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基建中心與未來規劃
送走了蘇市長一行的政府考察組后,楊越便和韓修急忙趕往海邊廠區…… 那里,三千多平方米的大廠房地下,基建中心已經竣工! 不過在路上,楊越還在和韓修討論著這兩次政府領導的視察,以及電視臺等媒體的采訪。 “最近的領導視察有點頻繁??!想躲都躲不開!”楊越一如既往的開始吐槽。 韓修看了看車內的后視鏡,瞄了眼楊越無奈的神情,反而輕笑著:“剛看你表現的還不錯,怎么又覺得應付不過來了?” 楊越搖了搖頭道:“那也得悠著點??!這個頻率我可頂不住哇!” “喲?年紀輕輕的小伙子,體力怎么能不行,這就求饒了?男人可不能說自己不行哦!”韓修調侃道。 “去你的……我是說,這政府領導老是來視察,讓我疲于應付!”楊越還是正經道。 韓修也收起玩味的神情,認真道:“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政府領導過來視察,其實是對企業發展的肯定,以后可以作為企業底蘊,寫到企業宣傳手冊和官方網站上。而且,有了這個,未來和政府部門打交道都要方便一些,別家是眼紅的想要還要不來呢!” 楊越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韓修的觀點。 只是,他畢竟還沒習慣與政府高官相處。雖然這兩次表現的還不錯,但他的心理還是比較排斥的…… 可作為企業主,這又是他不得不學好的必修課! 因為,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少不了要與政府打交道。處理好政商關系,能助力企業的高速發展;反之,則可能受到地方政策法規、相關部門監管的重重限制,而使得企業經營難以施展開來。 至于電視臺等媒體,其實也是一個道理,關系處理好了,對企業發展同樣是大有脾益的。 只不過,政府看重的是企業是否真正具有發展潛力,未來能否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繳納更多的稅收;而媒體則可能睜著眼說瞎話,甚至為了利益去訛詐企業,這對于經歷無良媒體荼毒數十年的國內企業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了。 “可市電視臺,畢竟是官方媒體,應該不會去做那么下作的事吧?”楊越疑問道。 “官媒本身作為政府的喉舌,應該沒什么問題。只是,這件事處處透著蹊蹺,我懷疑是有人在背后搗鬼,處心積慮的想陰我們一道!”韓修猜想道。 “嗯?那會是誰呢?”楊越狐疑道。 按說他可沒得罪什么人??? 數來數去也就之前供應紅葉廠電機的秦義偉,以及前幾天回來被打臉的楊淑琴而已…… 秦義偉早已跟他不是一個級別的了,他若真有請動市電視臺的能量,何不早些出手,將蓋世商貿扼殺于襁褓之中?又何必等到如今這般不好下手的時候? 至于楊淑琴倒是有那么一絲可能性…… 但紅葉廠畢竟是她爸一輩子的心血,量她也沒這個膽子去做這種天理難容的事! 那除此之外,還會有誰? 韓修卻是神色淡然的開著車,順便勸慰楊越道:“該是誰,就是誰!對方總會有憋不住自己跳出來的時候,我們靜觀其變就好!” 賓利飛馳仍在高速行駛,楊越卻并沒有作出回應…… 不一會,這輛高檔的豪華轎車就開進了海邊廠區,停在了那棟三千多平方米的巨大廠房旁。 此時,空空蕩蕩的廠房下方,基建中心已經建造完畢! 【系統:恭喜您!基建中心建設完成!請盡快派駐限定人才和設備入內啟動生產!】 基建中心 基建中心將提供建筑業(如預置鋼結構)或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如建筑工程機械)的特殊工作環境,派駐限定的人才和設備入內,可突破現有技術的限制,制造出遠超實際水平的產品! 進駐限定人才及數量:精工20名、力士10名(數量與商業等級掛鉤?。?/br> 進駐限定設備及數量:建筑業或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的設備2套(數量與商業等級掛鉤?。?/br> 提示:派駐設備入內時,需要按照技術難度消耗大量商業值,請分配好人才的使用,以達到效率最大化! “這是專門為我的廠區建設準備的嗎?”楊越看著基建中心的相關介紹,有些難以置信的驚喜道。 足足120畝的海邊廠區,要想建設為一個現代化的小型工業基地,所需的投資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楊越手頭這點錢,顯然連個零頭都不夠! 沒見他之前耗費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才勉強把裸露在地表外那些凹凸不平的基巖給清理完嗎? 可基建中心的出現雖然是個好事,但他也發現了一大問題! 那就是,基建中心所提供的建筑業或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的特殊工作環境,以及需要自行派駐設備入場的特點,就意味著,他只有兩種選擇…… 要么買批二手設備過來,用完就再賣掉換一批,然后廠區建設差不多了,就把基建中心閑置下來;要么把建筑業或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作為投資方向,研發并制造相關產品,持續開發基建中心的潛力! “韓修,你的建議是?”遇事不決找商務助理,這是楊越早已養成的習慣了。 韓修皺著眉頭,仔細考慮了一番后,還是慎重的給出了自己的意見:“我覺得,我們不宜現在就跨行業搞建筑業或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即便是長期預景,我也不推薦行業跨度如此之大。因為,這代表著我們之前的很多市場資源的積累,都將白白浪費了!” 楊越聞言搖了搖頭,卻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我倒不認為我們之前積累的市場資源會浪費!最多也就是對這個新介入的行業沒多大幫助罷了!” “這正是我所擔憂的,進入一個新行業沒那么容易!”韓修強調道。 “可我并不想基建中心未來會被閑置掉,它的潛力應該不??!”楊越還是堅持己見。 韓修苦口婆心的勸誡道:“但建筑業的那些預置結構門檻實在太低,沒什么科技含量,如果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那純屬浪費人力資源;而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則遵循了重工業的行業特性,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如果從事這個行業的話,那就意味著我們必須不停投入大量資金采購設備和投入研發?!?/br> 楊越卻興奮的道:“沒錯,我就是想進入與建筑相關的重工業。重資產沒什么,那正好給我提升固定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