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刻鐘后,到了武英帝寢宮外,馬車停穩,福伯敲了敲車窗。 宋時景睜開眼,劇烈的疼痛感和惡心感已消失,渾身酸脹像是打了一場硬仗,可見風凝夜下的藥藥力之大。 一轉頭,身邊已經沒人,宋時景低頭看了眼左手手心,那是風凝夜碰過的地方。手掌握緊又攤開,似抓住又放開,感覺頗為怪異,失落又空虛。 福伯再次催促,宋時景這才下車,凜冽寒風吹翻冷硬衣袂,金絲蛟龍紋張開巨爪向前伸,欲要撕裂黑壓壓的烏云,還世間朗朗乾坤。 前腳進屋,陰陽怪氣的說話聲緊隨而至。 “太子就是太子,總是最后一個出場,可叫我們好等?!?/br> 宋時景不言,禮部尚書掐著嗓子回擊:“姚尚書嫉妒了?你若不愿等,下次你最后一個出場,這樣就是別人等你了?!?/br> “呵呵,不敢不敢。本官哪里能和太子殿下比……” “夠了?!憋L凝夜頭暈腦脹,耳朵嗡鳴,聽不得他們斗嘴吵架,“陛下,既然人都齊了,可否先說正事?” 武英帝注意到他的狀態不對,給張肅使了個眼色,張肅會意,悄然退下。 “好,先說正事?!?/br> 武英帝拿出一個密封的竹木筒,“這是北關送來的最新消息,諸位看看吧?!?/br> 盡管在場多數人來之前就知道結果,可當著皇帝的面,誰敢言不,老老實實輪換著看完軍報,再一次被太子悶聲干大事的行為震撼到,全都保持沉默。 武英帝的視線從他們臉上一一掃過,而后與宋時景的視線在半空相撞。 他爽朗欣慰地笑道:“時景長大了,有當年皇兄的風采?!?/br> 武英帝的皇兄即太子的生父,亦是先帝。 十四年前羌奴進犯北關,來勢洶洶,先帝御駕親征,僅用了三個月就將羌奴人趕出大樑地界,并向他們索要巨額賠款。 回京途中,先帝傷勢惡化,半路又遭遇多起刺殺,即將入京時得知戾王叛變,逼死愛妻,親生兒子失蹤,悲痛欲絕下,一命嗚呼。 乃是大樑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第十四章 狠狠欺負 宮變尚未平息,皇帝皇后先后離去,小太子失蹤,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直接沖淡了打勝仗的喜悅氣氛。 為了穩固江山,一群老一輩皇室宗親和德高望重的老臣共同舉薦先帝胞弟宋劭登基,即現在的武英帝。 武英帝登基后,很快處理好前朝亂事,安葬了先帝先皇后,同時派出大量人手到民間尋找小太子,至于尋找中發生了什么,除當事人外沒人知曉,外人只清楚后來小太子回宮,武英帝當朝宣布太子依舊是太子,待他弱冠,歸還帝位。 因為這一步棋,朝野中對武英帝登基一事心懷不滿的人都沉默下來,而一開始支持和漠不關心的人紛紛稱贊武英帝重親情,是難得的賢君。 彼時風凝夜正被關在嶺南王府,對外界事一概不知,他所了解的是從舅舅那兒聽到的。 至于小太子當初懷著怎樣的心情回宮,又是何時對武英帝起疑不滿,風凝夜無從得知。 大概,早有綢繆。 許是燒糊涂了,風凝夜思緒散開,雙眼無焦,凝著虛空,根本沒聽見皇帝和太子的暗中交鋒。 等他回神時,書房內氣氛詭異,看似人人笑容滿面,細看和街邊的木偶差不多,僵硬虛假。 “右相,太子將功補過,為大樑立下大功,朕欲解他禁足,你意下如何?”武英問。 風凝夜欠身道:“陛下決定就好,臣無異議?!?/br> 北關結局在他預料之內,他從未指望利用羌奴人扳倒宋時景,他關心的是教坊司。 若能借搜查教坊司的契機往里面安插線人,對獲取京城情報是極大的助力。 武英帝頷首:“行……” “等等?!彼螘r景突然出聲,打斷他的話,引得眾人朝他投去狐疑目光。 “太子有話說?” 宋時景嘴角翹起,眉峰銳利,氣質上變得咄咄逼人,隱約有蓋過武英帝的勢頭。那抹笑容囂張又惡劣,看得風凝夜一陣心驚,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緊接著就聽到宋時景上奏:“陛下,除了北關大捷,臣還得到另外一條消息?!鳖D了下,他道,“是關于右相的?!?/br> 提及右相,所有人都精神起來,聚精會神聽著。 “臣的人回稟,羌奴人夜襲北關當晚,距離北關三里外的平民村落遭遇襲擊,幸好臣事先派人駐守,未能讓賊人得逞。事后,他們審問過俘虜,”說到這,宋時景故意賣關子,問風凝夜,“右相,你猜他們說了什么?” 風凝夜鼻音有些重,語氣輕飄飄的,面對對頭的挑釁,他努力維持清冷孤傲姿態,冷道: “看你幸災樂禍的樣子,無非是說他們與本官有關,或者他們是本官派去的人。哼,雕蟲小技,栽贓陷害,全是無聊的小把戲。想必太子一定能還本官一個清白,對嗎?” 宋時景無奈道:“抱歉,能證明右相無罪的人只有你自己,孤愛莫能助?!?/br> “何意?” 宋時景當眾掏出一塊木制腰牌,幽冥花紋路,淺綠色底字,上書“右相府”三字,京城中獨一份樣式的腰牌,好認好找。 他手指勾著細繩,伸向風凝夜,腰牌蕩蕩游游,“從賊人身上找到的,每個人都有,右相不信可仔細查查?;蛘?,親赴北關審問。孤倒希望右相能給孤不同的答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