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主子說得是,是奴才愚鈍了。 不過,你方才的話也不失幾分道理,雖然咱們能拿捏得住他們,卻也沒必要將關系弄得這樣僵硬 想到弘歷對自己的應允,富察明玉只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心情極好之余便也不吝嗇施一施恩,高姿態的揮了揮手 你去庫房挑點子禮去和親王府走一趟,全了我的態度,也算是安一安他們的心。 ------------------------------------------------------------------------ 老五啊,想來你也從母后皇額娘那兒得到了消息,朕意欲效仿皇考與賢怡親王的例子將你家大格格接入宮撫養,你意下如何啊? 而正當這頭的富察明玉主仆在長春宮里自以為得計的算計得熱鬧的時候,前朝也幾乎是在同時將這檔子事提上了議程 回皇兄的話,且不說婉兒能得了您的青眼本就是幾世修來的福份,是再大也沒有的體面,就憑著皇兄愿意將皇考和賢怡親王的例子用于臣弟身上,此番讓人稱羨的兄弟之誼,便更是讓臣弟頗覺受寵若驚,如此,臣弟又怎么可能會非但不上趕著叩謝皇恩,還不知好歹的生出什么旁的異議呢? 如此甚好,那么便將大格格交由皇后 皇兄且慢,皇兄的恩典臣弟銘感于心,只是 得了景嫻的明示,弘歷的心里通透得很,壓根就不在這占不到理的話頭上多做糾纏,反而是一改過往的模樣兒將姿態擺得一低再低,聽得弘歷頗感意外的同時,不由得龍顏大悅,可正當后者準備順著梯子往下爬全了對富察明玉的囑托之時,弘晝卻是大喘氣一般的再度出了聲 只是您為臣弟考慮得如此周到,臣弟就是再不著調再沒得什么本事,卻也想為皇兄將這事兒做得更為盡善盡美,這樣方不負皇兄的隆恩不是? 哦?聽著弘晝一改以往的潑皮樣子很是給自己抬臉面,又將話兒說得這樣好聽,弘歷倒是沒計較自己的話被對方突然打斷,反而是饒有興致的接過話頭,那你便說說,到底是個怎樣盡善盡美的法子? 臣弟知道皇兄想將婉兒交由皇后娘娘撫養,皇后娘娘母儀天下,這本是臣弟一家求也求不到的福分,只是轉而臣弟卻想到,皇后娘娘膝下已有二阿哥和三格格,若是再加上婉兒豈不是給娘娘添負擔?娘娘母儀天下,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國母風范,臣弟自是不懷疑娘娘會竭盡所能的善待婉兒,可是二阿哥和三格格如今到底年幼,婉兒也是不知事的年紀,這般之下,豈不是太過勞累娘娘?這讓臣弟一家如何心安? 這 皇上 看到和親王突然打斷皇上的話,富察家的人本就覺得有些不妙,看到這樣一番話下來,不但說得皇上沒有動怒,還讓其生出了些遲疑,便更是覺得事情要壞,不由得借著喘氣的當口兒就想要出聲阻止,可是他們有所覺,弘晝卻也不是沒有防范,壓根沒等他們將話說全,就再次接過話頭 而與臣弟所憂慮的一般,母后皇額娘也不愿讓皇后娘娘這般cao勞,可是這等事關蒙古安寧的大事,卻也不可能就此作罷,一來二去之下,臣弟便想了個折中的法子 哦? 母后皇額娘寬厚仁慈,對皇兄與臣弟一向是疼*有加,然自打皇考駕崩之后,皇兄您日理萬機,臣弟又出宮建府,幾幾相加之下,卻怕是到底免不了心無所依,頗覺深宮孤寂,如此,為何不干脆讓母后皇額娘養下婉兒,這樣不但免了皇后娘娘的勞累,也全了咱們為人子的孝誠不是? 俗話說得好,打蛇打七寸。 弘晝自問跟弘歷從小栓在一塊一起長大,各自成家之后也是比鄰而居,即便說不上將對方的心思一拿一個準,卻也到底是□不離十,想到先前對方在老爺子孝期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鬧騰,弄得上上下下皆是不好看,還被拿著這檔子事作伐子領了頓祖宗家法,壓根不用太往深處想,就知道依著對方那死要面子的性子,是決計會想法設法的添補上這頭全了顏面的,如此,眼下里自己借著這忠孝二字說事,對方又怎么可能會非但不樂呵呵的接下這話頭,反而上趕著去背上個不忠不孝的名頭? 而正如同弘晝所料的那般,雖然他這番話說得很是將弘歷逼進了一個上也賞不得退也不能退的死角,弘歷卻是沒得半點惱怒之色,反而只覺得眼前一亮,頗以為然的附和著點了點頭 這,倒是不錯 皇上,此時萬萬不可! 看著擺平了弘歷,已然得計的弘晝慢條斯理的起了身,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諧模樣兒,直讓眼睜睜看著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的富察家的人心中頓時揪成了一團,如此之下,竟是話都來不及過一過腦子變后腳趕著前腳的猛然出了聲 哦?富察大人這番話倒是有意思?莫不是你覺得咱們這為人子的不該對母后皇太后敬孝?還是說你情愿讓皇后娘娘勞累,也不愿意讓皇上和本王全了對母后皇太后孝誠? 奴才不是這個意思,也萬不敢生出這樣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