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開始表演
“這挖掘機怎么跑的這么快!”為馮主任開車的司機老陳看著前面甩出四行煙塵的mmep驚嘆道。 “那可不是普通的挖掘機,而是這家蓋世重工的高科技工程機械,名叫mmep!”馮主任的秘書小李道。 他剛才可是陪著領導觀摩了mmep的下線儀式,而司機老陳守在車里,可沒見到那鋼鐵巨獸剛啟動就急速狂飆的樣子…… “可這速度也太……不科學了吧……”老陳開著車還不由感嘆道。 一般挖掘機哪有這速度??? 撐死幾公里的時速,跑起來還顫顫巍巍、噪音巨大的…… 身為年輕人的李秘書卻興奮的道:“mmep可是全電驅動,相當科學!” 在經信委這樣工科生扎堆的地方,如果不懂點技術,甚至都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 李秘書其實也是工科生出生,對于電動機性能的天然優勢當然非常清楚…… 這時,一直沒開口說話的馮志誠卻催促道:“老陳,別光顧著感嘆了,速度開快點……要不然都被mmep給甩老遠了!” “可是,主任……這邊可是亂石荒灘,咱們的小轎車底盤那么低,不好加速??!強行加速的話,就實在太顛簸了!”老陳無奈的解釋道。 他現在只敢開到20碼,就這已經有些顛簸了,他都怕領導責怪…… “沒事!顛簸就顛簸點,加速吧!”馮志誠還是著急看mmep這個“接力土方作業”開展的全過程,所以連番催促道。 “好吧!主任,您可做穩了??!我要踩油門了!”老司機得到了領導的命令,當即踩下油門,開始飆車! 但奈何這里畢竟是亂石荒灘! 就算他把油門踩到了底,這底盤那么低的小轎車也跑不起來…… 最后只跑到四十多公里的時速,還和mmep的距離越拉越大! 即便如此,他們的車子還是數次刮著了底盤,而且車內的顛簸感非常劇烈,人甚至像是在坐抽搐了的電動搖椅! “哎呦!” 馮志誠和司機老陳都是發福的中年人,所以在顛簸下還算勉強穩住了身形??擅貢±罹蛻K了,他是個精瘦的年輕人,在這么劇烈的顛簸下,就算他系了安全帶,都還是被彈起來磕著了腦袋! 馮志誠看自己的秘書被磕著了腦袋,有些于心不忍,再加上他自己的身體也有些吃不消,便對司機老陳道:“老陳,還是穩著點吧!” “好嘞!主任!”老陳一聽命令,立馬就把油門松開了許多。 說實話,他也吃不消。 而且,看著前面那什么mmep的越野速度,他真的相當無奈…… 他也不是沒見過挖掘機,可是誰家的挖掘機有這個速度? 就算是以柴油機技術聞名的卡特彼勒挖掘機,也達不到這mmep速度的十分之一吧? 一般的輪式挖掘機最大公路速度在40公里/小時左右,但是跑這種路況,估計最多5公里/小時;而履帶式挖掘機就更慘了,某些以速度見長的品牌/型號也只能跑出8公里/小時的最大公路速度,到了這種路況最多也就3公里/小時的時速,履帶式只是能跑的路況多,但速度一般是比較慢的。 這還是由于挖掘機普遍都是用柴油機的緣故,柴油的燃點低,其燃燒特性決定了柴油機轉速低、馬力小,但活塞行程長,所以扭矩大。 而扭矩越大的車輛在跑這種特別爛的路況時,所占的優勢就越大。 在這種路況上跑,車輛的發動機扭矩才是首要參數,最大扭矩下的轉速是次要參數,至于平時的最高轉速,其實已經是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參數了! “那什么mmep到底有多大的扭矩和最大扭矩轉速?”老陳的油門稍微一松,mmep和他的車距離拉的就更遠了。 他們這一溜堂堂政府高官的車隊,居然只能跟在mmep屁股后面吃灰…… 真是…… 什么時候享受過這種待遇? 好在總裝車間和那個小山包的距離不算太遠,眾人體驗了一會讓人高潮迭起、上下起伏的“車震”后,終于熬到了目的地。 楊越坐了公司的一輛普通suv,雖然這車底盤更高些,但也只是通過性好些,剛才那一路的顛簸感也非常強烈。 “這已經出了我的地盤了……要不然我非讓力士開幾臺mmep出來,把地給平了……”他隨意吐槽了兩句,就連忙去接待那一群身子骨都快散架了的中年領導。 而楊越招呼好眾人后,mmep正式開始了“接力土方作業”! 只見四臺mmep已經把各自的機械臂轉向了拉著專用鏟斗工裝的渣土車,而隨其他車輛跟來的力士則跳上了那輛渣土車幫助mmep裝上鏟斗。 整個換裝過程非常迅速,竟然一眨眼就好了! 要知道,一般挖掘機換鏟斗都需要cao作人員拿著錘子“duang、duang、duang”的敲半天銷軸,直到把兩根銷軸都裝的嚴嚴實實了,才能保證鏟斗在工作中的穩定可靠。 即便是裝了先進的挖掘機專用液壓快換裝置,一般更換工裝也需要1分鐘左右。 哪有這樣幾秒就搞定的? 最先裝好鏟斗工裝的履帶式mmep已經開足馬力殺向了小山包的斜坡上,而后6x4輪式mmep緊隨其后,4車當即排好長隊,進入了預定作業位置。 每車相距足有30米的情況下,它們要怎么完成作業? 這是一個繚繞在眾多政府高官和隨行工作人員心中的疑問! 但此刻,已經沒人多問了,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mmep到底如何表現,看它如何破解這個難題! 處于隊首,停駐在半山腰斜坡上的那臺mmep已經開始挖掘土方了…… 它進行挖掘作業的時候是傳統的反鏟姿勢,而隨著它挖掘出了土方后,機身就開始快速轉向。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機械臂多節小臂開始復雜的運動,竟然在鏟斗平移的過程中,將反鏟姿勢變成了正鏟! “咦?還能這樣cao作?這靈活的簡直像人的手臂一樣!如臂使指、如臂使指??!”在遠處觀摩的馮志誠對此高度評價道,立馬就有一眾高官附和了起來。 但光能轉動機械臂可不行??! 那每臺mmep之間的30米距離可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要怎么解決? 馮志誠相信mmep肯定有解決的辦法,要不然也不會設置這個高難度的環節! 但具體會是怎樣的解決方式,他暫時還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