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這樣說起來,在這一局里頭還是永壽宮占了上風? 聽著景嫻和碧蓉說了這么老半天,容嬤嬤也算是看清了眼下里宮中的局面,眼珠子一轉,便只聽她壓低著聲音拋下一句 不,說起來還是咱們占了上風,說起來,還是您說得對,這些個根本不用咱們多出手就能自己把自己往死路逼,眼下里離這個還珠格格進宮才多長的時間,就去了一個永壽宮,連帶著他們自己也少了寵*,真真是應了那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哦? 您是個心中有大丘壑的,按理來說這些您應該也想得到,用不著奴才來說,可是瞧著眼下里這般局勢,奴才還是忍不住想要說上一句,淑芳齋那幫子人雖然礙眼,可是有皇上護著有延禧宮那頭沒完沒了幫襯著,一時半會兒也動不了根基,反倒是永壽宮那邊 容嬤嬤用只有彼此二人能聽到的聲音說得不急不慢。 經此一事,永壽宮算是徹底的失了勢,套用您的話來說,想來以后是難以復寵了,連帶著那三位阿哥怕是也遭了皇上的忌諱,即便現在沒得什么動靜,可光瞧皇上之前對長春宮那位的態度,就瞧得出這三位十有八/九是去了繼承大統的資格了,如此之下,咱們何不順勢而為的拉攏一二呢? 你是說讓他們幫持小十二? 聽聞此言,景嫻本能的皺了皺眉,從理性上來說,按照眼下的局面這般行事倒也不是說不可以,畢竟先帝爺兄弟不合難以掌事的例子還不遠,能夠在奪嫡之爭浮出水面之前控制局勢當然很理想,可是從感情上來說,只要一想到上一世自己母子二人境況凄涼無一人援手,且養在自己膝下十余年大富大貴的永瑆也恍若未聞,她就始終覺得心里頭有根刺,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便只見景嫻思忖半晌之后淡淡拋下一句 不妥。 可是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一方面眼下里確實是個好時機,一方面宮里頭向來沒笨人,咱們看得清局勢自然也有旁人看得清局勢,我們不拉攏說不定一轉頭那哥三個就投入了別人的陣營,可是且不論永壽宮和延禧宮的交惡,這個好處絕對落不到她們頭上,也不論有一拼之地的純妃向來是個關起門過自己日子的低調之輩,就光是咱們坤寧宮的大好局面就容不得再錦上添花,不然,下一個被皇上惦記上的怕就是咱們了。 景嫻擺了擺手止住又欲開口的容嬤嬤。 況且,你換個立場想一想,不久前你還是萬千寵*集于一身,前途大好的貴妃之子,眼下里卻成了不尷不尬,進一步會招忌諱等于送死退一步又更不被人放在眼里,換成誰怕是都有些無所適從,而這個時候貿貿然的去拉攏,做得好或許是能有所助力,可人的劣根性之下,更多的怕是會讓他們覺得咱們這非但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是趁火打劫,要知道這根刺一旦種上,那可就拔不了了,如此之下,一動不如一靜,咱們又何必去畫蛇添足? 主子您說得是,是奴才想得太淺了。 嬤嬤不用這么說,我也知道你是一心為著我為了小十二,而雖然眼下里這個敏感關頭不好多做什么舉動,但作為嫡母有些事卻也是我的本分,你待會去給阿哥所的人提個醒,別一個個跟紅頂白的慢怠了他們幾個,一方面算是在不招忌諱的前提下施了恩,一方面也省得有心人以此做話柄,甭忘了五臺山上那位跟永壽宮可走得近呢,知道這碼子事還不上躥下跳的鬧。 是,奴才知道了,對了,說起五臺山,沒幾個月便是年節了,母后皇太后主子是回宮還是? 說是等到過了明年先帝爺的生忌才回,這樣也好,一方面是省得在這個節骨眼上慈寧宮那位回來生事,一方面也好再讓淑芳齋那頭的局勢明朗些,省得這樣不上不下的讓人不好動作,白白的讓她老人家看著受氣,你叮囑底下人選些好的藥材物件送過去,千萬不能有點不妥當的地方。 是,奴才記下了。 還有,正如你說的眼下里離年節也沒多少時候了,給延禧宮去個信兒讓她盯緊點淑芳齋那位的規矩,不然到時候在年宴上頭出了什么洋相,那就誰也別想討到半分好了。 是 額娘! 宮務繁瑣,宮里要顧宮外要顧,大的要顧小的也得顧,正這么說著,還沒等容嬤嬤來得及連口應下,便只見一團粉紅直接從門口沖了進來,直接爬到了景嫻的膝上 都說多少次了,姑娘家就要有姑娘家的樣子,跑跑鬧鬧的讓底下人看了像什么話,額娘不指望你像你哥哥那般規規矩矩,可你瞧小十三都要比你懂進退,虧得你還是當jiejie的,真是羞羞! 額娘,女兒這是太高興了嘛! 聽著自家額娘的調侃,五兒嬌嗔一聲,隨即又扭糖一般的纏上了景嫻,紅撲撲的小臉蛋上滿是興奮 您不知道,方才女兒帶著十三弟去上書房找十二哥,碰巧皇阿瑪也在那兒,聽著和紀先生的口風,說是過幾日要微服出巡呢! 什么?微服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