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誰能不說這是他們這些臣子的福氣? 尤其是那些將領,心中大為感動,“得遇如此明君,實乃我等之幸?!?/br> 皇上這是把他們放在心里的,為這樣的明君賣命,他們覺得值! 南寰的使臣也在一旁感慨,不過他們可不是感動,只覺得東樞的皇帝實在是會籠絡人心,對比起來他們的皇上就要差一點,畢竟他們的皇上都是靠實力鎮壓一切。 也不知道皇上從東樞皇帝身上學到點什么沒有? 原本喜氣洋洋的朝廷因為張老將軍垂危蒙上了一絲悲傷,連皇帝針對虎牙關一戰論功行賞也少了兩分興奮,一連幾日在朝堂上爭吵的官員也少了,就在這時候花半里的朱管事找到了文綿綿,他們協助衙門的人遷移青蓮巷和長盛街的百姓,并不是太順利。 “是對賠償不滿意?” 對于拆遷她沒想著去欺壓誰,在她的插手下衙門還在原本的賠償金額上多了兩成,像青蓮巷的那種完全可以在同等的地段買一處還不錯宅子。 朱管事說了,“青蓮巷本就破爛,那些人原本都答應的痛快,可以說歡天喜地,的后來不知道怎么的就不答應了,說不要錢,要賠償他們宅子,且必須是青蓮巷修建的新宅子?!?/br> “長盛街的百姓也要宅子,還要鋪子,說要是不答應他們就鬧事?!?/br> “因南寰的使臣在,衙門的人處理起來有些搜手縮腳,現在僵持住了?!?/br> 第881章 華旌云提議大比武 文綿綿端起茶盞押了一口,雖淡笑了一下,拆遷這樣的事在她上輩子可以說司空見慣,最開始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富貴,但在東樞這個地方,朝廷看上了一塊地要遷走上面的百姓可以說輕而易舉,賠償有,意思一下就不得了了,像她這種愿意給足夠的賠償,衙門的人都在背后說她壞了規矩。 要不是她的身份在這里擺著,衙門的人也不會答應。 尤其長盛街是皇帝要求改造的,那是進城后途經的第一條街,房子破舊不說還胡亂搭建,嚴重影響到了入京人對京城的第一印象,改造合情合理。 又因為地段還不錯,衙門那邊的賠償也還算可觀。 “我記得長盛街的人也答應的差不多了?!?/br> 朱管事說:“和青蓮巷一樣,原本都答應了,忽然就變了卦,要是一直不能遷走我們便遲遲不能動工,多耽誤一日對我們來說都是損失?!?/br> 花半里現在養著百十來號人,前段時間又給朝廷交付了一大筆錢青蓮巷的買地錢,他們著急開工,著急賺錢。 文綿綿告訴她,“你去找衙門主事的人,告訴他們給那些人一個期限,最先答應的照原價賠償,晚一日答應賠償的價錢便少一成,依次遞減?!?/br> “我們在十一月初十那日全盤接收這兩處,答應的早他們就能有從容的時間去找新住處,哪怕是新建也有時間將現在那個房子的每一塊瓦,每一根木頭都帶走?!?/br> “拖到后面的可就沒這個機會了?!?/br> 朱管事拱手,急匆匆的就去了,他們這些人現在都是吃閑飯的,吃閑飯心里慌,必須要盡快的有活兒干。 到了下午文綿綿將兩個孩子塞給了他們在家休養的外祖后又去了一趟張府,文老夫人這幾日都來陪著張老夫人說話,怕她多思多想,怕她受不住。 文綿綿到的時候兩位老人正在看給老將軍做壽衣,粗麻的壽衣有黑有白,張老夫人細細的檢查,最后才讓下面的人小心放好。 文綿綿坐下后問了,“張爺爺還在書房?” 自從服用過秘藥張老將軍忽然之間精神就上來了,蒼白枯槁面容里帶著一絲紅潤,老將軍知道這是他生命的最后幾日,從醒來的那日開始就交代好了后事,然后謝絕見客,一頭扎進了書房。 老將軍在編寫兵法書,還是報紙在前兩年第一次報道了他后,又和文綿綿談過后生出來的想法,只是那時候心里只惦記著找孫子,心里也靜不下來,直到張振銘幾個也月前往虎牙關才開始提筆,但那個時候的他身子已經很不好了。 張老夫人點頭,“這是仗著有藥撐著全然已經不管不顧了,在書房里一坐就是一天,恍惚之間我都以為他沒事,身子骨還好著?!?/br> “不過我也不管了,這是他的心愿,總不能讓這個心愿變成遺憾?!?/br> 是完成自己的心愿,又何嘗不是在為自己的后世子孫鋪路,老頭子的心思她都知道。 文綿綿說道:“張爺爺戎馬一生,他兵法謀略若是書寫于紙上便是瑰寶,是最寶貴的財富,后人將受用無窮,也將永遠銘記張爺爺?!?/br> 張老夫人面上浮起了一抹笑意,“也就你能把話說的這么好聽?!?/br> “那我說的也是事實?!蔽木d綿的目光看向張老夫人,“張奶奶你可要撐住啊,這家里好多事都離不開你,這眼看著又要添丁進口,您可得帶著張爺爺的那份活下去?!?/br> 老夫人眼圈含淚的點頭,“是要活下去,你張爺爺沒享到的福我得要替他享了,昨日才給還未出生的曾孫孫取好了名字,男女各娶了三個,可見是個心大的?!?/br> 文綿綿陪著坐了一陣就走了,也沒去張老將軍,怕打擾他寫兵書,出了門就去了報館,見她一到鄧管事拿著已經寫好文章過來,“我們準備了三篇文章,您看看到時候用哪一章?!?/br> “我怕到了時候再來印時間是來不及,準備先印刷好來等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