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殺人誅心,一向是風凝夜的拿手好戲。 “你……”南宮長青氣的吐出一口血來,他發誓,此生不殺風凝夜,他誓不為人! 然而就在他再次揮動偃月刀時,五臟六腑忽地灼熱起來,似有烈火焚身,痛不欲生。 “??!” 饒是如此,他仍死死攥著偃月刀,橫在身前。 “啪!啪!啪!” 鼓掌聲從右側傳來,南宮長青瞇著眼,咬牙看去,卻見一男生女相,穿金戴銀的富貴公子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不愧是從底層爬到高位的狠人,面對本藥師配制的毒藥都能保持冷靜,佩服佩服?!?/br> 離子卿興致勃勃踱步至他面前,半蹲著觀察他的狀態,“你知道其他人用下此毒后的結局嗎?看在你辛苦為我試藥的份兒上,告訴你也無妨?!?/br> 離子卿開心道:“他們自殺了?!?/br> 墨七聽到時內心一陣鄙夷。 他是親眼看到過離子卿拿死囚試藥的,目前為止,南宮長青是表現最好的一個,其他人最后全被離子卿折騰瘋了,忍受不住蝕骨之痛,一了百了。 “行了,干活了?!?/br> 他一腳踹過去,離子卿閃身躲開,墨七的腳便直接踹在南宮長青肚子上。 教主被抓,軍心渙散,風凝夜在長安關將士們的配合下全殲敵軍,只余下寥寥數人要送京城審判。 烈火焚燒,荒蕪大地上唱響哀鳴的號角,那是天地間為死者的送行。 風凝夜漠然看著,肩上忽然一沉,熟悉的氣味和溫暖氣息包裹著他,他彎唇,喚道:“時景?!?/br> “嗯,戰事結束了?!?/br>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大戰的最后一場定是慘烈的,血淋淋的。 但半個時辰前發生的決戰卻是輕松的。 唯獨追捕逃跑的敵軍廢了些力氣。 宋時景更是走個過場,專門來接風凝夜回家。 “大戰結束當論功行賞,阿夜是想要嶺南王還是朕的皇后?” 風凝夜靠在他懷里,反問:“你想給什么?” 宋時景實話實說:“我猜這兩個你都不想要。不如……一字并肩王,如何?” 風凝夜嘆息道:“你是覺得朝中老臣太多,死的太慢,想送他們一程?” 鑒于皇帝多疑的個性,歷朝歷代加在一起也湊不出一巴掌數的一字并肩王。 若宋時景真給他冊封了,風凝夜能想象到,門前排隊諫言的人能一口一個唾沫把他淹死。 他才不要受這份罪。 而且,以他的功績,根本夠不上一字并肩王,頂多算三品。 宋時景愁眉苦臉,“可是朕想給你最好的,他們憑什么不同意?” 第九十一章 被迫病入膏肓 商議無果,事情暫且擱下。 三日后,皇帝啟程回京,后續安排由微生硯進行。 十月中旬,走走停停,圣駕終于回到京城地界,文武百官得到消息身穿朝服,出城十里相迎。 恭維慶賀的話堆滿一籮筐,而車廂里坐著的風凝夜靜靜看著宋時景陪他們演戲。 他總算知道,為何歷朝都會有皇帝喜歡親小人遠賢臣了。 誰讓小人總是說話好聽,說在皇帝心坎上,而賢臣大多忠誠正直,說話一句比一句氣人。 這時,有老臣高呼陛下,然后痛哭流涕道:“老臣有本啟奏,望陛下給老臣一個解釋?!?/br> 來了。 有人帶頭,朝臣們紛紛站隊。 風凝夜偷偷看了眼,大多是老臣。 聽得宋時景說道:“愛卿們這是作甚?有何事可回宮……” “陛下,老臣等不及了?!?/br> 宋時景臉色大變,語氣焦急道:“愛卿莫慌,你還有多少時日?” 文淵閣老臣:? 宋時景心痛道:“是朕不好,剛登基不久就發生了嶺南叛變,而后西域大舉進犯,朕又馬不停蹄趕去抗敵,最近羌奴又蠢蠢欲動,朕心力交瘁,卻顧不上朝中事務,反而要勞煩諸位幫忙照看。朕未能顧及到諸位的年紀和身體,不曾想李愛卿已病得如此嚴重,時日無多,是朕對不起李愛卿……” 諸位臣子:? 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看向李長安,心說李大人何時病入膏肓了,怎么一點消息沒傳出來?難怪李大人對陛下與風凝夜的事最為上心。 李長安卻清楚。 他哪里病入膏肓了,是陛下在瞎胡扯,轉移他們的視線。 陛下分明是想包庇風凝夜。 他想揭穿陛下的謊言,但為人臣子,他明白,無論何時都不能說陛下錯了,否則輕則自身死亡,重則九族全滅。 他只能咬牙認下此事,生死皆在陛下一念之間。 “李愛卿快請起,生病了就莫要跪著了,好好回家休養,過些時日朕再去看你?!?/br> 李長安一聽這話,蒼老的眼皮抖了抖,俯身謝恩。 陛下的言外之意是:回去等死吧,過幾日朕給你上香。 唉,舊臣終究逃不過清算吧。 可惜到了死,也沒能勸服陛下交出風凝夜。 這樣一意孤行的陛下,如何能走得長遠? 大樑前路堪憂啊。 有了李長安的小插曲,沒人再敢堵在半路逼宋時景做決定了,乖乖讓出道路,拱衛圣駕前行。 車內,宋時景無奈捏了捏眉,看著笑出眼淚的風凝夜,說道:“我是嚇唬他的?!痹掍h一轉,“但朝中老臣確實要清理一批,不然新上任的臣子都被帶壞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