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書迷正在閱讀:不氪金你修什么仙、穿成貍花貓后我靠裝幼崽茍活、尊上,靈植還結算嗎、鼴鼠的綠寶石、靜水微瀾、香煙與警槍[刑偵]、第一向導(NPH)、低級向導不能強制愛嗎(NPH)、生存游戲[無限]、全世界唯一的人類
謝星珩沉默。 他跟孟培德只有一面之緣,就是鹿鳴宴后的送書。 初始印象極好,是個惜才的君子。 那時孟培德讓他好好讀書,就差直接讓他離京都遠點了。 這說明孟培德明知京都局勢,最后還是這么做了。 他吸口氣,把心中的話憋了回去。 他佩服這種人。 如果是現代,排除萬難,他也要去碼頭等著,能不能見面,都遙遙送一回。 可這是古代。 他的行為,會禍連家人。 話題岔開,他帶林庚去路邊竹屋坐。 屋子是新蓋的,簡陋了點,桌子有,倒杯新茶,算是待客。 書童芒種跟夏至跟著他,見有客人,忙去張羅茶點。 謝星珩主動把話題引入到了肥料上。 豐州大半農戶都追加了肥料,增產詳情,得等數月見成效。 農作物施肥有好幾個階段,播種前、生苗后、結穗期等等。已經耕種,也能追肥。 生財要有道。 在生產力嚴重不足的古代,謝星珩不用肥料來掙錢。 最初寫的建議書,是他根據豆子的作用來寫的。那時對時代了解淺,也不確定江家人的性子,計劃內容,以變現為主。 后來試產的二代蚯蚓肥,則不一樣。這是他在大量屯糧時,叫人做的肥料。 增產要增到各地,周邊城市的糧食危機大幅度降低,他那點糧食,才能作為保命糧。 因時間短,產量不足。 他設立了“先取用,后結算”的規則,能排除一部分心有疑慮的百姓。 來年收成了,這部分結算,江家不會要。 肥料要惠及百姓,給有良心的當權者最好。 林庚來這里的目的之一就是肥料,他欣然答應,也大方:“我會江家請賞的?!?/br> 男人之間的友誼很簡單,性情相投聊得來,利益上稍做綁定,關系就牢靠得很。 林庚還記得謝星珩的“殺精藥”,說請賞就只請到江家。 反正謝星珩是個贅婿,還是個滿腦子只有夫郎的贅婿,要不要那個賞賜都一樣。 謝星珩一聽請賞,表情差一點沒繃住。 江家現在就有一副“積善之家”的御賜牌匾掛著,也是林庚請來的。 賞賜“積善之家”的皇帝已經退位了。新皇也來賞…… 謝星珩得寸進尺:”還有什么封號嗎?有沒有點用處的?“ 勇士能見官不跪,于平民百姓來說,已經夠用了。 謝星珩還想給他老婆撈點好東西。 林庚順勢把他放桌上的兩把精鐵打制的長劍推過去。 “封號不急,等你當了官,你夫郎自然有誥命。你看看這兩把劍,用處大得很,可以砍人,可以割rou,能當燒火棍,也能當烤□□?!?/br> 謝星珩:“……” 林庚看他表情,“嘖”了聲,一句話讓他收了。 “這可是同一塊鐵礦煉制出來的鴛鴦劍,你不要算了?!?/br> 鴛鴦劍。 好誘人。 謝星珩要。 他拿過來看。 劍鞘是皮革制品,外形硬挺,觸手柔韌。皮上還有飛魚紋。 兩把劍都是黑鐵,很純的黑色,出鞘生寒。 謝星珩練過擊劍,也耍過太極劍,比較早年的事,發展方向定型以后,他的興趣愛好就很窄。 運動是跑步機上走走,解壓是去廚房做他想做的任何食物。 從他記憶里對比,眼前的劍沒有現代的白亮,卻自有一股厚重感。 他記得小魚喜歡練劍,家里木劍、鐵劍好幾柄。 一起上京返鄉時,小魚隨身帶著的也是劍。 他們還一起耍過情意綿綿劍。 這一番思緒過后,謝星珩就滿意得不行。 “是徐誠告訴你的吧?” 林庚沒否認:“你為什么叫他徐誠?” 一般小哥兒,都是以某某哥兒做稱呼。 謝星珩說:“他有名字啊,又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小哥兒?!?/br> 這觀點新奇,但林庚皺眉:“你沒覺得這個稱呼很特殊嗎?” 謝星珩:“……” 叫名字是什么很特別的事嗎。 他驚訝。 很真誠的驚訝:“不會吧,你不會連他的小名都不知道吧?” 林庚:“……” “你知道?” 謝星珩不知道。 他打聽小魚好朋友的小名做什么。 話題自然轉向,說起了人才培養。 以商戶的家財,大力培養人才,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就像江家現在的生意,肯定有得賺,但也只能是拆東墻補西墻。相當于拿錢買名聲。 所以百姓們明明掏了銀子,卻對江家宣傳的“白給”不反感。 近乎成本價,可不是白給? 林庚想聽聽謝星珩這樣做的用意。 單純是為了表現自己,他做到了。 效果不好的話,做了就是嘩眾取寵。 生意的事,不能看短期成效。 謝星珩認可這點。 做生意,不能只看短期效益。長線發展是需要規劃的。 做什么,怎么做,如何發展。 市場有多大、當地消費水平、產品競爭力、發展前途、經濟效益……物資情況、資金額度等等,全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