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而就是退上一萬步來說,弘歷拿著先帝也曾收養賢怡親王嫡女遠嫁和親的例子堵了弘晝的嘴,堵了宗室王爺們的嘴,堵了文武百官的嘴,可憑著先前宗人府那檔子事,弘晝卻也決計不會愿意讓自家閨女跟富察家的人扯上什么羈絆,如此想著,景嫻便也沒太過上心 更何況憑著老五如今的地位,皇上也決計不可能問都不問一聲便直接下旨,畢竟那可是老五唯一的 嗯?等等! 正當景嫻準備掰開揉碎了跟容嬤嬤分析一二,讓對方不必太過著急上火的時候,卻是說著說著陡然一頓 她是憑著上一世而來的先知知道和婉是老五唯一的閨女,可是旁人不知道,弘歷不知道,就是當阿瑪的弘晝也不知道啊! 如此這般,且不說如果富察家的人真是鐵了心的要拿下和婉,或是由著富察明玉拿著她自個兒眼下的情形動之以情,憑著弘歷那廝耳根子那樣軟的性子非但不會拒絕,反而還會自覺效仿老爺子的先例,做了件極為英明的好事,也不說壓根不知道自家閨女會早死而亡的弘晝,會不會愿意為了這檔子是去得罪那樣多的人,就單憑著有利則有弊這一點,隨著弘晝水漲船高早就窩著一肚子火的弘歷,怕也是不會放過這么個既便宜了自己又給對方添了堵的良機這樣一來,富察家可算是占盡了天時地利,再加上他們本身也不是個吃素的主兒,若是真鐵了心要接著和婉作伐子拿捏上弘晝,憑著弘晝那萬事不存心卻最看重兒女的性子,豈不是真應了容嬤嬤所說的那般,以后的事兒不好說了么? 主子,太后主子那兒派人來傳話兒了! 想到這里,景嫻不由得心中一緊,而剛要說話,卻只見李嬤嬤腳步飛快的從外頭走了進來,拋下一句 說是皇上剛剛去了寧壽宮,說是如今后宮子嗣不豐,怕是到時候湊不上人堵了蒙古那頭,鬧得那些個人再生什么心思,似是打定主意想要接和親王大格格進宮了! 真是怕什么便來什么景嫻的臉色一沉,姑爸爸怎么說? 回主子的話李嬤嬤也是眼睛毒得很的人,不用多說便能想得到其中內由,臉色自然也不算好,太后主子自是不愿意讓和親王與富察家的人走得太近的,只是她老人家雖然是拿著古州廳戰事未平后宮不宜生亂的話暫時將這事兒擋了回去,可是看皇上的意思,卻似乎是打定主意了 他們倒是一環扣著一環的打得好算盤,皇家宗室里頭那樣多的格格,這堵蒙古那頭的事兒卻就偏偏只瞧上了老五家的,也偏生那位爺還就信景嫻輕嗤一聲,只是她富察明玉想在后宮攪風攪雨,我可以不管,想跟旁的女的斗個你死我活,我也可以不管,可眼下里要想從我手底下搶人,卻要看看她有沒有這個本事! 主子,您的意思是 這人啊,站得越高,心思就會越深。景嫻眼珠子一轉,表情慢慢緩了下來,若是老五如今是個有名無實的王爺,事事只能瞧著皇上的臉色行事,這事兒倒還真不好說,可是現下里憑著那僅次于老一輩的允裪允祿幾人的身份,你說他會不會容得了別人輕易的將主意打到他頭上?滿心滿意的跟著他過不去? 可是您以往也常說和親王最是個精明的人,若是他不愿意為著這事兒鬧得太大,豈不是 老五年紀到底還輕,對于這公主遠嫁,也是只知不知其二,之所以說和親的公主苦,可不是單說那關外風沙大物質少,比起京里有著天差地別的差距,是個讓那些從小嬌生慣養的格格活受罪的地兒,也不是單說那地兒遠離京城,又是帶著政治因素的聯姻,即便受了委屈吃了苦也只能啞巴吃黃連的自個兒往肚子里吞,比起在京中建公主府掌全家事的那些公主差得不是一星半點,而是,你放眼前幾朝冷眼瞧瞧,有幾個遠嫁和親的公主是個長壽多福的命?能留下個兒子還算好,可更多的不還是嫁過去沒幾年連個子嗣都沒留下就撒手人寰了? 這 老五是個聰明的,吳扎庫氏也是個極為精明的,耿太妃更是個心有大丘壑的,話到這份上,自是不會聽之任之坐視不理的招過容嬤嬤李嬤嬤二人附耳一番之后,景嫻鳳眼一挑,等著瞧吧,這事兒可還沒個準兒呢。 ------------------------------------------------------------------------- 福晉還在哭? 是看著自家主子煩躁得不行的模樣兒,李順兒也苦著臉,自打得了那信兒之后,福晉便抱著大格格不撒手,任嬤嬤丫頭怎么勸都不開臉,就是太妃也跟著在一邊掉眼淚 和婉出生于雍正十二年,到如今剛好一歲多點,正是剛學會說話,阿瑪額娘瑪嬤叫得不停,最討人喜歡的時候,甭說上至耿太妃,弘晝以及吳扎庫氏皆是把這個丫頭當成眼珠子一般的疼得緊,就是和親王府里的下任也都是極為喜*這個時刻帶著一臉笑的小主子,如此,得了宮里頭傳來的風聲之后,和親王府不由得頓時上上下下好一通亂