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研發方案正式立項
設計如此繁多的功能,那該產品的體積到底得有多大?用戶家的廚房能不能塞得下? 經濟方面,作為消費主力的城市普通中產階層又是否有足夠的承擔能力? 兩大核心矛盾是限制該產品立項的攔路虎! 楊越該如何去突破這兩道難關呢? 這畢竟不是小事,而是現實矛盾…… 從產品體積方面來看,如果太大的話,是肯定沒辦法塞進一般用戶家的廚房,這是因為大部分家庭的戶型都是在70~140平方米左右,而這一的戶型下,真正的廚房面積也不過一二十平方,甚至小到幾平方! 如果產品體積太大,還真是塞不進去…… 而到了經濟方面,房子、車子、教育、醫療這四項是天朝家庭除消費外的主要開支,其中后兩項貸款使用率較低,而前兩項,尤其是住房,是貸款的主要運用場景。 在城市中產階級普遍背負房貸、車貸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多少資本去投入到其他大額消費事項的! 如果去做市場調研的話…… 那這款產品的可接受心理價位應該也就在幾萬塊錢的樣子,再多的話,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 至于體積嘛…… 總不能比冰箱大吧? “別還沒開始就灰心喪氣的??!我說的是最終的完美形態,剛開始當然不能有那么高的要求……或者,這款也可以搞高低搭配,甚至通過模塊化升級,來逐步達到最終設計指標的多種功能!”楊越的事業做到了這個地步,眼界和格局早已大為進步。 他現在正是個敢想敢干的青年企業家心態,只要設定了目標,就會努力去實現,不畏艱難,砥礪前行! 現在達不到最終目標沒關系啊…… 這很正?!?/br> 只要努力堅持做下去就行! “高低搭配,再來個模塊化?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韓修頓時來了興趣,他想了想,接著道:“老板,反正你說的那么多功能,其實是相對于不同地區的不同飲食習慣的,倒不如真的把各種功能模塊化,就像mmep的底盤和工裝一樣!” “嘿!好主意??!這樣不是還能抵消不少研發的壓力嘛!既能把時間拆開,也能把研發成本拆開!”周青陽興奮道。 這款產品除了復雜的機械設計部分之外,最大的難題無疑就是編程方面,所以周青陽聽到了高低搭配和模塊化的主意之后,立馬舉雙手贊成! 想他堂堂暗影之主,本該統領一眾影衛大戰世界知名黑客團體、網軍的,可此刻卻被楊越強加了一堆“生產任務”,又是給mmep編寫工控cao作系統,又是新產品掃地機器人的導航系統,還有這款新產品的諸多烹飪功能! 而他所面臨的挑戰還遠不止表面上的這么簡單…… “即便如此,我對于這款產品的要求依然很高!比如安全標準,我要求能確保絕對安全;比如出餐速度,我要求盡量把廚師制造食材時可壓縮的時間全部壓縮掉;比如餐品質量,我要求至少能達到三星級酒店或米其林二星級餐廳的水準!”楊越由此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而這,就給周青陽提出了一個重大難題…… 這款產品不僅要能做出諸多主食,還要做到足夠精細、足夠好! 好到什么標準? 那可是好到比肩三星級酒店或米其林二星級的水準! 也就是說,一旦消費者買了這款產品,就會嫌棄的不想吃三星級以下酒店或米其林二星級以下的餐廳的程度! 這無疑是一個更加嚴苛的設計指標! “老板,你殺了我吧!”果然,周青陽已經哭喪著一張臉,準備撂挑子不干了,他甚至還吐槽道:“我又不吃東西,這些什么星級的酒店和餐廳水平,我怎么去評判……” “沒關系,我會聘請專業的美食評測家和餐飲行業專家來幫忙,你只需要解決編程技術上的問題!餐品質量,我自己也會參與把關!要是連我的舌頭這關都過不去,你就別想糊弄過去!”楊越一絲不茍的道。 看得出來,他是認真的! 他可是十分期待著這款產品正式上市后,北方人用它制作包子、餃子、油條、馓子;南方人用它制作米粉、糍粑、煲仔飯;西北少數民族的同胞也能用它制作烤馕、抓飯、扯面、切糕(瑪仁糖)…… 當然,在以上功能全都實現的情況下,他的早餐就再也不用天天老三樣的包子油條豆漿了! “早點把這款產品的樣機制造出來,先放到各分公司、廠的食堂去試用,力爭在十月份正式投向市場!”楊越信心滿滿的道。 韓修和周青陽各自點了點頭,對此也并無異議…… 畢竟,如果模塊化了諸多功能的話,這個項目的可行性就大大增加了! 市面上不是已經有面包機、廚師機之類的現成產品了嗎? 蓋世的科研人員只要悶頭搞,還是能搞出楊越方案所需的產品的! 只不過,因為這款產品需要涵括諸多功能,所以即便模塊化了諸多功能,也要先進行整體設計,以便為后續的模塊化升級、更換功能部件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而在兩款產品的研發計劃確定之后,會議卻并沒有立即結束。 相反,韓修卻提起了公司當前的要務…… “老板,目前6臺mmep均已租出,但租賃市場還是火爆到不行。蓋世重工那邊,有安排下一步的生產計劃嗎?” 楊越聞言皺眉道:“蓋世重工我直接下達了全力生產的命令,只是受電力供應和物料所限,暫時產能還是低的可憐!下一批次2輛也快下線了,你那邊先頂住吧!” “雖然mmep的租賃市場很火爆,但目前還沒有出現真正的買家,倒是潛在買家不少,這給整個集團造成了不小的財務壓力??!”韓修提醒道。 單臺mmep的制造成本只有不到100萬,但可別忘了前期的研發支出這一巨大投入…… 要知道,楊越前期完全是不計成本的猛砸研發,而這些研發所耗費的資金,除了購買必要的設備外,都是不計入系統固定資產的。 研發出了成果倒還好,但其中卻有不少是打了水漂! 這也就需要賣出mmep來彌補前期的研發耗資,至于真正的盈利,還差的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