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不到一刻鐘張書俊等幾位精通水利的工部官員便全都趕到了清風郡王的書房,聽說了沈見晚要鑿開千石山開出一條良江支流,他們臉上均閃過了驚喜的神色,但很快的為首的張書俊又第一個否認了沈見晚這提議。 “錦繡鄉君您的這一提議固然非常的好,但千石山之所以名叫千石山便是因為這山上全是堅硬的石頭,我們想要把這山開鑿出一個口子讓良江的水能流到東邊恐怕不易?!?/br> 而聽到張書俊這話,屋里的其他人也都冷靜了下來。 “是呀,這千石山下官到良江歲修的時候親自去看過,這山全是堅硬的山石,我們恐怕實慢開鑿出來?!?/br> “沒錯,這開鑿運河已經非常的消耗人力物力,國庫的開支巨大,現在我們要開鑿這千石山恐怕很難呀?!?/br> “對呢……” 看到張書俊等官員這么說,沈見晚不由笑道:“如果阿晚有法子讓這開山變得更容易一些呢?” 清風郡王聽張書俊他們的話正懊惱開支流一事恐怕不成,此時聽到沈見晚的這話不由急忙問,“錦繡鄉君這話怎么說?” 沈見晚見之也不賣關子,“眾所周知,氣溫升高能讓物體膨脹,氣溫瞬降能讓物體收縮,如果我們以火焚燒石頭,再以冷水澆之,其石必然會出現裂紋變得容易開鑿。 另外我們再利用杠桿原理做出一些適合開鑿山石的機關和機器,到時候我們開鑿起千石山來必定更加的快速。 不知道如此雙管齊下有沒有可能把千石山開出一道口子來呢,我們也不需要把這千石山全都鑿了,只需要取它最薄的一處開出一道口子便能引良江水到東邊了?!?/br> 在場的都是工部的官員,就是清風郡王也對這建造之事有所研究,這不沈見晚所說的熱脹冷縮的原理一出,他們便紛紛眼前大亮很快就想通其中的關竅了。 “妙!下官覺得這樣子有門!”這次沒等為首的張書俊說話,一個名叫羅海的官員便忍不住出聲了。 張書俊見之也贊同道:“錦繡鄉君說的燒石開山法的確聽起來非常的可行,至于用杠桿原理再做出機關和機器用到這開鑿山石上,下官相信這開鑿出千石山肯定會變得更可行?!?/br> 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另一個工部官員錢禮卻忍不住皺眉道:“這開鑿千石山錦繡鄉君您這個法子的確能把之變為可能,但要真的成功引良江水流到東邊形成一條支流卻萬不是只是開鑿千石山就能做到的,因為這東邊的地勢比南邊的高,我們就是把千石山給開鑿了出來也不一定能讓這良江之水流入東邊呀!”說著忍不住摸了摸他花白的胡子。 這話像是一盆冷水澆在了屋里的眾人頭上。 張書俊他們也是咋一下聽說了沈見晚的燒石開山法和已經領教過她所說的杠桿原理的厲害,所以咋一聽說能用這些法子來開鑿千石山他們便非常的興奮,現在聽到錢禮這話他們不由又紛紛成了那霜打的茄子! 第866章 沈見晚機智解決水患(二) 張書俊聞言忍不住點頭附和,“錢老說得對,這江東的地勢比江西高,我們就是能把千石山給開鑿出來也不一定能引良江之水進入東邊形成支流呀?!?/br> 清風郡王見之卻不想放棄,“這個我們還是先試試再說,畢竟這支流一旦開出來這對于我們大和朝實在是天大的好事。 這江東和江西的良田可是我們大和朝南邊最大的平原,如果其能風調雨順我們大和朝將會多一個巨大的糧倉,如此便能讓天下的百姓更少的挨餓,所以這事功績巨大,本王覺得我們怎么都應該試試!” 對于清風郡王的這話好些工部官員聞言都心情激蕩,可不是如果能把這旱地變良田,水澤變良田,這絕對是一個奇跡,而完成這樣的奇跡不但能造福天下萬民,他們的這些參與者也必定流芳千古呀。 但激動以后許多人都是冷靜的,其中張書俊忍不住嘆息道:“郡王所說固然極為有理,但開鑿千石山到底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我們開鑿出了這千石山卻不能引水往東灌溉農田,恐怕我們都無法與陛下交差?!?/br> 此話一出是一片的附和之聲,在場的眾人都不如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清風郡王見之不由眉頭深皺,這時候卻聽到沈見晚道:“郡王爺可否再給阿晚一些時間想辦法解決這問題,反正我們目前也還沒有開鑿到桃花縣我還想再努力一下?!?/br> 對此清風郡王自然是沒有意見的,“當然可以,錦繡鄉君你所想的開鑿良江支流的想法非常的好,如果你能解決它地勢的問題讓支流成功形成,到時候本王肯定會奏請陛下重賞于你。 還有張大人你們也是一樣,如果你們能想到辦法解決這一難題,本王也會奏請陛下重重有賞的?!?/br> 聽到清風郡王這話張書俊他們忍不住眼睛亮了亮,接著卻又黯淡了下來。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就像太陽會從東邊升起一樣哪里能那么容易改變的,所以這份功勞難撈呀! 于是等出來回他們住處院子的路上,張書俊等人都是垂頭喪氣的,就是清風郡王他雖然讓沈見晚和大家繼續想法子,其實他也是知道這事的難度的,所以等人走后他也是陷入沉思。 而相對于清風郡王他們的消極,沈見晚卻是興致勃勃,一回房間便讓大王給它屏蔽她們這里,然后進入了空間去查看關于治水的知識,別說經過一夜的翻查后果真讓她找到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