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祖制有云后宮不得干政,圣母皇太后娘娘倒是抖得好大的威風,竟是連祖制都不顧了?還是說皇上連這點決斷都沒有了,硬要您老人家來指點江山了? 你! 鈕祜祿氏自恃太后之尊,萬沒有料到對方講話這樣鋒芒畢露,直將她氣了個倒仰,而還沒等她伸出手哆哆嗦嗦的指著對方再說出什么,允祿又步步緊逼的冷哼一聲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卻也是老祖宗用血用汗打下來的基業,豈容宵小之輩隨意踐踏?皇上看重鈕祜祿家我沒有什么可說的,將南巡上下之事交由阿里袞一人獨攬我也沒有意見,可是眼下里出了這樣的亂子一句出了紕漏就想推個干凈了?身在其位必謀其職,還有一句話叫做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他既然應承了下來就應當周全上下方不負皇恩,捅出這樣大的簍子難道他還想獨善其身? 允祿原本壓根就沒有必要跟鈕祜祿氏說這么多,一句后宮不能干政就能直接將對方給堵死,可是看著對方這幅拎不清的模樣兒,和其背后的鈕祜祿氏近些年來上躥下跳的糊涂德行,心頭火就一重比一重燒得旺。 遠的不說就說從圣祖爺起,咱們大清以仁為本也以人為本,先帝爺雖然手段果決卻也從來是以百姓為先,有因才有果,若不是阿里袞連同這山東上下官員欺上瞞下以至于災情越發嚴峻,怎會鬧得災民作亂?竟然還口口聲聲指著要處置災民,簡直混賬! 哀家 您貴為皇上生母,貴為圣母皇太后娘娘,不憐憫蒼生受難猶可竟然還敢用這樣的糊涂心思來攛掇皇上,莫非您忘了先帝爺臨終之言?百年之后您就不怕擋不住先帝爺的怒火? 允祿這也是氣得急了,他一向知道自家四哥這個兒子不靠譜,卻沒有想到會不靠譜到這種程度,任人唯親就算了,偏聽偏信也算了,居然還縱容著底下人鬧出這樣的事,幸好是那些災民并無反上之心,不然這人還不知道保不保得住,如此,便只見他噴了鈕祜祿氏一臉唾沫星子將對方嚇到跌坐在椅子上再不敢多說一字之后,又將炮火對準了側躺在床榻上臉一陣青一陣白的弘歷身上 皇上,您可知道現在鬧成什么樣子了?不等弘歷回過神來,允祿便臉色陰沉的自顧自的說了起來,阿里袞那個混賬東西,處事不周內里藏jian還窮兇至極,眼見著您受了傷鬧出了大亂子就想要抓著災民頂包,好在山東知府等人還沒昏頭得徹底,若不然眼下里這些個災民可就真的成了炮灰了,然而即便如此也有不少災民慘死城外,他這是想要將民憤激到最大,逼民造反? 什么? 退一萬步來說,我就當他是因為當時情況緊急迫不得已,可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做得這樣沒遮沒攔,你可知道現在外頭都傳出什么話了?說是朝廷無能,君主昏庸,矛頭盡數都指著您這個萬民之主! 允祿原本就跟雍正老爺子關系好,是以,就是再不待見這個腦子里少根筋的侄子,也從未生出過什么旁的想頭,即便多多少少總是有點私心也向來是想著好好輔佐對方讓江山穩固以全先帝臨終之托和多年兄弟之情,可是這幾年來對方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他失望,這股子失望在如今更是幾乎到達頂點,劈頭蓋臉訓了一通之后只覺得遍體無力 老五,你把東西拿給皇上看。 是。 弘晝當了老半天的布景板,可謂是在心中佩服極了景嫻的神機妙算,一千個一萬個沒有料到小小的推波助瀾能夠收到如此大的奇效,斂了斂眉目將懷中的折子遞給了弘歷山東本就臨界江蘇,是個文人士子最聚集的地兒,對于山東災情自是早有耳聞,南巡這一路的鋪張奢靡眾人都有眼睛瞧,之前是風平浪靜的被壓下了風聲,可現在一亂則都亂,這些個討伐之聲便盡數傳了過來,寥寥幾行字直看得弘歷手中一抖。 南巡路上風光好,可憐百姓吃不飽,一日流水三千兩,餓死小兒和孤老。 ☆、第二步名聲盡毀 幺蛾子易起卻難平,更別說本來就性質嚴重還加上了景嫻等人的推波助瀾,真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弘歷沒有料到這南巡的第一站就鬧出了這樣了不得的事,先是災民作亂再是心腹遭難然后又被允祿劈頭蓋臉的訓得一臉難堪,他心中憋著極大的怒火,卻偏偏還發作不得,除了將阿里袞喚來依葫蘆畫瓢的罵了一通狗血淋頭又暫時卸了他的差事,他還得強撐著尚未大好的病體一邊安撫災民一邊安撫宗室,八輩子的憋屈勁兒都在這一遭受盡了,然而弘歷雖然已經覺得足夠委屈足夠讓步,事情卻并未按照他想象中那般順勢而為的平靜下來山東本就鬧了饑荒,若是當時就遞上折子免了賦稅又加以賑災,事情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可屋漏偏逢連夜雨,皇帝要南巡山東上下官員哪里敢在這個時候來觸眉頭,先搜刮了一通賦稅又威逼了一幫鄉紳富豪,只想著怎么將接駕事宜弄得盡善盡美給上頭留個好印象,鬧得眼下里要賑災了是到處拿不出錢,災民要吃飯若不然就作亂,弘歷只能硬著頭皮將目光轉到了江蘇等富庶之地,而錢雖然勉勉強強拿出來了,卻是僅夠吃飯不足安撫,且還再度激起了新的一輪文人士子們的大肆討伐,將眼下的局勢弄得越發的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