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跑馬圈地
因此陳鋒知道,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他愿意盡自己的全力,為孫大海心中的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李二龍介紹了海南的情況后,陳鋒在心里就已經做了決定,進軍海南。 當然,這只是陳鋒心里的想法。具體能否順利立項,還要看實地考察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結果。 海南省剛剛升級成功,目前幾乎如同一張白紙,在等待著開發者們在其上面繪制出一副宏偉的藍圖。 嘉華的項目自然與食為天的項目有很大的區別。 食為天以機械化大農場生產方式為主,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這其實就是現代化農業的生產特征,產品面向廣大消費者。 而嘉華所開設的項目是以小型生態種植場、養殖場為主,配合觀光、采摘或其它旅游方式,更注重追求產品的高附加價值和衍生價值。 因此,嘉華和食為天不僅沒有構成相互競爭的關系,反而形成了多元化經營,也算是相得益彰吧。 最終,食為天以千安縣為主,將陸續建成六個養殖、種植綜合基地。分基地的總部建在了省會??谑凶罘比A的地區,一塊三十多畝的地皮,被食為天以每畝三十萬元的價格買了下來。 此時,海南的地價剛剛開始啟動,房地產熱初現端倪。 不過食為天是從省政府手中拿到了一手土地,他們也沒有炒地的想法,因此不會受到未來海南土地價格暴漲一級崩盤的影響。 同樣的,嘉華也在去年完成了與海南政府的談判工作。嘉華的農業項目集中在三亞的瑯琊灣,也就是后來的亞龍灣附近,現在那里未開發,只是人煙稀少荒山和海灣。 其實,就連三亞也是借助海南升級,才從小縣城變成地級市的。因此三亞市周圍基本保持了原始風貌,開發度很低的。 知道陳鋒準備進軍海南后,孫大海對照著現在的地圖,好不容易才搞明白了大致的方位。 孫大海模仿后世老首長的樣子,很牛逼地在地圖上三亞縣城(市)偏東三十公里左右的瑯琊灣位置畫了一個圈。 這是他向陳鋒建議選擇的地點,此時還是一片荒蕪。這是重生者的福利,提前跑馬圈地,先把地方占了下來。 陳鋒與海南政府談判的時候,承包了瑯琊灣旁邊的幾座山,作為農業項目的基地。 嘉華在這里承包的山林面積不算很大,比大青山要小了許多。承包地中有兩個百十人的小寨子,是分屬于彝族和苗族的。 這兩個寨子并不需要遷走,嘉華的項目需要不少人手,還發愁當地的人力資源不足呢。 等嘉華的農業項目完成之后,這兩個寨子可以通過翻新,變成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民俗村,為這里增加新的旅游項目。 同時,陳鋒還談下了瑯琊灣近千米的海灘地段,前期這里將成為嘉華的項目工程人員和農業項目人員的臨時駐地,同時兼具臨時物資中轉倉庫的功能。 等到山上的農業項目完成后,這里將會由嘉頤國際接手,建設成世界頂級的海濱度假酒店。 此時的三亞還很荒涼,交通不便,人口也不足,因此土地并不值錢。 三亞現在還沒有通航,城市發展規劃中除了市區是重點外,估計也頂多能兼顧到附近的三亞灣和大東海,對于三十公里外的亞龍灣,應該還提不到日程上來。 因此,嘉華拿地的價格很低,承包的幾座山幾乎像白給一樣。 那段海灘雖然申請的是工程配套轉商業用地,但平均每畝的成本也不過是十萬元左右,可以說撿了個大便宜。 孫大海選這里(亞龍灣),是根據前世他對三亞的了解而做出的。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沒想到嘉華經過實地考察和談判后,真把這里拿下了一塊。 等到幾年后中糧入股的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他們就只能避開這段黃金位置了。 不過,由于三亞市的財政能力嚴重不足,因此,短時間內不要期待政府能在這里做好相應的市政配套了。 有鑒于此,嘉華對這個項目做了整體規劃。 一期工程分兩部分,將從1989年起,三年內完成。其中外圍工程包括相關的道路建設,以及擴建、改建原有的瑯琊灣散貨碼頭。 項目工程是完成承包區內生態種植園、養殖園的建設。 二期工程將從1992年開始,同樣是三年的建設周期,重點是建設海濱度假酒店,以及承包區的民俗村。 瑯琊灣散貨碼頭是一個老舊的碼頭,水文條件不錯,只是這里最大的泊位,也只有兩個500噸級的,進不來大船。 進入八十年代后,三亞的客、貨運輸慢慢都轉移到了三亞灣的碼頭,這里逐漸閑置下來,年久失修,基本被廢棄了。 不過,這個碼頭距離嘉華買下的海灘只有兩公里。 在三亞大部分建材都要依靠大陸運輸的現在,嘉華如果花點小錢重修這個碼頭,總比指望政府修好道路,用以完成物資的運輸,要高效得多。 瑯琊灣碼頭項目等于是一個新的衍生項目。 陳鋒本著“術業有專攻”的理念,通過朱麗花和孫大海的關系,拉上了香江的李佳杰、小超人、葉浩辰、大衛·穆勒入股,又經過他們的介紹,把香江船王家11歲的長房長孫——小蘇同學也捎上,一起成立了一個優特投資管理公司。 優特投資管理公司在香江注冊,注冊資本為一千萬美元,總經理由奧地利的大胖子大衛·穆勒擔任。 股權分配情況如下:架設未來投資公司占股30%,是為最大股東。 小蘇同學和大衛·穆勒個持有15%的股份,李佳杰、小超人、葉浩辰和嘉華旗下的嘉宇國際旅行社,每家出資一百萬美元,占10%的股份。 大衛則是聽到消息后,自己主動跑上門要求參與的。 他是個狂熱的游艇運動愛好者,孫大海最早見到他時,就是在海上各自乘坐的游艇上。 當他聽到圈子里有人在策劃這樣的投資項目,自然不愿意放過。而且他還主動提出要擔任這個項目的管理者,反正他現在工作的那家企業,是他家的家族企業,有他沒他都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