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不容忽視的食為天
程磊知道,李二龍李總和自己說的這些項目,雖然并沒有特別強調,但對外還是要保密的。 設計這些項目雖然并沒有難度,只要是業內人士,閉著眼睛就能想得到。但如果項目前面掛上了食為天的名字,只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會重視起來的。 食為天是目前國內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公司。食為天是一家在香江注冊的公司,以農牧漁產品的養殖(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主業。 食為天雖然是外資公司,但它在國內每一個落地項目,都采取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實現共同發展。 這種經營方式不僅為公司節約了項目初期投入的資金,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地方的積極性,實現了公司、地方政府和當地參與項目的勞動者多方獲利。 于此同時,食為天還針對當地農民,采取免費技術培訓、承諾回購等多種方式,將每一個項目的上下游以及配套項目從主項中分離出來,在項目所在地周邊進行深度擴散,形成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食為天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帶動的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食為天的這種經營方式,多次被各級領導點名表揚,并受到各大媒體的競相報道,還接受了相關單位和院校的多次考察。 可以說,現在的食為天,已經成為國內外資企業中的一個標桿。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極大的反響。 相比較而言,前世曾在農口上獨領風sao的正大集團,目前還只局限在珠三角一隅。其投資規模和發展態勢較之食為天來講,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以無力與食為天抗衡。 從食為天各個項目運作的時間來看,就能明顯發現,食為天經營的項目品種,已經開始由單一邁向多元化。 食為天首都基地建立的時候,還只是以種豬研究和銷售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品種較為單一的小型閉環項目經營鏈。 首都基地受制于環境、資金和經驗,以及當時的政策環境,因此,這只能算食為天在經營上的一種嘗試。 而到了建設龍省基地的時候,食為天才真正把這種經營模式完整地建立起來,并將生產規?;?,將利潤鏈有效放大。 到了建設中原省基地的時候,食為天則是把這種經營模式提升到更高層次。不僅使基地產能可以得到充分地釋放,同時還開始從單一的高溫rou制品深加工項目(美味牌午餐rou罐頭),擴大到了低溫rou制品項目(雙都牌火腿腸),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增加了出口品種和創匯規模。 食為天就是通過產品深加工后出口的形式,有效地消耗掉自身多余產能,并將利潤鏈拉長。 中原省生豬養殖基地的這種經營模式,其實已經可以作為樣板,在國內其他有條件的省份進行簡單復制了。 不過,食為天并沒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斷的開發新項目,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東山省綜合基地的建立,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 算起來,東山省綜合基地的總面積,要大于之前三個基地的總和。只不過東山省的生產基地并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以分項目基地的形式出現,分布在魯西和魯南多個市、縣的行政轄區內。 這是食為天有意進行的一種全新經營嘗試。雖然各個分項目受自然條件影響,被人為地分割開,這并不利于公司從整體上協調管理,同時也會增加管理層次和管理費用。 但作為農業項目,這種方式充分利用各個區域不同的自然環境,這樣可以發展出最適合當地特點的項目。 至于后來單獨成立的龍省小尾寒羊養殖基地,島城海珍品養殖基地等項目,這些只是單獨的分項目,為某些特定產品或資源而設,是對公司經營項目的一種補充。 程磊通過調研,了解到李總提出的這些項目都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好項目,如果借助食為天的資金、管理經驗和在國內的知名度,這些項目都有較大的把握可以做起來。 食為天會優先建設哪個項目,要看食為天整體的發展戰略,以及國家政策傾向。 此外,地方上給予的支持力度、相關科研成果與生產工藝的積累、技術與管理人才儲備等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實,在組織部門對程磊展開正式談話,并下發調令之前,已經非正式地征求過程磊本人的意見了。 干部的工作調動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工作,是有一套完整而嚴謹的程序的。至于某些影視劇中出現的領導本人尚不知情,調令就已經發到手中的情況,只能說是戲劇人生了。 尤其是現在南海正準備行政升級,為了防止出現舞弊現象,相關的組織人事工作早已經被國家叫停了。 現在南海轄區內各單位所屬干部及其職務都暫時保持不變。轄區外往區內進行的干部調動,科級以上都將由中組部直接接手。 這種情況下,單位推薦,確定本人意向,正式談話,簽發調令,直到組織部門派人陪同前往新單位上任,已經成為了標準程序。 從一個行政區升級到一個省,需要補充無數領導干部。這些領導干部的職位缺口巨大,不可能都從跟隨原單位一起升級的本地干部中產生。 且不說本地干部的能力和資歷是否夠格,單說要是干部隊伍基本保持原狀的話,那就如同換湯不換藥,南海升省就成了一個文字游戲,失去了升省的真正意義。 因此,從中央到各省,無數精兵強將早已經開始秣馬厲兵,按照組織上的計劃,等待進入南海。他們將為華夏這個最年輕的省份做出自己的貢獻。 程磊在接受組織部門的非正式約談之后,就發動自己的關系網,開始收集各種信息,并對這個安排做全面的評估。 這時,南海撤區升省的消息在中央部委的層次中基本已經明確。這并不是泄密,而是國家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吹風。 當這個消息到達普通群眾一環后,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相關文件和配套的規定就會正式出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