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瘋批美人被攝政王寵哭了、重生后,大小姐只想繼承遺產、重生孤女后冷冰冰的戰王倒貼我、重生八零年代小媳婦、重生八零,對照組炮灰掀桌不干了、重生八零,跛腳糙漢的惡嬌娘、重回年代撩夫小嬌媳、重回八零:別慌,改造全家致富強、致命偏愛、植物人老公蘇醒后,她戲精上身了
沈經年沒理他,看著楚崢越的背影罵道:“姓楚的,誰是你大舅哥?!你要不要臉?還世子妃,老子看你像世子妃!” 饒是他的罵聲再激烈,楚崢越也是充耳不聞,扛著肩頭的沈清漪便朝著聽溪院而去,沈清漪亦是莫名:“喂楚念遙,你連我哥哥的醋都吃???你是不是有毛???放我下來!” 然而奈何她怎么掙扎,楚崢越的手也跟鐵鉗似的不肯松開,便不由xiele氣,嘀咕道:“你真是個世界第一的大混蛋,我怎么會喜歡上你嘛!” 楚崢越無聲地挽了挽嘴角。 “沈阿瑤?!?/br> 他忽然喚她。 “嗯?” 沈清漪意外。 楚崢越道:“你方才說,你設計讓老九喜歡上劉慕言,讓時閑做了我的心腹,你從不打無把握之仗——你的意思,當初潛入我府中對我以身相誘,也是你計劃的一環嘍?” “……” 沈清漪沒想到他會問這個,不由尷尬,別別扭扭地絞著手指,支支吾吾道:“是……卻也不是?!?/br> “為何說是?” 沈清漪咬了咬唇,道:“一來,我因前世緣故知曉了你對我的情意,便知今生你必然會愛上我,我不過是縮短這個時機罷了,二來,是你府上的暗衛是時閑為首,時閑是我的人,因此必然不會阻撓我進府,而你曾在宮宴散去時出言贊我是雪膚花貌的傾世美人,我便知道,在你心里,我的姿容必然是極吸引你的,所以我才會主動前來……扮作侍女,想要引起你的注意?!?/br> “那又為何說不是?” 沈清漪捂住臉,只覺雙頰燒的guntang,咬著唇道:“我見你對我冷淡,以為今生你我無緣,便有幾分泄氣,那日獵場,我雖猜到了你正在聽我和楚二的對話,但我那時不確定自己對你的心意,只為報答前世之恩,因此我才會意圖嫁予你為妻,實則是做你的謀士……” 她此刻不由得暗暗慶幸幸虧楚崢越是將她扛在肩頭看不見她的表情,否則面對著楚崢越說這些只怕羞都要羞死了。 “其實我也不清楚其中緣故,自幼我便自負聰慧,走一步我便能看透其后的九十九步。 “可面對你,我便是分外沖動,一切的籌謀都好像都忘了做,唯一的目的便是想要親近你,想要抱著你,想要永遠不要離開你…… “楚念遙,我直到今天都還在后悔獵場之言。 “我也未曾想到,原來我竟那般喜歡你……” 春風拂柳,將池水拂出層層碧波,蕩漾如兩人的心。 楚崢越好似從未這般暢快過。 心底那埋藏心底的嫩芽忽然急速生長,直到長成參天大樹,蔥蔥郁郁,將心頭積壓的陰霾盡數驅散,最后撥云見日,金陽遍地。 “——我曾負了他一生,即便我還不曾對他有男女之情,今生今世我也再不會負他一片情深?!?/br> “更何況,即便放眼天下,臨江王世子妃之位,也唯有我沈清漪一人坐得?!?/br> 那時的他已被她所打動,可美人卻仿佛放紙鳶一般,若即若離,即便她曾潛入府中,對他多番示好??珊髞?,她卻說,對他無意。 他又怎會毫無芥蒂呢? 可此刻,沈清漪口中親自所說的悔意,卻在心底驟然開花發芽,從前的耿耿于懷皆如過眼云煙,煙消云散了。 “沈阿瑤,前塵之事不過一夢黃粱,我的世子妃之位,唯有你一人當得?!?/br> “無論前世如何,今生今世,我,定不負你?!?/br> “哪怕是死?!?/br> …… 沈清漪與沈經年解開了心結,楚崢越與她亦是心靈相依,余下的一月里,沈清漪便是眉開眼笑。 而自從楚崢越開辟了女子為政的先例,那幫老臣氣壞了,干脆稱病不肯上朝,更是在奏書之中,痛斥楚崢越“生而霸政宵小,手持尚方狗仗,揚牝雞司晨。后人必以為恥,此人若攝政,大昌必遭天禍焉”諸如此言。 然而即便老臣們再如何又是罷朝,又是痛罵,趙旭也未因此而訓斥楚崢越,這幾日更是格外神采奕奕,似是得了什么大喜事。 朝上,定西侯出列,上奏道:“陛下,因授衣侯之舉,諸位國公心生怨懟,朝中大半皆是諸位國公的學生門客,如今諸位國公罷朝,上朝之人亦是寥寥,難以行政。 “依照微臣之見,該由授衣侯親自上門,將諸位國公請回朝上,方才不讓諸位朝臣心生不滿?!?/br> 楚崢越道:“本侯可從未允準過他們這般舉措,更何況先帝最避諱朝臣結為黨羽,官官相護,如今那些老臣倚老賣老,若依照本侯之意,陛下應當立刻下旨,查處膽敢罷政的朝臣予以重罰,如此,才能以儆效尤,不至如此行藐視君上之舉?!?/br> 第265章 三年一別,你可還記得我? 他這話說的頗為戲謔,好似玩笑似的,卻將定西侯氣的是七竅生煙,喚了一聲皇上,卻見趙旭揮了揮手,道:“便依照授衣侯之意去做就是?!?/br> “皇上,這……” 定西侯簡直不敢相信趙旭在說什么,但見趙旭滿面春風,便也知道自己說什么都是枉然,便嘆了口氣,歸隊了。 他剛一走,袁晚寧便出列,道:“陛下,臣有事起奏?!?/br> “袁卿請將?!?/br> 袁晚寧道:“諸位國公帶領眾位大人罷政,顯然是因心生怨懟,可若縱容,將來只要陛下下令引群臣不滿,見了今日之事必然會效仿,長此以往,朝上豈不是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