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在他對周德強的看法改觀后不久的一次長輩壽宴上,他見到了一別多年的堂哥。 周德強還是當初那個模樣,瘦瘦小小,穿著打扮土氣,但是他是開著車回來的。 一輛在周德凱概念里,可以算的上豪車的品牌。 第283章 那個年代擁有私家車輛的人在農村并不多,特別是周德凱故鄉所在的欠發達地區。 村民看到有四個輪子的車,不管什么品牌一律判定為有錢人,在外面發了大財了…… 老的小的,紛紛包圍了周德強,問他哪里發財。 當初那些持續了多年的諷刺挖苦,被當作反面教材的事情仿佛都沒有發生過。 好像周德強一直就很優秀聰明,懂得賺錢。 過生日的是周德強的親爺爺,那天爺孫兩獲得的關注一樣多。 非要說出個多寡,那肯定周德強得到的關注度更多。 周德強侃侃而談,提到縣城里的某家奶茶連鎖店,某個蛋糕烘焙店都是他的產業。 周德凱聽到,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他回家只是經過縣城,不會停留。 而且奶茶,蛋糕,不是他喜歡吃的東西,所以毫無概念。 但是一些年齡小一點的后備,比如正在讀初高中的侄子,侄女們,紛紛尖叫。 好像他們沒有人不熟悉周德強口中提到的奶茶蛋糕店。 紛紛夸獎說某個品種的奶茶好好喝,某款面包蛋糕好好吃,嚷嚷著讓周德強請他們喝。 周德強笑著指著放在酒席一旁的九層大蛋糕,說那個就是店里出品,一會多吃點。 然后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聽語氣是打給縣城的奶茶店,叫人家做一百杯立刻送過來。 一個小時后,酒席剛開始,一輛小面包車開了過來,穿著統一工作服的兩個年輕人,抬下來了收個保溫泡沫箱,里面都是裝滿了奶茶。 他們下車后對著周德強恭恭敬敬叫老板…… 聽周德強的指揮將奶茶挨個送到了在場每個人的手上,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有。 好幾個連牙齒都快掉光了的老頭老太太,捧著奶茶杯樂呵呵,說這輩子第一次喝這種洋玩意。 讓周德強在親戚心目中根深蒂固多年,不爭氣的形象徹底扭轉。 不管老的少的,紛紛上前拉近乎,讓他拉自己或者拉自己的子女一把…… 做銷售多年的周德凱,秉著多個人脈多條路的心里也和周德強互留了聯系方式。 后來有一搭無一搭聊天,周德凱知道了周德強大概的發家史。 周德強進城多年,期初只是在工地打小工,風吹日曬,放假為了多掙人工費也不回家。 后來認識了做裝修的小老板,跟著裝修老板改學室內裝潢,雖然少了風吹日曬,但是一樣辛苦。 老板看他悶頭肯干,態度踏實,有意識的培養他,教了他更多本事。 他漸漸能獨當一面,掙得也比普工更多。 他進城打工不久認識了來自老家同城市,不同縣城的范制衡。 因為范制衡見多識廣,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和范制衡保持緊密的聯系。 前幾年他看著銀行卡上越來越豐厚的數字有些發愁,想著自己年齡漸長,比他歲數更大的老板早就賺夠了錢計劃再干幾年退休。 老板不干了,他該怎么辦?他自認為不是個能言善辯的人,要靠自己去拉生意繼續干太難。 他這樣的年紀了,就算有技術,其他老板也不一定愿意招他,而且也未必能給到他想要的報酬。 他將自己的憂愁高速了范制衡,沒想到過了半個月,范制衡聯系他說為他制定了完全符合他資金情況,性格能力的商業轉型計劃。 范制衡帶著他親自實地考察,他在范制衡的指點下抽出一部分積蓄在家鄉所在的縣城開了奶茶店。 開業一個月就收回了成本,然后又投資了烘焙店。 奶茶店剛好開業一年半,已經成了他們當地的網紅第一,天天門庭若市。 連市里不少人都專程過來消費打卡,只為了拍幾張朋友圈發社交媒體上,證明自己緊跟潮流,在朋友圈里有更多談資。 他嘗到了躺著賺錢的滋味,現在他的生活就是到處走,去吃吃喝喝,嘗試不同地方火爆的西點甜品,然后想辦法引入。 “我堂哥初中都沒畢業,他不可能有這樣的遠見,所以我當時也認為范制衡很厲害,這樣躺著賺錢的日子誰不想過?” “反正我有主業,如果能投資個奶茶店之類的,請人打工,我賺兩份錢?!?/br> “做生意需要熬,我有主業,開店前期的成本沉默期,我有信心熬過去?!?/br> 在想錦上添花的目的驅使下,周德凱讓周德強引薦了范榮。 他和林磊不同,他沒有去參加什么培訓班,聽講課,而是直接去了范榮的公司。 只是多年銷售經驗,見慣了人與人之間的阿諛爾炸,為了爭奪利益不擇手段,他并沒有對自己的堂哥交底,自然也沒有對范榮交底。 他只說自己進城打工多年,攢了一點點小錢,看到堂哥發達了,聽說受你指點,所以想來看看有沒有受到點撥的機會。 周德凱雖然不吃面包,不喝奶茶,但是不想錯過賺錢機會。 從老家回來后,他留心街邊的類似店鋪,發現確實生意很好,他也去查了一些資料,發現的確成本不高,利潤率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