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這原也是奴才料想得不周,竟想著朝裕王府施恩,全然忘記了格格的年歲受不得這樣的折騰,依奴才冷眼看著,那晴格格也是個乖巧懂事的,這一回兒也是沒趕上天時地利,您,您又何必為這事兒跟格格生出了間隙呢? 這又與你有什么干系?說到底不還是那丫頭受不得抬舉,不然早不吭聲晚不吭聲,怎么就偏偏對上哀家就鬧幺蛾子了? 主子是人,奴才也是人,雖說其中有著身份地位的差異,該有的心思和情感卻到底不會少上半分,聽著自家主子沒有因此就借題發揮拿著自己撒氣,桂嬤嬤心中雖然稍覺安慰,自覺這幾十年來的侍奉不算白搭,可再聽著這后頭的話,卻仍是忍不住覺得心中哪哪兒的不舒服 奴才明白您的意思,可是既然晴格格已然養在了您的名下,咱們總是不能顯得太過涼薄,省得招了別人的話頭不是?桂嬤嬤強壓著心底里陡然升起的莫名情緒,強笑著出聲,再者,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朝著裕王府的勢力看,又何必跟這么個小娃娃計較? 你這話說得奇怪,哀家瞧得上他們便是他們的福氣,難不成還要讓哀家看著他們的臉色行事不成?說得好聽是宗室皇親,說得不好聽不就是個奴才?再大還能大過哀家這個皇太后? 馭下之道本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壓根不是你當上主子便能夠信手拈來的活兒,對于本就出身低微的鈕祜祿氏而言,自然是全然不懂其道,滿心滿眼只覺得在那拉太后那兒是不得不忍氣吞聲,可在旁人那兒卻是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只把一切都當成理所當然 那個丫頭,若是真如你所說的那般乖巧懂事倒也罷了,哀家倒也不至于上趕著去跟她作對,畢竟她掛在哀家名下,走出去總是代表著哀家的臉面,少不了得給她該有的體面,省得讓旁人覺得哀家沒本事,養出個小家子氣的格格 鈕祜祿氏輕哼一聲。 可從另一方面來說,若是她真是塊扶不上墻的的爛泥,哀家也沒必要在她身上多花心思,哀家能攏住一個裕王府,難不成就不能再攏住第二個?這天底下難不成就只有她一個身份拿得出手的格格了? 說完也沒等桂嬤嬤出聲,便又想一茬是一茬兒的出了聲。 再有,裕王府送進來的那個唐嬤嬤,你也讓底下人好好盯著,別讓那奴才在哀家這慈寧宮鬧出什么幺蛾子,在裕王府她是什么樣子哀家管不著,可在哀家這慈寧宮里頭,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奴才,乖乖聽話便罷,不聽話抹了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看著鈕祜祿氏這般因著自個兒的顏面生生遷怒上一門的模樣兒,桂嬤嬤既心驚又心涼,一邊怕自個兒以后一個不小心惹怒上對方,一邊又擔心將來生出個什么事兒被對方遷怒上全家,想到這里,自然是再不敢說一句多話,恭恭敬敬的福身 是。 ------------------------------------------------------------------------- 嬤嬤,你說我剛剛,剛剛是不是惹圣母皇太后不快了? 那頭身在慈寧宮正殿的鈕祜祿氏將算盤珠子撥得嘩嘩作響,只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而這邊剛剛在后殿安頓下來的晴兒與唐嬤嬤兩主仆也沒閑著,壓低了聲音說著體己話 格格何出此言? 唐嬤嬤雖然是裕王府里頭的老嬤嬤,自問見過不少你爭我斗,心中該有的成算半點不少,可是即便在進宮之前得了自家主子的提點,初入宮闈卻還是看不太清宮中的局勢,只能按照自個兒的所思所想推斷出聲 奴才雖不知道圣母皇太后娘娘是個怎樣的性子,可是想來也不至于為著這一點子雞毛蒜皮就惱上您吧?就是退一萬步來說,即便為著方才母后皇太后娘娘的話心里頭少不了有些惱怒,卻也總不至于為此就將您一并記上一筆吧?更別說您也不是有心的,而是著實受不住,娘娘也是生養過孩子的人,想來也能理解不是? 可是 晴兒雖然年紀尚小,不太懂得那些個大人之間的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卻也到底有著小孩子該有的敏銳,說起話來不由得頗有些一針見血 可是如果像你說的這般,那為何咱們搬進這慈寧宮也不見娘娘宣召我們,問上幾句話?而是一切皆讓底下奴才來辦?晴兒的臉上說不清是喜還是哀,虧得進宮之前額娘教了我好一通上頭問話該怎么答,怎么說才顯得既合規矩又不失親近,到頭來,竟是連半句話都沒用得上。 這 聽著自家主子這般條理分明的話,一時之間唐嬤嬤也不由得被問住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接過話頭 萬事朝好的方面想,或許只是娘娘看著您今個兒勞累了一天,想要讓您好好休息上一宿,方便明天有精神說話呢? 是這樣嗎? 晴兒將信將疑的看著唐嬤嬤,也沒將話說死,而是緩了半晌,正當對方以為她揭過了這一茬兒的時候,依著自家額娘在宮里萬事都得小心的囑托,壓低了點聲音的出了聲 那,如果圣母皇太后真的不喜歡我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