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
損失算在里 頭,可就成了天價,王大郎家種的藕不僅比野生的藕好,價也不高,還能隨挖隨有,貴點兒算什么,進價高,菜價兒也高,這東西本來也不是給平民老百姓吃的,所 以沒人有異議。 藕裝上車讓伙計拉走了,掌柜的卻都留了下來,因為碧青說了:“買賣成了就是主顧,往后的日子長著呢,還得各位多照顧,鄉屯里頭沒別的,吃頓農家飯也算是自己的一點兒心意?!?/br> 掌柜的一開始還推辭,直到小五說是全藕席,掌柜的們才不言聲了,都想嘗嘗這個全藕席究竟有什么,真要是好,回去叫廚子做出來,也能多添幾個菜品。 ☆、第43章 全藕宴是碧青去揚州旅游時吃的,揚州是個好地方,西湖東蕩,百里荷香,揚州的藕素有鵝毛雪片之美譽,也就衍生出了全藕宴,因為好吃,所以記憶深刻,閨蜜常說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到了這個世界,碧青才知道吃貨也是挺有用的。 全藕宴的菜品比較復雜,以碧青的廚藝水平做不出來,很多配料沒有,再說,王家村是鄉屯,自己做的全偶宴主打的不是高大上,是接地氣兒,所以得做家常菜。 斟酌良久,碧青做了八個菜,熗拌涼藕,糖醋藕片,酥炸藕盒,素炒藕條,回鍋rou燒藕片,干煸藕絲,酸辣藕丁,大碗蓮藕,都是比較簡單的,最后端上來一盆燉的清香撲鼻的豬骨蓮藕湯,就算齊了。 碧蘭還在烙餅,碧蘭手巧,人也聰明,跟在碧青跟前學了幾個月,別的不說,做飯的手藝倒是盡得真傳,尤其面食做的最好,烙出來的大餅比碧青做的都好,張張都有七八層。 這 些掌柜的都是吃貨里的行家,開的館子冀州府數得著,嘴也刁,之所以留下來,完全是因為碧青丟出來的噱頭,畢竟誰也沒見過全藕宴,他們知道的做法,無非就 是,清炒,炒rou,涼拌,倒是聽說南邊有些不一樣的做法,也只是聽說,誰也沒吃過,所以,碧青的菜一端出來,大家就忙不迭的伸筷子嘗,沒有不好意思的。 這第一口到嘴,筷子就停不住了,沒一會兒桌子上的菜就一掃而空,喝上一碗清香的豬骨蓮藕湯,回味一下剛才吃的大餅卷藕盒,說不出的舒坦。 全藕宴吃了,肚子吃的溜圓兒的掌柜們,一邊兒剔著牙,一邊兒琢磨回去跟自家的廚子好好研究幾個菜,賺一筆好錢兒,一個個心滿意足一搖三晃的走了。 碧蘭跟秀娘正收拾桌子,發現還有一個沒走,碧蘭瞧了他幾眼,是個花白胡子的老頭,碧蘭還記得仿佛是什么飄香居的掌柜,姓錢。錢掌柜看了碧蘭一眼道:“能不能跟你jiejie說兩句話?” 碧蘭一聽,忙喊了一聲:“姐?!?/br> 碧 青早看見了,別人都走了,就剩下飄香居這位掌柜,不緊不慢的坐著喝水,就知道這位一定有事兒,碧青也有些好奇,莫非這位想獨攬了自家的藕,不能吧,藕田雖 不算大,出的藕卻不少,飯館子再大,也不能就賣一種菜,藕的價兒又高,不過是有錢人嘗個鮮兒的東西,多了根本賣不出去,如果不是為了這個,還能為什么? 碧青摘了圍裙,洗手出來,先見了禮才問:“錢掌柜可是有事兒?” 錢掌柜看了碧青半晌兒道:“老夫特意留下來是想跟大娘子談談合作?!?/br> 碧青目光閃了閃:“合作?” 飄香居的錢老頭搖著頭走了,一臉的不高興,小五送他上車回來,在院子里轉了兩圈,才進西屋去尋碧青,碧青正算賬呢,算盤是小五從冀州府買回來的,小五不會用這個,每次瞅見店鋪的賬房先生噼里啪啦撥著算盤珠子,都異常羨慕。 碧青也是有些年沒打這個了,以前上過珠算班,還記得一些,稍微熟悉一下還成,主要這個時代沒有計算機,還牽扯銅錢跟金銀的換算,有些麻煩,碧青用了幾天才把賬本立好。 碧青一直認為,長久合作的先決條件就是賬面清楚,稀里糊涂的買賣長不了,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更何況,自己跟小五是兩家,雖說親近,買賣上也得掰扯清楚了,從找蓮子到種,到最后的銷路小五都出了大力,收益自然也不能少了人家。 碧青記下最后一筆,把算盤珠子撥平,把桌上分出來錢推過去道:“兩天一共挖了四百斤藕,三十文一斤,四百斤共得了十二兩銀子,刨了了王興哥仨的工錢,一千四百文,剩下的咱兩家對半分,這是錢,這是賬,等下回再挖藕再算?!?/br> 小五忙道:“嫂子這是干啥,俺又沒出啥力,就幫了點兒忙,哪好意思分錢,忒不厚道了?!?/br> 碧青笑道:“拿著吧,這是你該得的,先頭就說好了,買賣是咱兩家的,不止那一百多畝山桃林,藕田也一樣,沒有你,咱的藕都不知賣給誰去呢,這里頭你的功勞最大,聽嫂子的,拿著,你瞅瞅賬,看對不對?” 小五撓撓頭嘿嘿笑了兩聲:“俺哪會看賬啊,俺就是個睜眼瞎?!?/br> 碧 青搖搖頭:“這可不成,以后咱的買賣做大了,不識字不能看賬哪行,就算雇了賬房,咱自己也得明白,別回頭忙活一年,讓賬房的糊弄了去,可不虧死了,這么 著,明兒你兩口子搬過來住些日子,秀娘也能脫開你娘,你跟著二郎學學認字,不用學成秀才,能看懂賬本子就成,我讓碧蘭小海跟著你一塊兒,明年桃子下來,光 我跟二郎可忙不過來了,我婆婆跟爹娘年紀大了,不能指望,你們幾個都得學,一個也不能少?!?/br> 小五道:“只要二郎兄弟別嫌俺笨就成?!?/br> 碧 青笑了:“不是什么難事,比你跑街串巷的做買賣簡單,要我說,你那個買賣也甭干了,成天在外頭跑得不著家,丟下秀娘在家受你娘的氣,她那個病,我瞅著就是 不松心憋屈出來的,長輩的錯處咱也不能挑,躲著總成吧,咱那一百畝桃林拾掇起來可短不了人,嫁接,修枝,整地,除草,施肥,我答應了杜大人安置五十個災 民,說是五十個,拖家帶口的,怎么也不止這個數,估摸著十幾戶總是有的,人家既然給咱干活,就不能讓人沒地兒住,前兒咱倆去瞧了,山桃林北邊那十畝荒地正 好沒用,我跟杜大人說了,趁著還沒入冬,在哪兒蓋幾間房,把那些災民都先安置進去,眼瞅天就涼了,要是等到落雪,那些睡在大街上的鄉親,不知要凍死多少 呢,明兒那些人就去臨山屯了,人咱不缺,挖土和泥摻上麥草脫坯,先把房蓋起來再說,糧食鍋灶先買,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連著三年大旱,能得一條活命就不容 易,別吝惜糧食,這些也不是外人都是鄉親?!?/br> 小五點點頭:“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