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反思(第一更!求訂閱?。?/h1>
改型的新機械臂由一名一星力士來cao作,他的特性和星級能為這項復雜的工作帶來多項加成,以更好的應對cao作過程中的種種難題…… 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除了勇氣,當然也少不了相應的技術,這樣才能最終摸索出成套的cao作規范。 不過,誰叫他是系統人才呢…… 他本身就不是普通人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壓根就不會有絲毫情緒波動,既不會緊張難耐,也不會粗心大意!簡直太適合這項工作了…… 而由于消防演練的準備工作比較倉促,所以現場并未假設像樣的障礙。 楊越和三名學士組成的臨時評審組就假定行吊垂下的吊鉤為障礙物,要求力士cao縱新機械臂繞過吊鉤,將前端小臂探出到火箱正左側,再用消防噴槍進行滅火作業。 力士首先cao縱收縮著的機械臂打開,隨著他的cao作,三極電機發出悅耳的輕微急速運轉聲,機械臂果然應聲快速打開,徑直的伸向了吊鉤所在的方向…… “運轉正常啊……看來內部的管線和伺服電機系統都安然無事……”楊越欣慰的笑著,并小聲念叨個不停。 機械臂在力士精巧的cao縱下,高速于吊鉤前拐彎,靈活的伸出了第一節小臂,穩穩的將消防噴槍懸停在火箱正左側,隨即開始噴射…… “噗、噗、噗……” 3條水/液管同時高速輸水,再經由特制的消防噴槍工裝內的小型高壓水泵加壓,形成了一道威力巨大的水柱,只輕輕劃過了一小圈就將火箱內的火焰徹底澆滅! 用水能把汽油柴油混合液引燃的火情撲滅? 按科學原理來說,好像是不能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 例外也符合科學原理! 首先,這個火箱的空間就那么一點,且汽油柴油混合液雖然量不少,但燃燒后已經消耗了很多,混合燃油液面距離火箱的敞口足有四五十公分距離; 其次,火焰在底部燃燒,尤其柴油燃燒不完全,產生了大量濃煙,造成內部缺氧惡性循環; 最后,高壓水柱激射而出,帶走了燃油表面氣化層的溫度,激射的水霧進一步擠占本就不多的空間,更是加劇了火箱內的缺氧狀況。 所以,在溫度降低,燃點較高的柴油首先罷工,又極度缺氧的壞境下,獨木難支的汽油之火當然也很快被高壓水柱給澆滅了! 這火雖然順利被撲滅了,試驗也是相當成功,但楊越卻臉色鐵青的罵起在場的眾多系統人才來…… “你們一個個的,就不能長點腦子嗎?用水來滅油類火災?”楊越臭著個臉就開始訓人,這還是他頭回批評系統人才。 系統人才以前沒少給他省心,但到了這種安全生產的細節方面,可能也會有考慮不周的情況發生。 但即便是普通人類,也會經常想不到這種小事。而用水去滅油類火災,往往都是災難發生后慌亂之下的應急反應,根本就是病急亂投醫。 “用這么猛的高壓水柱沖這么小的火箱當然能滅掉火,但是火情要是大點呢?嗯?被高壓水柱沖的濺射出來的燃油會帶出火焰,將火災進一步擴大!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你們以后絕對要注意!”楊越質問完后,又是一輪批評教育。 沒辦法,他可不想自己的工廠因為系統人才應對火災的方式不當而燒成灰燼。 那樣的話,直接損失掉的廠房、設備、物料還只是一個小數目。在短期內無法恢復的產能損失,才是傷筋動骨的大出血! 恢復不了的產能,正好刺激競爭對手去爭奪市場,說不定就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了! 楊越正是推想出結果的嚴重性,才會和當場的系統人才反復強調…… “記住,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塑料等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引發的火災屬于b類火災。撲救b類火災可選擇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鹵代烷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以后千萬別拿水去滅火了!或者把濃縮的消防泡沫液準備好,按比例注入水中使用!” 講到這里,他覺得那個特制的消防噴槍還得能換裝消防泡沫噴頭才行,這樣更有利于消防作業。 泡沫滅火的原理是泡沫層析出的水分能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層封閉性很好的水膜,起到隔離燃料與空氣的接觸,靠泡沫和保護膜雙重作用,能迅速、高效率的撲救油類火災。 而除了b類火災,泡沫滅火也是一種通用性非常好的消防措施,因而被世界各國的消防單位廣泛采用! “唉……看來以后要做好消防培訓!”楊越感嘆道。 雖然系統人才大部分的cao作都是既規范又高效的,但難免會有不可控的意外狀況發生,所以防患于未然才是關鍵。這次消防演練可謂給他敲響了警鐘,以后可不能忽視消防應急措施的培訓了! 當然,除了火災,在日常生產中還會引發其他災難性事故,如:電路損壞、危險品泄露、高空作業意外跌落、設備傾倒等。 尤其某些系統人才的某些cao作,本來就是不符合規范的,反而因為缺乏相關設備,而用自身技巧來違規cao作,帶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這一類行為若是往重了說,引發災害時這幫不是人的系統人才可能沒事,而過來視察工作狀況的楊越可能就徹底涼了…… “所以說,這邊工廠的生產組織還是有問題??!”楊越喃喃自語道。 對比被劉向坤接手的紅葉廠就能發現問題的關鍵,現在的紅葉廠是典型的現代化工廠,安全生產有相關責任人負責,所以日常生產中都有班長、車間主任、安全員等人指揮或巡查,以杜絕違規的危險cao作,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有序和高效。 而系統人才扎堆的海邊廠區,他們干起工作來都是一窩蜂的全都撲上去,壓根沒有任何組織管理,協調工作時竟然全靠默契! 這就造成了雖然每個系統人才的個人能力都很強,但因為沒有相應的組織管理,其實他們的效率并沒有被最大化!且在工作過程中,因為缺乏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而留下了大量的安全隱患! “這種情況一定要改!我記得剛才韓修在的時候,情況好像不一樣啊……嗯……等下找他商量、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