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眼界
楊越笑著走進了楊建國的辦公室時,見老爺子正在看書,但靠近仔細一看,卻發現他其實是在發呆…… “爺爺,想什么呢?”楊越連忙關切的問道。 楊建國聽到孫兒喚他,這才回過神來,轉頭道:“你來的正好……我正想問你呢!廠里的工資怎么開的那么高?” 楊越一屁股坐到了沙發上,才答道:“我們現在生產的大部分都屬于中檔產品,市場定位和利潤都要高過以前的廉價產品。但相應的,制造時技術要求也高了,自然薪資待遇要開高點!” 楊建國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又疑問道:“你那幾個合伙的朋友也沒意見嗎?” 老爺子的疑問源于楊越之前解釋的資金來源,他把小金、小喬、韓修都拿來當幌子,說是他們幾個都投資了…… “沒意見、沒意見!而且,他們好像要炒股,近期想把股份賣給我,我已經答應下來了!”楊越連忙敷衍了一下,順便編個理由,把股份的事給圓回來,徹底解決老爺子的疑惑。 “炒股?那玩意靠譜嗎?不是說都虧錢嗎?”楊建國奇怪的問道。 對于那些人把公司股份賣了去炒股的行為,他這個干了一輩子實業的老人家,確實有些難以理解…… 楊越連忙裝模做樣的瞎鄒了一通:“我也不懂,反正該勸的我也都勸了,再多說可能還會傷了感情呢!就由他們去吧!” “好吧……唉……”老爺子的心思顯然不在這件事上面,他開了口卻欲言又止的嘆了氣,最終又盯著辦公桌上的書發起了呆。 楊越有些奇怪,他只道是爺爺因為家事而心情不好,就連忙道:“公司上個月的業務很不錯,所以打算后天組織出去玩一玩,您老人家也跟我們一起去吧!” 楊建國卻搖了搖頭道:“你們年輕人去吧!你們能玩的,我這把老骨頭也玩不動,就不去湊熱鬧了!” 團建活動確實有很多不適合老年人的項目,楊越便道:“那我單獨帶您出去旅游吧!咱們去有山有水的地方,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出去散散心總行吧!” 老爺子還是擺了擺手道:“遠處我去不了,近處也沒什么意思,還是算了吧!況且,我這心也不想靜下來!” “心不想靜下來嗎?”楊越有些奇怪,卻只當爺爺是怕靜下心來又會想起不開心的事,便道:“那還是跟我們年輕人一起吧!玩不動的項目,您不玩就行,還是有很多適合老年人的項目??!比如泡泡溫泉、藥浴就很不錯!” “還是算……” 楊建國開口想要繼續拒絕,卻被楊越打斷了…… “爺爺,好啦!聽我的,去吧!去吧!我也不放心把您一個人丟在家里,倒不如跟著我們一起,大家歡聲笑語的還挺熱鬧!” 楊建國知道孫兒是一片孝心,便感動的點了點頭。反正出去散散心也不錯,再這么枯坐下去,他這把老骨頭就要銹蝕風化了! 楊越見老爺子終于答應了下來,便滿臉笑意的走出了辦公室,去劉向坤那邊看看…… 劉向坤此時正忙著制定新的管理及懲罰制度,這是他新官上任三把火里的第一把火,旨在嚴明團隊的組織紀律、凝聚人心,同時也是立威的一種表現。 等到這第一把火燒的差不多事,他才會扔出第二把火獎勵計劃。 打一大棒,再給個甜棗兒! 一推一拉,才能讓紅葉廠這輛戰車徹底開動起來;也為他這個新廠長樹立起賞罰分明的形象,便于日后的管理工作。 而等前兩把火將勢頭燒旺的時候,才輪到他展現真正的實力。 這第三把火,就是把廠里的生產流程標準化,讓紅葉廠這輛已經開動的戰車,完全步入正軌。使企業日常的生產符合高效的現代化科學組織標準,疏通低效流程,堵住管理漏洞,從而大大增強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 在劉向坤入職之前的紅葉廠,無論是小喬制定下來的工藝流程,還是以工藝流程為藍圖制造的生產線,都是僅針對產品本身的,卻沒有相應的組織管理制度和配套的監管者。 如果是系統人才來cao作的話,那絕對沒什么問題,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個高效且有組織的團隊。 但把生產任務轉交到普通員工手里就不一樣了,各種組織管理的低效化,將極大的影響工廠的產能利用率。 這在手工生產占大比重時尚且如此,而到了現如今四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后,產能利用率會因為低效的組織管理而降低更多! 不僅生產線上的大量設備不能最大化利用,甚至工人也會因組織管理的低效而疲于應付,繼而影響成品質量,進一步拖累成品產出速率,使之與設計產能形成巨大差距! 目前生產線和新接手的普通工人還處于磨合階段,所以結果尚不明顯,但老道的劉向坤甫一接手,就注意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無論從他自身的職業前景,還是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他都有責任、有義務去徹底拔除這一隱患。 而這,也將是他遞交給新老板楊越的第一份成績單! 楊越在旁大概看了一下,覺得劉向坤制定的管理及懲罰制度并無不妥,而且對于他的工作,也依然抱著肯定的態度,便沒再多說什么…… 短短幾天時間,楊越也沒指望劉向坤能給他多大的驚喜,關于他的具體能力,也還是要看日后他所做出來的成績。 楊越從辦公室里走了出來,悠閑的漫步在這個破舊工廠的院子里,看著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難免有些唏噓感嘆…… 這里是他爺爺一輩子的事業,是凝結了他心血的結晶;也是楊越自己起家的地方,以及目前產能最大的工廠。 但無論這里有再多的故事,有再多的情感寄托,也終歸是要面對現實的局限! 紅葉廠已經容納不下更多的生產線和工人了,接下來訂單更多的旺季,必然要進一步擴充的產能,肯定不能再往這里塞了! 鳥兒翅膀硬了,是要飛走的;孩子長大之后,也是要遠行的…… 在集中了楊越事業重心的海邊廠區以外,這個小小的紅葉廠也慢慢容納不下飛速發展的業務需求了! 要么擴廠,要么設立分廠,已經到了必須提上日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