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
午飯后,劉老師到孫大海的房間午睡。 孫大海的午休很隨性,天氣不好,或自己懶得動彈,就睡上一覺,否則,就精神抖擻地去忙他的事。 今天,劉老師在這里休息,孫大海就沒有回房間,而是在客廳的沙發上,閱讀最近的報紙。 孫大海自重生以來,就一直非常注重各種信息的采集。一是他要隨時觀察重大事件的發展,比較其是否遵照前世的軌跡運行;二來是要熟悉現在人的思想意識和表達方式;三是為自己今后預判性的言行做鋪墊。 只是現在的大陸,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各種思潮,各種層面的斗爭層出不窮。 孫大海從公開途徑獲取的有價值的信息實在有限得很,電視、報紙和廣播中的信息,要么是官話套話,內容空洞;要么是引經據典,言辭激烈,為了反對而反對,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有余,實質內容卻是不足。 而真正有用的信息,基本上全都云山霧罩,被層層包裹、掩飾著。至于說財經方面的信息,在這個談商色變,提錢可恥的年代,更是少得可憐。 孫大海如果前世從政,哪怕只是機關的小職員,對現在的情況,都會有足夠的經驗分析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來。 可惜他不是,他的工作經驗,使他更多的是通過具體數字,來分析判斷。 于是,孫大海在首都,每天都要用大量的時間看新聞、讀報紙、聽廣播。好在他mama李翠鳳的工作性質和級別,可以為他每天帶回大量免費的報紙和雜志。 他真正的信息來源,是從黃老和他爸爸mama那里看內參得到的。他們三個人,行政級別不同,工作單位的性質不同,每人每天都有好幾種不同的內參, 有的讀者可能有誤會,內參并不只有一種,各大新聞機構和機關部委,都會制定自己的內部參考消息,按照行政級別和工作性質,制定不同的版本,送交給特定人群 黃老和孫衛國、李翠鳳,級別分別是部級、廳級和處級,工作單位則是跨越農業、建筑和新聞機構。 因此,他們每天收到的內參資料,信息覆蓋面很廣。 至于說到保密性,絕大多數首都官員家庭對內參的認識,就是一本不要外傳的新聞集而已,不像對待保密文件、紅頭文件那樣認真。 孫大海一貫表現乖巧,又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以黃老和家人對他的態度,恐怕即使孫大海不想看,他們都會主動要求他看,以增長見聞,了解真實的社會情況。 自從孫大海來到香江后,算是如魚得水了。這里的新聞發達,各種信息匯聚,雖然比不上前世的網絡時代,但比起在1982年的首都來,可是強多了。 政治動態,財經訊息,科技簡報,文體新聞,甚至娛樂八卦,孫大海如饑似渴,每天遨游在信息的海洋中。 好在他來香江后掙了點“小錢”,不然,每天近百港幣的書報費,足夠把一個普通香江人搞破產。 就像之前的任逹崋,月均收入才二千多點,還不夠孫大海一個月買報紙的錢。 坐了一天多的船,劉老師一家大都在飯后休息去了。 劉陽年輕,不想去午睡,就和孫大海一起看報紙。 他看報紙不像孫大海那樣寬泛,他只看科技類的信息。孫大海買到的報紙,多是綜合性或財經類的報紙,更專業的科學雜志他也看不懂,所以就沒有買。 劉陽很快就把報紙看完了。 孫大海見狀,也放下手中一篇許冠杰的專訪,陪劉陽聊起了工作。 “陽叔,您是年初回到灣灣的?怎么不在美利堅繼續深造或工作呢?” “是這樣的,爺爺(劉老師)年事已高,身體不太好。我和你嬸子正好研究生都讀完,我們商量,先回灣灣把婚事辦了,讓老人家高興高興。 我現在從灣灣的幾家研究所里,分別接到了幾個小課題,正在幫他們完成。你嬸子也在一家電子公司打工。 等到明年,我和你嬸子還是計劃回美利堅,我們倆岔開了,一個學習深造,一個繼續工作,這樣我們的經濟壓力也會小很多?!?/br> “你是學數學專業的,學成以后做什么呢?也和劉老師和劉爺爺一樣,進大學當教授嗎?”孫大海開始裝傻。 “當老師教學是擇業的一種選擇。我們學數學的,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銀行保險業的精算師,證券業的數據分析,還有一些大企業的建模、統計,大陸現在可能還沒有這些細分的工作吧?!?/br> “具體我不太清楚,應該有類似的工作,但沒有分得這么細致。我爸爸的幾個同事,就是華清大學數學系的,在建筑行業工作?!?/br> “是的,數學和哲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它們的應用面非常的廣泛?!?/br> 正聊著,房門開了,劉老師坐在輪椅上,自己出來了。 孫大海連忙站起來,跑過去幫劉老師推輪椅,嘴里說道:“劉老師,你醒了也不叫我一聲,我好扶您上輪椅?!?/br> 劉老師慈祥地笑了,說:“大海呀,你觀察還是不細致,你看阿陽見我自己出來,就沒有太大什么反應?!?/br> 他輕輕拍了拍腿,說:“我這是風濕性關節炎,也就是俗稱的‘老寒腿’,站久了或是走路多了,膝蓋難受,并不是動不了。你菡雯奶奶就是醫生,她每天還會督促我做適當的運動呢?!?/br> 孫大海尷尬地撓撓頭,說:“我還以為你的腿不能動呢?!?/br> 劉老師笑著說:“沒有那么嚴重。人老了,身上毛病自然就多起來。我這病,是年輕時條件苦,自己又不注意,所以落下的病根。你趁現在就要注意了,不然歲數大了,自己受罪。阿陽你也是?!?/br> 孫大海和劉陽連忙點頭稱是。 劉老師翻看了一下茶幾上的報紙,問孫大海:“大海,這些報紙你都看了?” “嗯,香江天氣熱,雨水又多。我來香江一個多月了,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房間里窩著,除了看電視,就是看報紙。 大陸的報紙現在內容很多都是重復的,不像香江這里,五花八門,什么事情都能在報紙上報道?!睂O大海地回答。 “那你喜歡看哪方面的新聞呢?” “因為家里有公司,所以我對財經和政策方面的新聞,比較注意。另外就是文體方面的新聞,我當看故事一樣看著玩?!?/br> “那你會看新聞嗎?一條新聞,幾十字到二三百字,如果每個字都看,一天看幾十條,人就會記不住的。 另外,不同的媒體,對同一新聞不同角度的解讀,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論。你知道該怎么看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