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要是可以,郭茹珊希望父親母親能夠做一些相對輕松的活。 若不是不希望父親母親心里的壓力太大了,郭茹珊都想要直接把家里賺錢的事情都給承包了,她來養家。 可在好好地衡量過后,郭茹珊還是放棄了這樣的想法,轉而打起了開雜貨鋪的主意。 最重要的一點,她之前事故帶回來了一些錢,說是賣藥材賺到的,用于補貼家用,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想要讓家里的生活真正地得到改善,父親郭誠江,母親姚慧蕓自己賺錢,有了更好的收入,能夠支撐起家里的開支了,這才是更好的辦法,也能夠堅定一下父親和母親當家長,當家里頂梁柱的那一份責任感,以及做事的底氣。 對于二女兒郭茹珊突然提出的這樣一個建議,姚慧蕓看了看那間房子,想著周圍的路道情況,以及人流量情況,還是認真地考慮起了開雜貨鋪的可行性。 雖然都是為了家里好,但是,伸手跟小小年紀的二女兒郭茹珊要錢,以此來維持著家里的開銷,還是讓姚慧蕓的壓力很大。 她是母親,是長輩,卻需要靠著二女兒賺錢養家,想想都讓她感到羞愧,對自己也產生了一些懷疑。 如果是在家里直接開一間雜貨鋪,有了收入,能夠養家糊口了,這樣一來,她,她的丈夫郭誠江,以及家里的狀況,自然都能夠好轉不少。 說起來,郭茹珊之所以要拿回這一間房子,除了讓整套房子都在他們大房的掌控之中,他們一家人的隱私與安全都能夠有了更好的保障之外,郭茹珊還考慮到了開鋪子這一點。 在他們家外邊的那一條路,是村子里的主干道之一。 雖然路并不大,最寬的地方有六七米,但最窄的地方卻是只有兩米多而已,兩邊還都是閘門,限制了大車子的同行。 可是,這在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少數踩自行車的時候,這樣的道路已經是足夠用了的。 這里的路,因為各家的房子在當初劃分的時候,都是參差不齊的,所以各自按照規劃去建房子,以致于這里的路況并不是很好。 可難得的是,這里已經是鋪了水泥路的,是村子里少有的幾條水泥路之一。 并且,住在閘門外的那些人家,目前只有這么一條路是比較好走的,要去市場,要去學校,要到外邊的田地那里去,要出村到鎮上去,基本上都需要從這里經過。 要不然的話,他們只能夠繞過大排水溝,走其他村子的路。 或者,他們也可以走墳地那里。 相對而言,那兩條路都更加的不好走。 因此,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的,每天都需要從這里經過,在這條路上,人流量并不少。 如果能夠趕在其他人家開雜貨鋪之前,他們自己先開一家,便能夠更好地搶占生意。 附近,以及閘門外不少的人家,想要去買點兒日常用品,得一路走到市場那里去才有小賣部,比較的麻煩。 有時候不湊巧了,要買點兒油鹽醬醋什么的,還得跑那么遠,不少人都嫌煩。 在這里開一間雜貨鋪,生意應該是不用太擔心的了。 而且,他們家的這個點,門前就有一大塊空地。 要是他們在這個方向把墻面打通,開一個鋪面出來的話,外邊孔蒂那里,還可以再撐起一個貨架子,擺放不少的零食等等的貨物。 只需要找幾塊灰土角,或是用凳子來撐著,擺上一塊大木板,便能夠賣貨了。 這樣的安排,開門搬出去,關門搬進來,都會更加的方便,有時候一個人便能夠完成這些事情了。 而只要是擺上了各樣的零食,這,對于附近密密麻麻的人家,前后巷子大小院子里的一大群的小孩子,都會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當然了,一些生活的消耗品,油鹽醬醋茶,家家戶戶都會需要用到。 只要在這里開一間鋪子,附近的人走過路過就能夠買到,不用再花力氣跑到市場那里,他們家有生意做,村民也方便,你好我好的,大家也都好。 而且,他們家附近的那幾個大院子,那可都是宗親集會祭拜的地方,一個月得有好幾天的時間,各家各戶都需要到這幾個大院子去集會祭拜。 那一些祭品,也是一筆不少的錢。 他們在這里賣面包,賣包裝精美的零食,賣糖賣水果等等,也都會有生意。 把這幾點都給把握好了,他們家的雜貨鋪,很容易就能夠起來。 只不過,這又涉及到一個賒賬的問題,就比較的讓人頭痛了。 鄉里鄉親的,一個不趁手了,賒一點兒賬,給不給? 繼續賒賬,給不給? 欠的錢又準備在什么時候能夠還? 到年底了,如何去要賬? 這一些,也都是不小的問題,需要考慮清楚了。 但是,賺錢養家,這才是最重要的! 有利有弊,郭茹珊衡量過后,還是將這樣的想法提了出來。 至于要不要做,該怎么開始做,估摸著,還得等到她爸郭誠江回來了,才能夠最終拍板。 好在,距離著父親郭誠江回來也沒幾天了。 第68章 準備調查 聽到了二女兒郭茹珊這般說,姚慧蕓有些意外。 只不過,看看那間房子的位置情況,如果是開一間鋪子,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