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男人能做的工作,女人也一樣能做。 知道就因為這樣,婦聯還專門有領導上門。 希望姚依依能到各個廠子去做工作報告。 介紹自己的先進經驗,個人經歷,以此鼓勵廣大的長期的姐妹能夠在各自的職業崗位做出一番成績。 甚至可以嘗試那些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的男人的工作崗位。 甚至縣里面報社采訪姚依依,轟轟烈烈的推起了一股向姚依依同志學習的風氣。 姚依依真的被這些事情弄得煩不勝煩。 送鄧衛國的火車站,鄧衛國坐火車去上京參加學習。 大包小包姚依依給他準備了這么多東西,而且還不停的囑咐他。 這個是干什么用的?那個是干什么用的? 如果缺錢了,缺糧票什么的就給自己寫信,到時候她給鄧衛國寄過去。 一個男人在外面參加學習,身邊少了錢,肯定不方便。 鄧衛國握住了妻子的手,小媳婦兒圍著自己團團轉的樣子取悅了他。 “你別擔心了,我去學習的話,每個月學校都給發生活費和糧票的,而且學校食堂還給飯票。說不定我在那里根本花不了什么錢。 反倒是你一個人在這里,我不放心,到時候每兩個月我給你寄一次錢。 一個人在家里,有些重活干不了,就不用干了,等我回來再幫你干。想吃什么就買什么,想穿什么就買什么,咱家不差錢?!?/br> 這話說的豪氣萬丈。 “我每天上班兒哪有那個機會,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再說家里什么都有,你臨走的時候把家里所有東西都給我準備好了。別擔心我。 出門一趟,尤其是到了上京放假的時候也出去轉一轉,看一看上京的景色,拍一些照片,免得回來之后人家說你也是去了一趟上京居然什么都沒做?!?/br> 姚依依是希望他能多出去走動走動,和別人相處社交方面會改善很多。 上京這個地方現在的學習班意味著學習班的這些學生將來可能都是各個地方的領導人才。 這是最好的積聚人脈的時間。 雖然這幾天她給鄧衛國普及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可是鄧衛國這個人有時候就是有點兒死心眼兒。 “好,我知道了?!?/br> 鄧衛國這兩天聽自己媳婦兒在耳邊嘮叨,耳朵都快長繭了。 不過好在自己媳婦兒全心全意都是為了自己好,尤其這幾天跟他說的那些關于和人相處上面的問題。 覺得沒必要,人就應該踏踏實實,老老實實的干,這樣才能干出成績。 不要邀功,不要巴結,阿諛奉承。 可是聽了妻子那些話也覺得有些道理。 這會兒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小夫妻依依不舍的分開。 鄧衛國坐上了去上京的火車。 鄧衛國他們去學習,坐的火車都是臥鋪。 這是廠里給報銷的。 和他一起去學習的,還有他們縣里其他三個廠子的人,他們縣一共去四個人。 坐在座位上,大家才互相認識了一下。 一個是食品廠的技術員張建設,一個是煙酒公司的經理叫劉永新,還有一個是省建三公司的運輸隊長名叫彭博。 三個人都算是好相處的人,尤其是煙酒公司的經理,劉永新這個人能當經理自然是能說會道。 而且在他們四個人里年齡最大,算得上是老大哥。 反而四個人里最不能說的就是鄧衛國。 劉永新仔細的打量三個人,從三個人言談當中就已經把人劃分出來。 彭博和自己是一路人,運輸隊的隊長,自然是有一些能力,而且人脈很廣。 這個鄧衛國也算可以,雖然人不太愛說話,但是看起來比較踏實沉穩,再說了這個人可是保衛科的科長,將來一旦走上仕途,說不準就是公檢法那一類的單位。 前途可期。 反而是食品廠的技術員張建設這個職位看起來就沒什么技術含量,那一身打扮讓人看著都寒酸,而且有點兒書呆子氣。 和別人說話老愛杠著來。 眼瞅著就是一個杠精。 四個人火車到了上京。 一下火車有專門來接他們的車把,他們就直接接到了學校。 到了學校才發覺這一期培訓的學員足足有300個。 他們四個也只不過是五湖四海的學生當中的四個而已。 四個人很快被分配到了一個宿舍,一個宿舍一共八個人。 另外四個舍友是兩個本地人,還有兩個是從南方來的。 大家認識之后,總算是安頓下來。 何志偉是本地人,但是一副眼鏡滿臉的斯文,說話也很和氣。 就是看著似乎有一點兒文弱蒼白。 在宿舍里也沒什么存在感。 這個宿舍里有兩位能說會道,其中一個是從江省來的祁宏。 把南方人的能說會道發揮到了極致,而且頗有點兒領導才能。 而另外一位自然就是劉永新。 劉永新可是指望著在這一次的學習當中嶄露頭角,給學***留下深刻的印象,拿到一個高分,回去之后自己立刻就可以水漲船高。 這是他的加分項,本來已經說好了,回去之后這次的學習成績就意味著他拿到了去省里煙酒公司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