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病嬌大佬他好黏人、前妻是大明星、嬌軟小美人又被瘋批男主欺負了、別問,請與我相戀(GL)、小主在上(百合ABO)、sao貨女友和朋友的故事、檀郎說(古言兄妹)(骨科h)、激情短篇(不限H)、JO乙短篇存放處、夏日童話
喬譽走到她面前,一把抓住她的手,惱怒的問:“你真的同意?” 蕭靜快急死了,他怎么這會子犯軸?沒看到她給他使得眼色嗎? “大司馬,叔父和嬸娘在等著你定奪呢?”蕭靜晃著他的手,提醒著他。 喬譽卻拉著蕭靜的手不松,目光狠厲的瞪了眼她,似乎在警告她,待會再好好收拾你! 嚇得蕭靜不敢直視他,她給他遞眼色,讓他來說,他還要瞪她,真是陰陽怪氣! 第500章 ,背負 轉而喬譽看向高坐的兩人:“叔父嬸娘,我不同意,暉明殿沒有妾位,只有妻位,你們若想通過靜兒把人送入暉明殿,我便不會再顧慮喬氏和崔氏的關系,更不會對崔女郎客氣,她想怎么入喬府,我就怎樣原封不動的將她送回崔府,到時鬧得兩家都下不了臺面,我可不會處理!” 喬臺銘氣的倏然站起來,怒指著喬譽:“譽兒!你怎么一點也聽不進去?如今蕭氏也同意了,你還在死犟個啥?崔青瀅有什么比不上蕭氏,蕭氏不過就長了一副妖精的臉迷惑你罷了,崔氏和喬氏聯姻多好的事,而且人家不嫌棄位份低,在你身邊委身為娘子,就算卑微到這等地步,你怎么還不同意?” 他若不是被蕭氏迷了心竅,又怎會不識大局,只娶蕭氏一人? 王姿一面朝著蕭靜使眼色讓她也勸著喬譽,一面跟著喬臺銘勸著喬譽:“崔青瀅天下女郎之最,配你原本綽綽有余,如今人家甘愿為娘子,低聲下氣的入喬府,已經是傷了她的尊嚴,傷了崔氏的臉面,你若再不同意,你讓人家女郎該怎么活?” 蕭靜卻無視王姿的眼色,喬譽不是旁人,她的手還在他手心里,已經是自身難保了,她要在這個浪口去勸喬譽,她的下場會比崔青瀅更慘。 “崔氏在你出征時幫了你多少,崔青卓更是你兄弟,你就算不看崔青瀅,但也要看在崔氏家族的份上,那……這個娘子我替你決定了,回府邊讓她去暉明殿住下,這事就這么定下!”喬臺銘略帶幾分長者的氣勢把這事定下。 喬譽聽到叔父要把娘子的事定下,冷眉一橫頗有王者霸氣,語氣不容旁人反駁道:“我的事,還沒人敢替我決定!暉明殿更不許旁人插手,叔父嬸娘此行若無其他事,侄兒即刻讓人送兩位回府!” 喬臺銘一聽,什么? 他一口氣沒上來,很明顯他是被喬譽氣到了,大口喘著氣,一口接著一口氣咽下,指著喬譽的手顫抖著,王姿忙上前扶著他安撫著。 她拍著喬臺銘,趕緊呵斥喬譽:“你是大了,婚事婚事自個做主,納妾納妾不愿意就不接受,行事更不容叔父嬸娘說一句,說起孝道,這就是你作為喬氏未來族長的表率?倘若兄長和嫂嫂還在,看到你為了這么個女郎拋棄五大家族,損害他們用命換來的家族,他們泉下有知,豈會安息?” 蕭靜頓然覺得王姿的很辣,她提喬譽父母,就是在挑戰喬譽的底線,喬譽的父母是他此生心里最大的痛處與避諱,她是明顯要和喬譽硬著來了。 果不其然,王姿的話音剛落,這邊喬譽的手就不對勁了,握著她的手發狠,眼神冰涼,看著王姿的雙眸由尊重變得復雜。 喬臺銘見提及喬譽父母奏效,他臉色變陰郁了,態度變的語重心長勸著:“你阿父阿母若得知你為了一個商族女郎,置五大家族情意而不顧,他們若泉下有知,定會不能安心,譽兒,兄長到死的那刻還在為了五大家族能長盛久衰而努力,他豈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守護一生的基業,要毀在自己兒子手中?你不為喬氏著想,難道也不為你父母的苦心著想嗎?” 喬譽冷睨著高坐上的兩人,臉色發沉,聲音像是從寒淵的深谷,冷冽懾人:“如果他們泉下有知,看到我做的一切,也沒資格痛苦,他如果若還在,我就不可能去翼州,不會經歷那些痛苦,更不會站在大梁的朝堂上與五大家族的人虛與委蛇!” 說完,他牽著蕭靜轉身就要走。 走了兩步,覺得還有話要叮囑,背對兩人,沉沉的聲道:“請叔父嬸娘即刻回商陽,以后休要再提及我父母,崔青瀅若想入喬府,就嫁給喬賢吧,他尚未娶妻!你們二老若覺得妥當,盡快辦吧,不要等到崔青瀅回商陽再自取其辱!” 這次話音一落,喬譽帶著蕭靜頭也不回離開。 蕭靜被他拉著離開,看著他孤獨的背影,不管前世還是當下,他對自己經歷的從未叫過一聲苦,一聲累,因為他身上的傷和印記全都在告訴別人,他曾經經歷的那些生死,今天的一切是他身上的傷痕一條條換過來的。 他心里是恨父母,但又渴望父母的呵護疼愛,他對父母的感情復雜而真摯,太懂得父母的夙愿,所以甘愿披荊斬棘爭得大梁天下送到父母面前,他所做的皆是孝!如今被王姿和喬臺銘這么說,真是侮辱了他對父母的赤子之心。 這一刻,蕭靜的心被他觸動,他到這時還在為喬氏著想,為喬氏化解危機,他心里背負多少事? 兩人走后,留下大廳里的兩人相互對視一眼。 王姿看著喬譽的背影消失,眼底陷入深思。 喬臺銘沒有為喬譽的話而生氣,反而是覺得這小子真不愧是未來儲君,腦子就是比他們這些老家伙好使。 “我說什么來著,我說什么來著,譽兒這孩子真沒看錯,你說咱們怎么沒想到要把崔青瀅嫁給喬賢呢?”喬臺銘此刻像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為喬氏和崔氏兩家緊張的關系找到了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