靜。 很快就到了過年的時候。 這是他們在上京過的第一個年。 剛到了臘月里,哥哥jiejie就給她寫了信。 姚美鳳和姚磊準備放假就一家子來上京看望她,同時看了孩子。 畢竟meimei在這里生了孩子,他們根本過滿月的時候趕不過來。 這可是兩家人的心頭大事。 鄧衛國接到了他們的來信,就開始著手安排,兩家人來了,家里自然住不開。 不過鄧衛國可以臨近給他們安排招待所。 就算安排招待所,恐怕吃飯也得在家里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