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內訌的新藝城
在1986年,新藝城憑借與原友聯影視公司合拍的《英雄本色》,在香江年度票房排行榜上一舉登頂。 《英雄本色》一片不僅取得了香江1986年度票房冠軍,并且打破了香江電影票房歷史紀錄,還將原票房紀錄一下子提高了五百萬,達到了四千一百萬港幣。 同時,在香江1986年度電影票房前十名的榜單上,還有新藝城出品的《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刀馬旦》以及《開心鬼撞鬼》三部影片,分別排在第三,第七和第十名。 一時間,新藝城的風頭無兩。 然而到了1987年,新藝城出品的影片,票房成績卻是出現了下滑。 至少從榜單上看,他們去年出品電影獲得的最好名次,也只是排名第三位的《監獄風云》。 說來這要怪孫大海了。前世的《監獄風云》票房成績排名當年的第二位,僅次于成龍的《龍兄虎弟》。 然而現在,他們則是被亂入香江電影圈的重生者·孫大海加塞了。 友聯出品的《秋天的童話》,獲得了三千五百萬的票房成績,僅以50萬港幣的微弱劣勢敗給于《龍兄虎弟》,成為了年度票房榜亞軍,《監獄風云》只好屈居第三名了。 要知道,在前世《秋天的童話》雖然口碑極佳,但票房成績只有二千五百萬,排名年度第五位。 而今世,孫大海在保證了原班人馬參與拍攝之余,還加大了支持力度。他將張婉婷報上來的三百萬港幣拍攝成本,主動提高到了五百萬港幣,幾乎增加了一倍。 這使得導演張婉婷在拍攝過程中財大氣粗了一把,可以對每個鏡頭更加精雕細琢,整體效果提升了許多。 因此,《秋天的童話》的最終成片要比前世的版本更加精彩。 這也使得影片意外地收獲到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的青睞,不僅受邀進入主競賽單元,還一舉囊括了最佳影片的“金獅獎”和最佳導演的“銀獅獎”,創造了香江文藝電影的最高成就。 作為香江第一部獲得世界a級電影節大獎的文藝片,《秋天的童話》不僅在歐洲和東南亞大賣,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其在香江本埠的票房成績。 所以,去年《秋天的童話》的票房成績比前世高出了一千萬,直接把《監獄風云》卡在了自己的身后。 新藝城與友聯合拍的《英雄本色2》,以兩千兩百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排在年度票房榜第六位。 這是一部典型的續集電影,取得這樣的票房成績也基本在大家預料之中,算是正常發揮了。 其實,如果《英雄本色2》能夠拖后一兩年再上映,票房成績肯定要比現在更好。 好萊塢的續集電影,也基本是按照三五年一部的速度往外推,這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非常合理的安排。 只是新藝城的人看到有大量的跟風之作都出來撈錢? 心里便忍不住了。 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英雄本色2》才匆匆上馬,在首部影片下映僅一年? 便將續集推了出來。 這種做法看似搶到了熱錢? 但對于影迷以及整個系列后續的票房潛力,所造成的傷害? 卻是難以估算的。 不過,孫大海對拍攝《英雄本色2》一直都沒有太大興趣? 票房什么的也就不是太在意了。 至于那所謂的第三部《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前傳)? 打死他也不會參與拍攝的? 太毀人品了。 在1987年? 被新藝城寄予厚望的兩部電影《倩女幽魂》和《衛斯理傳奇》,掙到了口碑? 但票房成績卻表現很一般? 最終排名則是落在了第十五名和第十六名。 其實,前世的新藝城于1980年成立,只有短短十一年的壽命。它的高光時期是1982到1986年。 這期間,新藝城出品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佳作,也擁有了《最佳拍檔》系列? 《開心鬼》系列,以及今世被孫大海先一步搶走的《英雄本色》系列等一些大ip。 新藝城的出現,為失去了李小龍而顯得沉悶的香江影壇,帶來了一股清流。 不過,由于在公司成立初期,內部股權分配嚴重失衡,這就為新藝城日后的內耗埋下了伏筆。 從去年開始,新藝城的內部矛盾已經基本公開化,再也壓不住了。 幾位當家人貌合神離,都想利用公司的資源,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他們互相間扯后腿都來不及,早已不復公司剛成立時上下用命,齊心協力搞創作,抱團打天下的情景。 因此,新藝城在1986年度取得的佳績,也就成為了他們最后的輝煌。 這是新藝城發展史中的重大拐點。從此以后,新藝城的表現就如小二黑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話扯得遠了。 黃百鳴去年決定做《八星報喜》這個項目。 《八星報喜》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部合家歡類型的家庭輕喜劇。 黃百鳴想要抓住春節期間全家團圓的機會,主打大團圓結局,靠眾多明星的參演或客串來聚攏人氣,拉升票房。 這個項目憑借得更多的是黃百鳴和新藝城的人脈關系,并沒有多少拍攝難度。 只不過新藝城內部對這樣的項目信心不是很強,也可能是有些人不愿意將公司的資源分流到黃百鳴的項目上吧,反正公司最后決定給予黃百鳴的實際支持,并不是很多。 老好人黃百鳴對此也很無奈。 正好他在出席《末代皇帝》香江首映會時,遇到了孫大海,兩人嘀嘀咕咕一陣之后,不僅讓友聯公司成為了《八星報喜》的投資方之一,黃百鳴還答應將以個人身份,幫助友聯經紀公司籌備《阿郎的故事》這個新項目。 友聯經紀公司一家以經紀業務為主的公司,雖然擁有全套影視制作的資質、設備和技術人員,但并不是一家純粹電影制作公司。 以友聯公司現在的人員構成,每年完成自制兩到三部電影,并適當參與三到五個其它影視公司的項目。這樣的工作量,還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項目再多得話,友聯公司就需要額外配備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這樣會有些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