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圣母皇太后娘娘聽聞主子爺近日里忙于前朝,連去后宮的時間都屈指可數,怕您因此而累壞了身子便特叫底下人燉了參湯,讓您一定要趁著熱喝了。 皇額娘費心了。 能得人關懷體貼弘歷原本是應該高興的,可是想著近日以來鈕祜祿氏的各種行舉他卻又實在高興不起來,略帶應付的嘗了兩口便放下不提 皇額娘那兒可還好?最近開始熱了,皇額娘的身子可還受的住? 娘娘一切都好,吃得多睡得香的,底下人伺候得也盡心,晴格格更是一直陪在娘娘身邊解悶,硬要說有什么不好也只是記掛著您,怕您有什么不好的。 唐嬤嬤本就是裕王府的家生奴才,即便入了宮身在慈寧宮心卻仍然是向著那頭,得了裕王福晉的提點和吩咐,自然是將話兒說得別有深意,而果不其然的,弘歷一聽這話兒就覺得心里頭別扭極了,只覺得自家額娘怎么這般不明事理硬要把自己逼得沒辦法了才甘心?弘歷心里頭的埋怨更深,但唐嬤嬤的話卻并未就此打住 娘娘還說了,人到了這個年紀本應該是享享清福不再多過俗事,可偏偏膝下又有著晴格格要cao心,養著晴格格呢就像當年在雍王府里帶著您一樣,養了這么多年心里頭也少不了有些舍不得,即便心里知道這公主下嫁不僅僅是家事還是國事,卻也忍不住有點私心盼望著您體諒些,盼著您多去慈寧宮走上幾趟。 在雍王府帶著朕的不是耿額娘么? 弘歷本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性子,見著對方步步緊逼的將話兒說到了這份上自然心里頭不痛快得很,也不由得生出了點子反意,勉強點了點頭打發走唐嬤嬤之后,更是越想越覺得不舒坦,可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來促使他做下什么決斷,卻是只見一臉無奈的吳書來又走了進來,拋下一句 主子爺,寧,寧壽宮也來人了。 聽聞此言,弘歷算是徹底無語了,也沒了心思再去盤算和深思,重重嘆了一聲,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 奴才參見主子爺,主子爺萬福金安。 起吧,可是母后皇額娘那兒有什么吩咐? 弘歷被先前慈寧宮的人磨光了性子,逼到了墻角,這說起話來便也懶得再打太極反是直接入了正題,而那拉太后身邊的方嬤嬤也不是吃素的,一聽這話兒心中便有了計較 娘娘哪有什么吩咐,不過是瞧著您這么晚了還未就寢怕您心里頭存著事兒不痛快,便想著讓奴才前來勸慰您一二罷了。 哦? 娘娘說她反復思忖過了,原想著婉格格在宮中養了這么久,又是和親王嫡嫡親的閨女自家嫡嫡親的孫女兒,便少不了存了些私心想讓格格留在京中,也圖個日后方便相見全了心中所念,可是這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娘娘卻也看出了您的難辦,畢竟這合適的人選只有一個待嫁的公主卻有四個,僧多粥少給了這個又虧了那個,全了這頭那頭兒又落了埋怨 方嬤嬤將話說得不緊不慢,卻是字字深得弘歷之心。 娘娘說雖然這都是孫女兒,手掌手背都是rou,為了哪個虧了另一個心里頭都少不了會不舒坦,可是十根指頭卻終有長短之別,和親王夫婦現在還年輕將來總是有機會再生下格格,而即便沒有您也不會虧了自家兄弟去,她又何苦在其中做惡人鬧得兩頭不得好不說,還讓您cao盡了心神呢? 母后皇額娘的意思是 娘娘說她老了,這人一老了想事總歸是沒以往那么周全了,為著這點子事鬧得母子離心也實在不值當,便想著這額駙之事還是由您全權定奪來得穩妥些,也好讓您去了愁思心里頭踏實些。 方嬤嬤的話說得極為漂亮,聽得弘歷亦是極為熨帖,再加上有先前鈕祜祿氏的步步緊逼做對比,他便更是覺得那拉太后的退讓之舉善解人意令人敬重,而滿是親切的送走方嬤嬤且應承了明個兒一早定去寧壽宮謝恩之后,弘歷也開始了慎重的思考,而正如同景嫻所料的那般,弘歷自覺自個兒不是個白眼狼,眼見著寧壽宮投之以木瓜,自然少不了也想投之以瓊瑤,若是順水推舟的將人落到慈寧宮頭上不光是自己不好去面對那拉太后,就是傳到外頭也不好聽,如此,便想著是不是干脆配給蘭兒,畢竟景嫻是烏拉那拉氏一族,這般曲線救國也算是全了對寧壽宮的感念,而正這般想著,還沒來得及將一切付諸于筆落實而論,卻只見吳書來苦著一張臉再度走了進來 主子爺,長春宮來人了。 身為皇阿瑪,膝下又只有和敬一個嫡親女兒,弘歷自然不會一開始就不把長春宮算進去,只是這隨著事件越演越烈,爭斗已經升級到了上一輩頭上,為著孝義之道他卻也再顧不得這頭,如此,直直聽聞此言弘歷方才想起自家女兒還沒個著落,心中升起了絲絲糾結,然而還沒等他糾結完,眼見著慢慢走入殿中的來人,卻是只見他眼中的糾結之色一掃而空變成了一抹厲色 奴才吳德寶恭請皇上圣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早在好幾年之前,弘歷就已經開始疑心上了富察家,雖然到頭來并未查出他們有什么不臣之心,卻到底是心里頭存了疙瘩留個心眼的往長春宮插了些眼線,而這眼線頭頭便正是殿下之人吳德寶,如此,眼見著平日里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突然前來,弘歷心中不由得有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