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商會(第三更!求訂閱?。?/h1>
楊越被胡坤拉到了街對面的茶社密談,這里提供地道的功夫茶…… 一小杯清茶下肚,茶香在唇齒間四溢散開,頓時讓楊越的酒意散去了七八分,神智也清明了許多。 “怎么樣,楊總?這里的功夫茶不一般吧!”胡坤得意的道。 他除了德坤貿易這家自己實際獨資的公司外,還有早年和別人合伙成立,并經營壯大的其他企業。所以,這些年賺著錢了沒少研究吃喝玩樂,對于這同齡人少有涉及的茶藝,他也有所研究。 “我不懂茶,在我嘴里都是苦水,一杯下肚提個神、解個渴而已?!睏钤降故呛芄夤?,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很直白的全說了出來。 “楊總倒真是灑脫,還別說,你這話倒是暗含禪意……”胡坤也不知是牽強附會,還是故意吹捧的道。 楊越撇了撇嘴,對他的話并不感冒,便直接道:“說正事吧。商會的規則我不懂,你給我介紹介紹……” 胡坤小口抿了點清茶,舌尖輕咋,細細品鑒后才不舍的咽下了肚。 在他喝來,一杯普通的茶里,都隱含著常人所不知的茶韻…… 楊越看這家伙喝口濃茶解解酒還裝逼,真是相當的無語。好在他已經安排韓修送老爺子回家了,有的是時間和這家伙慢慢耗! 至于韓修喝了那么多酒,會不會被查酒駕,甚至醉駕? 那當然不會…… 因為不論是酒駕,還是醉駕,犯罪主體都是人! 而韓修作為系統的特殊人才,壓根就不是個人! 又哪來的酒駕、醉駕呢? 況且,他喝的酒確實不知道哪去了…… 估計吹那玩意也沒什么反應。 胡坤倒也沒曬楊越多久,可能知道自己再這么裝逼下去會招人厭煩,便直接給楊越介紹起了商會的情況…… 連海商會的架構由一名理事長作為最高領導,下設理事、監事等高層職務,以及財務、行政等輔助職務。除了本地的總會外,還有金陵、滬上等都市的分會。 商會的日常運營靠會員提供的會費作為支撐,非正式會員的觀察員每年會費為50萬元,而正式會員則每年交100萬元會費。 除了日常組合交流、學習等會議外,商會最大的作用就是邀請機關干部參會,分析時政方針,讓會員企業搶占政策先機,甚至直接和政府機關討價還價,謀取各項優惠政策。 聽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其實背地里就是干的拉皮條的活計…… 但也就是看著稀松平常,實際上能獲得的好處卻是異常豐厚的! 知道為什么小企業普遍競爭不過大企業嗎? 資金、市場資源、技術實力等都是重要因素,但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重要因素就是政策風險! 政府一輪政策調控下來,從樓頂天外飛仙的企業主起碼能繞地球儀三百多圈兒……天臺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為什么? 以為他們不想知道政策風向嗎? 不,當然不是他們不想! 而是他們壓根沒資格知道! 那誰有資格知道呢? 就比如超大型企業,或者類似商會這種大中型企業抱團的規?;M織。 國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因為主要持股方是國家,所以一般不會受到政策的沖擊。最多也就受到國際政治和全球市場的影響,有時還能因此得到國家大量補貼,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性所決定的。 民營企業顯然不能享受這樣的好處,在一波波先行的開拓者死在沙灘上后,各地的大中型企業就開始抱團了,他們在商場的實戰中學會了如何避險。 而他們所避開的風險當然不會就此了之,總需要有炮灰來承受傷害,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那么這個炮灰,就只能選定競爭力較弱的小型企業了。 所以,商會的門檻其實就是為了排斥小型企業而設立的。 楊越不想做炮灰,也不缺那每年100萬的會費,所以入會的事也就順水推舟了…… 而作為推薦人的胡坤,則收下楊越順水推舟的人情,愉快的和他互換了聯系方式,期待著日后的合作,也不會因之前市電商創業大賽被壓了一頭的事再有絲毫不快。 畢竟,比賽只是創業過程中的一個節點,日后的經營之路還長著呢…… 與其敵視彼此,倒不如強強聯合結伴而行! 反正過了市電商創業大賽,二者已經沒了直接競爭關系,倒是有合作的可能性。 …… 第二天,韓修直接談好了工廠轉讓的事,就是本地分銷商許總堂叔的工廠,有他做引薦人,談判就順利太多了。 過戶手續辦理的也很便捷,誰叫蓋世商貿現在是市里的新星電商企業??!拿出去名頭可是響當當的,連去機關單位辦手續的效率都提高了幾倍! 工廠過戶完成后,楊越就急忙要建廠房。 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那幫全國各地來的經銷商就差把他人綁票過去,要求必須交貨來贖了…… 但當他趕到了實地,就徹底傻眼了。這里與其說是工廠,倒不如說是一片荒地! “還真是荒涼??!”楊越吐槽道。 除了幾間簡陋的小平房外,周圍的曠地里竟然長滿了齊腰深的野草…… “小金,聯系平板拖車,把魔改挖掘機運過來平整地基,夜里就開始建廠!”楊越也是果斷,既然要干,就絲毫不能拖泥帶水。 海邊廠區內的二期建設工程幾乎已經陷入了停滯,系統人才都被他抽調到了生產崗位上去。 在有了大量速率型的力士加入后,蓋世電風扇的產量瞬間猛漲了五成。而新制造出的銀葉電風扇生產線,在由系統人才cao作后,產能也爆炸式增長,已經能暫時緩解龐大訂單量造成的壓力了。 但那還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把新廠建好,裝配好多條新生產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而比建廠難度還高的,卻是組建新廠的生產團隊! 因為無論是建造廠房,還是制造生產線,有系統人才輕車熟路的cao作,都是非常簡單的事。但唯獨組建生產團隊,卻是讓楊越非常頭疼的一件事! 這又得涉及到大量招工、培訓、考核、挖人、任命等一系列復雜的人事工作,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項工作顯然不現實,只能想辦法慢慢來。 尤其是管理層,至少需要有個能人來挑起大梁…… 而他身邊,現在就缺這樣的人! “咦?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