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世界唯一的人類、這虎園不正經、五谷酥、和落魄女星同居后、山河破碎、[清穿同人] 貴妃翻車日常、[神話同人] 花與藕、[崩鐵同人] 和龍尊談戀愛、[原神同人] 復國是不可能復國的、[原神] 典獄長他前女友
冬天用電快、電費高 賣煤炭的生意紅紅火火,經歷過幾十年前大降溫的老年人們更是幾箱幾箱地往家里搬,看得年輕人們瞠目結舌。 至于么? 面對小輩們的質疑,老年人們無不向他們訴說當初那場令數千近萬人喪生的災難。 然而耳朵聽出繭子來的年輕人們只是無奈地打開天氣預報們,將明晃晃地證據懟在老年人面前。 ——科學技術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早已能夠準確測出半個月內的天氣情況。 而且手機顯示,未來十五天內的最低氣溫僅為-21c,期間還會短暫地回升至-10c左右。 至少在半個月里都不會出現老人們所擔心的大降溫問題。 但對手機近乎一竅不通的老年人才不會在意屏幕上的數字,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感官。 老年人和年輕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在小鎮里,大部分家庭的經濟大權都掌握在中老年人手中,所以即便年輕人再如何抗拒,也無法阻止老年人的行動。 凡是經歷過大降溫的家庭幾乎都在囤積過冬物資,努力讓房屋更加暖和。 不能怪他們杞人憂天,實在是氣溫的變化與幾十年前的特大雪災太像了,很難不讓人擔心。 想起鎮上最近最近的sao動,時暮安笑道:“不,我們去當志愿者,記得把學生證帶上?!?/br> 連下了幾天的大雪,大路小路上積累的厚厚雪層嚴重妨礙了交通,但小鎮里能抽出清理積雪的青壯年較少,略有些捉襟見肘。 想來他們不會拒絕四個來社會實踐的大學生。 …… 時暮安的判斷出了點小差錯 因為沒等他們拿出學生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說明來意后就有人立刻拿來工具讓他們掃雪干活。 看來是真的太缺人手了。 不過也可能是沒人覺得幾個年輕小姑娘小伙子主動當志愿者是想干壞事。 那不自找苦吃嗎? 零下二十度的天氣出來掃雪可不是個輕松活。 寒風如雪刀子一般扎臉,大雪飄揚,縮在手套里的手依不免感覺寒冷。 “你們幾個跟我一組,我們去那邊?!?/br> 一個帶著厚圍巾厚帽子厚手套的中年婦女,指向不遠處未曾被清理過的道路。 她看著不年輕,眼角和額頭布滿皺紋,嗓門卻很是響亮。 聽著不僅不讓人反感,反而倍感親切。 另一邊的幾個人笑道:“好啊,張姐,你把幾個年輕人都帶走了,留下我們幾個老家伙,不道德?!?/br> 被叫做張姐的女人叉腰:“呦,又成老家伙了,是誰昨天在辦公室里說自己力氣大,不比年輕人差?!?/br> 眾人一陣哄笑。 時暮安四人踩著厚厚的積雪跟著張姐來到新地方。 這里的積雪約莫有膝蓋深,饒是幾人穿著厚秋褲厚棉褲也打了幾個哆嗦,冷啊。 但為首的張姐卻似毫無所覺,斗志昂揚地就開始清掃積雪。 掃著雪,不免要嘮嗑幾句。 等張姐熱情地問起他們在哪上學時,四人便將商量好的話和盤托出。 張姐驚訝:“所以你們幾個都是來做氣溫調研的大學生?!?/br> 她的臉上露出幾分明顯的贊賞和好奇。 “那你們調研得怎么樣?” 幾個人的表情突然變得猶豫凝重,張姐瞧著不對勁,又問:“咋了,調研沒弄好?” 現在天氣太冷,出入不方便,調研麻煩很正常。 時暮安搖搖頭:“我們發現今年吳安鎮的氣溫變化和1.12特大雪災的氣溫變化很相似?!?/br> “有點擔心?!?/br> 張姐心里一緊,臉上的和善笑容漸漸淡下。 她是經過雪災的人,但那時她才三歲,印象不深,只知道幾個月大的meimei和奶奶喪生于雪災。 對于鎮上風風火火的謠言,她亦有所耳聞。 雖然保持著懷疑態度,但在公公婆婆張羅著買煤買柴等過冬物資時沒有阻攔。 可如今聽見幾個大學生的話又不確定了。 人們總是對讀書人天然地多幾分信任,更何況這幾個學生來自省里有名的好學校。 見張姐時而沉思時而皺眉,四人互相使了個眼色,沒有再畫蛇添足。 一上午的掃雪工作過去,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終于掃出了一條可供人和車輛正常行走的路。 四人將掃帚鏟子等工具放回原處準備離開,張姐卻熱情地拉住他們,給了他們三張餐券說帶他們去吃飯完。 掃雪的志愿者沒有錢,但供三餐。 他們幾個忙活了一上午,免費吃頓飯是應該的。 吃飯的餐廳是家專做大碗飯的小店,他們去時店里已經有不少人在,里面沒位置就站在外面端著碗吃。 說是大碗飯,其實就是自助餐。 想吃多少吃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唯一限制就是不能浪費。 跟在張姐后面的四個人看著桌上滿當當的菜盤,不禁咽了咽口水——一眼掃去,葷菜素菜多達二十種,熱氣騰騰冒著白煙,另外還有兩大桶紫菜蛋花湯和冬瓜排骨湯。 真材實料、貨真價實 和這些比起來,上午干的那點小活算什么! 林木美滋滋地舀了一大勺米飯便開始在琳瑯滿目的菜肴邊來回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