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自顧自地腦補了一通,李側福晉再看向年嬌的時候,眼底的嫉妒已經完全消失不見。 她附和:“是,你身子健壯得很?!?/br> 繼而熱心道:“等會赴宴,你也不用怕,緊跟福晉和我的腳步就好?!碑吘股蝹雀x以后年年進宮,她熟。 年嬌被李氏驟然緩和的語氣弄得一愣,氣焰隨之弱了下去:“……” 她有些不自在,嗯了一聲,覺得罪魁禍首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于是放軟聲音,矜持地應了下來。 . 端午宴與歷年一樣,放在西苑舉行,不僅有五花八門的粽子,還有賽龍舟。 女眷們先行進宮,在太后與娘娘們的帶領之下移步西苑,至于成年的皇子阿哥,還需參政議事,等時辰差不多了再隨皇上前往。 福晉領著驟然謙遜的年側福晉與李側福晉,熟門熟路地去往永和宮,永和宮裝飾依舊,只多了幾位年嬌不熟悉的人。 十三爺幼時由德妃養育過數年,他的額娘敏妃去后,十三福晉兆佳氏每每請安,便都往永和宮來。 十三福晉正與旁人說著話,聽聞動靜扭過頭,朝她們溫和地笑了笑:“四嫂,小四嫂?!?/br> 十四福晉完顏氏目光閃動,飛快地掃過年嬌,隨即收回視線,態度變得漠然。 轉眼看向福晉,又是不一般的熱情:“四嫂今兒打扮得十分妥帖?!?/br> 暖閣充斥著寒暄的聲音,熱熱鬧鬧,叫德妃有些高興。 她一眼注意到了年嬌,這孩子,長得是越發好了。 想起嬤嬤說的,四爺再也不似往常那般對后院冷淡,德妃沉吟一瞬,吩咐宮人請她們過來。 年嬌有些緊張地看向福晉,福晉微不可查地頷首。 于是她站在李側福晉身側,腳步端莊地上前,德妃一人關懷了一句,緊接著問起弘時的起居。 李側福晉立馬精神了,恭敬回道:“三阿哥讀書還算用功……” 德妃點點頭:“弘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你多看顧著些?!?/br> 李氏連忙應是。因著大格格養在福晉膝下,德妃從不在李氏面前提起大格格,又問起年嬌:“進府兩個月了,可還適應?” 年嬌抿唇笑:“回娘娘的話,適應,福晉與李jiejie待我都很好?!?/br> 德妃哪會感覺不到她的話全是真心,聞言微微一愣。想起性情偏冷,與她擁有看不見的隔閡的四子,她沉默著想,王府有了年氏,說不準是件幸事。 見德妃問夠了話,李側福晉便自覺地退往一邊,把空間留給幾個嫡福晉。 年嬌看在眼里,有樣學樣,臨近告退的時候,德妃叫住了她:“御膳房新做了一盤點心,你端過去罷?!?/br> 年嬌眼眸一亮,想了想,謹慎又小心地道謝:“蒙娘娘惦記,妾身謝過娘娘?!?/br> 德妃微笑點頭,看著她遠去,那廂,時刻注意這頭的十四福晉若有所思。 額娘似是十分喜歡這個年氏…… 想起偶然聽見的傳言,她看向福晉的眼神,就多了絲絲憐憫。眾所周知的賢惠又如何呢?想必四嫂的日子也不好過。 與此同時,翊坤宮。 后宮之中,唯有宜妃恩寵最深,即便九爺不受皇上待見,宜妃的圣眷也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宜妃的額娘郭絡羅老夫人年逾七十了,今歲端午,皇上特意賞下恩典,叫老夫人進宮赴宴,羨煞了一眾后宮妃嬪。 本是高高興興的母女團聚,說起如今郭絡羅家僅剩的獨苗阿保后,氣氛就變了。 郭絡羅老夫人抹著眼淚:“娘娘的侄子可算尋到了。但叫我說,尋到還不如不尋呢,川陜那地方,年年都不太平,阿保什么時候吃過那樣的苦?” “他一聲不吭便去參軍,有顧慮過我這個祖母,有顧慮過娘娘嗎?!” 宜妃聽著,眼眶也紅了。 阿保是哥哥留下的唯一的子嗣,小時候也曾進宮,親昵地叫她姑姑,而今參軍多年,額娘日日以淚洗面,她這個做女兒的又何曾好受? 宜妃深吸一口氣:“找到了蹤跡就好?!彼呐睦戏蛉说氖郑骸坝形以?,哪能叫他繼續吃苦?!?/br> 郭絡羅老夫人卻搖了搖頭。她低聲道:“如今局勢看不分明,郭絡羅家絕不能牽連到娘娘,牽連到五爺九爺。阿保那孩子,苦便苦著吧,等過了這個風口……” 見額娘一把年紀還要為她擔憂,宜妃心頭極不是滋味。 她身為四妃,膝下兩個長成的皇阿哥,一個是恒親王一個是九貝子,難道連親侄兒的前程都保不住么? 想起兩個糟心兒子,宜妃胸口一悶,只道:“阿保是我郭絡羅氏僅剩的頂梁柱,難不成要當一輩子把命拴在褲腰帶的參將?不提這些了,額娘等著我的消息罷?!?/br> 一旁的暖閣里,聽見時不時傳來的哭聲,五福晉與九福晉面面相覷。 五福晉也就是恒親王福晉,性子向來敦厚,猶豫了半天道:“老夫人進宮是一件開心事,額娘怎的還傷懷起來?!?/br> 九福晉心說我怎么知道,回頭得和她們家爺說一聲。 她嘆了口氣,轉移話題:“等會赴宴,又要與八嫂緊挨一處了?!?/br> 五福晉面色一僵,神色也愁了起來。她實在怕了八福晉那張嘴了,與其說是妙語連珠,倒不如說是無所顧忌,她們這些做妯娌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被八福晉揭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