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阿里袞,好,真是個好的。 -------------------------------------- 說吧,眼下里沒有外人在了,總可以告訴我你這心里頭的盤算了? 安頓好了弘歷寢宮上上下下的事兒,又直言不諱的警醒了鈕祜祿氏,再讓人去打聽外頭的動靜,一切忙活得差不多之后,回到自己寢宮的那拉太后總算緩過了神與景嫻好好說上一會兒話她一向知道自家這個侄女兒是個心有大丘壑的,在出宮之前也知道這趟南巡注定了不會太平到哪里去,可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景嫻卻并未將話說得太過清楚,是以,她也不知道這一路上對方究竟做了哪些安排,有著怎樣具體的打算,如此便才有了這么一問。 今日讓姑爸爸驚心了,這實在是嫻兒的錯,不過您總是知道,嫻兒決計不會打沒有把握的仗不是? 她之所以沒有之前就將自己的安排全盤托出,這并不代表她不相信那拉太后,不看重那拉太后,反而就是因為太在乎才不想將自己最陰暗的那一面展露出來,更何況,南巡的路線本就是機密,直到了臨出行之前隨駕的眾人才多多少少收到一點風,就是耳目眾多的那拉太后也不過是提早一月得知,然而景嫻卻是不同,她有先知有上一世的記憶在心,可謂是剛掃除了魏碧涵等人就已經在為南巡做準備,或者更早,在她剛進入乾西二所之時就已經在為今日步步為營,這些她心中有數卻難以宣之于口,畢竟重生而來這種話誰能夠相信?就算能夠相信會不會因此產生什么隔閡? 她不想去賭這個萬一,也不想將局面弄得太過于復雜,更不想讓親近的人覺得自己太過于可怕,如此,與其將自己所想盡數說出來加重對方的思想包袱,倒不如自己盡可能的攬下擔子,籌謀千日只為一時或許就是這么個理兒而說到這第一步的計劃其實也并不怎么很高明,山東饑荒這本是在上一世就實打實生過的事兒,只是當時山東官員從上至下皆是隱瞞不報直到了后來他們圣駕離境到了江浙等地才避重就輕的上了折子,弘歷本就是個喜歡奉承的主兒,見著那些個人侍奉得好也接駕得好便也沒有太過于苛責,用江浙的富庶填了這個窟窿眼,如此,全程負責南巡的阿里袞自然也不是什么無辜之輩,他打的也是這么個算盤,甚至或者是有別的心思想要最后將這個屎盆子扣到他們那拉家頭上,畢竟那拉家族人眾多下放到山東之地的也不是沒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下總是能找到點問罪的由頭,這般之下,景嫻當然不會讓鈕祜祿一族稱心如意,干脆以此之道還彼之身。 你不是想拿著山東饑荒做由頭嗎?好,讓你做,不光讓你做個全還讓你頂罪頂個全兒!你不是奉承弘歷一把好手嗎?好,那便讓你奉承,不光讓你奉承還讓你奉承到頂兒想跑都跑不了!你不是不拿災民當人看嗎?好,那就讓你看看兔子被逼急了是什么模樣兒,一個災民你能壓下來,兩個災民你也能不當回事,那一千個兩千個三千個呢?沒飯吃餓到只能吃樹皮吃泥土,你們大搖大擺的吃著rou喝著酒享受著那些民脂民膏,眾怒之下,誰理你是不是一等公?誰理你是不是天下之尊? 說起來,還要謝謝阿里袞的奉承,若不是他太過于心心念念的想要討好皇上怎會給了我可乘之機?而這些災民本就可憐,餓得食不果腹便罷了,還因著他一心討好獻媚而勒令底下官員將所有災民趕到城外去,鬧得個居無所居,寒冬臘月的天兒幾乎每天都有人凍死,怨氣自然是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帶頭,您說,他們可會放過罪魁禍? 景嫻遞了盞茶過去,面上神色說不出是喜還是悲。 取之于民本就應當還之于民,可在京里頭享受慣了他們哪里會顧忌到這些人的死活?在他們眼里或許只覺得連螻蟻都不如,卻獨獨忘了千里之提潰于蟻xue的道理,他們身邊就是有再多護衛,有再多精兵,怕也抵擋不了這數千人的民憤,只能說是天之道必有報了。 倒是這么個理兒。先帝爺是個重民生的,那拉太后自然也很是看重這些,聽聞此言自是頗以為然,只是眉間憂色卻仍是不減,無論怎么說這樣還是太過大膽了些,或許是我年紀大了吧,做事總比不得你們這些年輕人,開始*瞻前顧后了,你就不怕動靜鬧得太大讓皇帝白白送了命? 那拉太后這話倒不是因為體恤弘歷,這些年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她想著退一步海闊天空可對方卻是非但不感念還步步緊逼,再這么下去只怕是那拉家一門都得折在這上頭,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爭斗中過活了這么些年她自是不會有什么慈悲的菩薩心腸,不過是覺得眼下里時機尚未成熟,若是鬧得太過反而不美 我既然敢這么做必然是有所依仗的,雖說這災民人數眾多,可是吃不飽穿不暖的也決計不會有什么大力氣,能夠將他們傷成這樣都已經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二來,阿里袞他們還得仰仗著皇上必是會拼盡全力護著他,就是豁出自己的命也決計不可能讓皇上丟了命,三來,以防萬一我也留了后手,早早就讓雁姬通知了其父兄,若是鬧得太過必是會有后援,幾幾相加之下,不過讓災民們出出氣罷了,畢竟皇上是個以仁治天下的,心中就是再有氣還能到這些本就受盡了磨難的災民身上?到頭來,怕也只能憋屈著作點官員,再好好安撫災民省得污了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