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奴才對那福倫的底細也不是很清楚,即便是存了心思套了套臘梅的話,也只打聽出了那福倫似乎是魏氏的表姐夫,現在任翰林院筆貼式,而聽魏氏話里話外的意思,像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勢力太過于薄弱,想要將此人扶上一扶。 筆貼式?這么說倒還是個靠科舉入仕的? 俗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辦事,可朝中無人卻也不是就沒了旁的法子,比如三年一次的科舉,便是讓眾多苦學之士咸魚翻身,一朝鯉魚跳龍門的最佳途徑,如此,見慣了靠著魏碧涵裙帶關系爬上前朝的人之后,聽到這么個有真材實料在身的人,景嫻不由得略感意外,只是一時半會兒之間她也不準備深思,聽在耳里記在心里之后便揮了揮手 行了,你做得很好,本宮心里頭也有了分數,你只管繼續待在那魏氏身邊,無論將來她鬧出什么幺蛾子,本宮總是會保著你便是,只是,這該有的心思能有,不該有的心思卻一點都不能生,你是個聰明人,可明白本宮的意思? 是,奴才萬不敢有什么旁的心思,定當為娘娘肝腦涂地! 退下吧,李嬤嬤備賞。 看著冬雪恭敬的退下,景嫻瞇了瞇眼,套著護甲的手指也不由得輕輕叩了叩一般的桌案,而還沒等她想出個所以,一旁的容嬤嬤卻是一臉欲言又止的湊了上來 主子,這魏氏且看著以待后謀倒就罷了,可那高氏您先前總說時機不到,那眼下里? 嗯? 近日以來事情太多,一則是永璉的奠儀,二則是前朝的動蕩,三則是后宮的新人,樁樁都少不了景嫻留神上心,同時一涌上來,倒是讓她險些忘記了儲秀宮那頭的大事兒 雖然高子吟已然小產,且一把拖上了富察明玉和永璉,看起來是件件對她有利,可有利歸有利,這并不妨礙景嫻對高子吟居然舍得用兒子去拖累長春宮的用心產生幾分疑竇,正當后宮之人皆是因著長春宮和儲秀宮的巨變而人人自危的時候,便讓底下人馬不停蹄的開始了動作,而不得不說這也是景嫻挑選的時機太過恰當,一則是高家的頂梁柱高斌等人剛歸京不久對于府中諸多事務還沒來得及樁樁上手,即便是知道事情的重要也難免有疏漏,二則是當時高子吟受打擊過大,來不及及時的掃尾,一來二去之下,從高家本家入手,一路查到了高家郊外的莊子里,查到了前些時候剛上折子告老還鄉的劉太醫順藤摸瓜之下,時隔三年之后終于將高子吟最大的秘密給揭了出來。 若是換成上一世的景嫻,肯定是少不了會巴巴的趕在不對的時機將事兒捅出來,讓一邊兩邊的都得不到好,同時也讓弘歷失了顏面,落得自個兒有理也成了沒理,可換成了二世為人的景嫻卻是不然,按兵不動的只等待最佳的時機,就等著一舉將該算計的人全部給兜進去,如此之下,聽到容嬤嬤的話頭,和方才冬雪遞過來的消息,景嫻不由得靈光一閃 這倒是個好機會。 您是說?冷眼旁觀了這么久,聽到終于有事兒來了,容嬤嬤不由得瞬間來了精神,趁著現在高氏勢微便干脆結果了她? 不,正相反。 呃? 高氏現在雖然是比不上那魏氏的風頭,可你不要忘了,她畢竟是被皇上寵*了那么多年的人,是皇上心頭的解語花,即便最開始少不了氣少不了怒,可等到一切過去了卻保不齊又會念起她的好,這樣,咱們不就上趕著做惡人了? 景嫻將弘歷的心思拿捏得很是分明,輕哼一聲的解釋了個透徹。 與其咱們上趕著將自己個兒搭進去,倒不如干脆將這個難題交給魏氏景嫻眼中的精光一閃,她不是自恃得寵,全然不將旁人放在眼里么?那便讓底下人透點蛛絲馬跡給魏清泰,讓她去嘗一嘗那活人永遠斗不過死人的道理。 是,奴才明白了。 還有,眼下里這些個秀女也盡數進宮了,正是滿懷憧憬的年紀,便也干脆別讓她們閑著,特別是那幾個出身好的,總歸是不愿意讓這后宮的大餅讓一個奴才給占完了吧?景嫻笑得別有深意,這有些戲碼,總是得人多了才有意思不是? 是,還是主子深謀遠慮,奴才這就去辦。 看著容嬤嬤滿臉精神奕奕的領命而去,景嫻的神色也不由得帶上了點輕松,而轉頭看向一臉半懂不懂的蘭馨,臉上的笑意卻是更深 蘭兒可瞧明白了? 女兒只是覺得那高氏和魏氏太過于可恨,額娘您不上趕著跟她們作對,她們還一個勁兒自個兒惹事,實在是讓人覺得討厭極了,皇阿瑪怎么就偏偏 蘭馨出身于武將之家,性子里頭本就帶著幾分剛烈,瞧著景嫻對自己掏心掏肺,自然也就上趕著為對方報不平,可話才剛要差點不過腦子的脫口而去,卻又在景嫻似笑非笑的眼神下及時的止住了,憨憨的摸了摸鼻子 余下的女兒也只看了個一知半解,只覺得額娘很是厲害,竟是不動聲色的將一切都穩穩地抓在了手里,相比起來,女兒是在是太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